王薇
摘要:在孩子們的眼里,數學是枯燥乏味的數字游戲,他們認為學習數學很難。結合課堂教學內容,捕捉生活中的數學現象,將數學知識移進課堂,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梢宰寣W生對數學的學習感到自然、親切、真實。
關鍵詞:小學數學;生活;結合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3-0098-01
數學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根據小學生的認知特點,將數學知識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緊密結合,將這門學科讓學生學起來感到自然、親切、真實呢?對此,筆者有以下體會:
一、利用學生生活實際問題引入新知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如果能充分利用學生身邊的生活現象引入新知,會使學生對數學有一種親近感,感到數學與生活同在,并不神秘。而且,也會激起學生探求新知的強烈愿望。比如,在教“四則運算”時,安排這樣一段導入:
師:同學們,你們心目中認為什么樣的景色是最美的?(鳥語花香、晴空萬里、茫茫草原、雪景……)今天,老師帶大家到冰城哈爾濱去看看。(課件出示)美嗎?
生:太美了!
師:咱們一起到“冰雪天地”去看一看吧?。ㄐ蕾p圖片)說一說圖中的人們在干什么?“冰雪天地”分成幾個活動區?每個區有多少人?你是怎么知道的?
學生們觀察得很真仔細。
師:我們從圖上可以知道:滑冰區有72人,滑水區有36人,冰雕區有180人。同學們仔細想一想,你們能根據這些信息提出一些數學問題并解決它嗎?
學生們開始思考、討論。
師:同學們,咱們到滑冰場去看一看吧?。ㄕn件出示)下面請聽滑冰場的負責人向大家介紹:“小朋友們,歡迎你們來到滑冰區,今天上午滑冰場來了72人,中午有44人離去,后來又來了85人。請你們也進去看一看吧!然后看看現在滑冰場還有多少人在滑冰?你們能提出各種問題并解決它嗎?
這樣使學生產生了濃厚的學習興趣,主動的參與新知識的探究。他們很快地就投入到迫切要求學習新知的情境中來。
二、結合學生生活實際,學習新知
數學是一門抽象性很強的學科,而小學生的思維是以形象性為主,因此為了使他們能比較輕松的掌握數學規律,在課堂教學中,王老師力求創設與教學內容有關的生活情景。把學生引入生活實際中來,讓他們在實際操作中,通過觀察和實踐來理解數學概念,掌握數學方法,逐步培養學生抽象、概括、比較、分析和綜合的能力。對于一些教材中實踐性較強的數學知識,老師要盡力為學生提供大自然的舞臺,把課堂教學的主陣地——教室轉移到室外,讓學生處于實際環境中學習新知。比如,學習小數時,讓學生到商店去了解各類商品的價格,觀察商品的標簽,了解小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然后再教學小數的意義和小數的認識;在學習實際測量時,可帶領學生拿著測量工具到操場上去測量兩點之間的距離,并組織學生利用步測方法來計算操場面識。
三、挖掘現實生活素材,鞏固新知
數學知識需要得以鞏固,才能使學生牢固掌握并熟練應用。在教學中,如果能結合具體的生活實際問題進行練習或實踐,可以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在將數學應用于實踐的過程中,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得到逐步培養。例如,在教學長方行的面積時,布置這么一道題:
師:“每年開學時老師給同學們發了新書,同學們回家后都會把書本包上書皮。老師想問一下你每次都是如何準備包書的紙的?
學生說根據書的大小,如果書大就準備大一些的紙,如果書小就準備小一些的紙。
師:這個大或小和書的什么有關系?你需要準備什么數據?
這樣自然而然學生說需要量書的長、寬、高,老師再稍加引導包書皮一般要比書的面積稍大一些。根據學生的已知布置作業回家給數學書和品社書(兩本書大小不一樣)包上書皮,再讓大家說一說自己是如何準備材料的。這是一個學生感興趣的題目,使他們感覺到不是在做題,而是在活動中解決問題,不僅鍛煉了學生對新知識的掌握,同時還使學生的智力得到進一步開發。
四、深入學生現實生活,應用新知
多年以來,我們的數學教學忽視了數學的實際應用,不注意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與應用能力,偏重于脫離實際的機械訓練和題型教學。在學生的練習中存在大量的人為編造的離學生生活現實較遠的題材,而新的教學大綱指出,學習數學的重要目的在于用所學到的數學知識解決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實際問題。因此,在教學中,每學到一個新的知識,我就要鼓勵和引導學生深入生活實際,去解決一些實際的問題,真正做到學以致用。比如,在教學完求平均數應用題以后,王老師要求學生通過社會調查,數據收集和整理來了解自己班上同學的平均身高、平均年齡等。在小數的認識和性質時為了讓學生更好的了解小數的意義和元、角、分的聯系,王老師利用數學活動課組織學生開展模擬超市購物活動,師生互當售貨員和顧客進行買賣游戲,通過這些活動,讓學生不僅熟悉了小數的性質而且讓學生進一步鞏固了元、角、分以及它們之間的兌換和簡單的加減計算。
通過這些具有濃厚生活氣息的實踐活動,使學生真正感受到了數學在生活中的價值和應用的廣泛性。而且使學生有更多的機會接觸現實生活和生產實踐中的數學問題,使學生意識到在他們周圍的某些事物中存在著數學問題,養成有意識地用數學的觀點觀察和認識事物的習慣,并逐步學會把簡單的實際問題表示為數學問題。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聯系生活講數學,把生活經驗數學化,數學問題生活化,把社會生活中的鮮活題材引入學習數學的大課堂中,使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使他們學會用數學的角度去觀察、分析現實社會,去解決日常生活中的現象和問題,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創新的科學精神。
參考文獻:
[1]馬霞霞.小學數學教學與生活實際密切聯系的探索[OL].2013
[2]胡尚軍.密切聯系生活實際,引導學生自主探索[C].2014年教育探索與實踐學術論文集;2014-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