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信息量的涌入使得今天的社會生活更加復雜多變,人們急于尋求更加方便快捷的信息渠道來滿足自己的需求,發泄自己的情緒,微薄的問世以其交互性、即時性取得了新新人類的喜愛。本文著重分析當下微博時代時尚文化生產、傳播的主要代表們是如何影響大眾的,尤其是青少年群體,他們在時尚文化傳播過程中受到了怎樣的影響,以及如何通過反饋信息來反作用于大眾媒體。
【關鍵詞】時尚;大眾;傳播;媒介
時尚概念在中國出現在社會轉型時期的80年代,隨著經濟的發展滋生出來大眾文化的消費傾向,時尚在此充當了大眾文化的時代代表。時尚的代表群體首先應該想到的是IT girl們,IT Girl們都有她們自己對時尚的獨特見解,IT Girl的代表們也具備開創新潮流的影響力。國內的時尚達人主要來源于網絡傳播的草根明星,她們用平常自己的穿著打扮、言行舉止來傳播時尚,被粉絲們推崇成為意見領袖。IT 時尚形象為什么會具有如此大的影響力呢,這主要還要歸功于大眾文化的發展和大眾傳播技術的普及,大眾文化的“挾媒體以令大眾”,“媒體的幫忙與幫閑”的時代特性恰好滿足了青少年的個性追求,孕育了時尚文化。
一、時尚文化影響審美標準的確立
時尚文化在其存在和形成路徑上彰顯出群體性的特征。其形成總是先由一小部分人引領,而后一大部分人爭相跟隨與追捧,成為許多群體的同時性的行為。時尚產生的心理機制之一就是從眾,正是這種從眾心理促使時尚文化被廣泛認同和流傳。這種群體性也產生了一些值得關注的問題,比如不可避免的模式化、重復性的特點,對青少年的審美標準構成了一種強制性的操縱力量,使其消費表現為千篇一律、失去自我、盲目從眾。微博世界的價值觀多元,良莠不齊、享樂、功利、媚外、哈日韓等思想似乎更具誘惑力,更易使青少年受到影響。問卷調查顯示青少年群體尤其是女性群體對時尚的關注度還是挺高的,而且對于時尚形象的模仿和跟隨現象普遍存在。
時尚博主對于商業的影響力越來越大,是因為它們將品牌的造型價值獨立放大出來。比如阿瑪尼、拉夫勞倫等品牌獲得成功,是因為能夠將受眾打扮成他們愿意為之買單的形象:簡單優雅或者生活休閑、學院派風格等。微博也正在發揮它比傳統博客更大的力量。大量的微博寫手、時尚博主每天更新自己的獨特時尚見解,微博的轉發和評論功能使得她們所宣揚的時尚理念迅速的在大眾中傳播開來。大眾媒體所營造的這種新的現代信息環境嚴重影響著青少年的審美表準,微博展現的時尚IT形象為大眾營造了一種可視化、可模仿、可互動的信息環境,這種環境不僅制約人的認知和行為,而且通過制約人的認識和行為來對客觀的現實環境產生影響,大眾傳播提示的信息環境,越來越有了演化為現實環境的趨勢。微博IT時尚博主在發微博時并不是簡單的介紹自己的穿著打扮,而是用柔和而動人的語言描述穿著打扮的心情,這種訴諸情感的傳播活動比僅僅訴諸理性的傳播活動更容易引起青少年的共鳴和反饋。時代發展的大環境讓如今的青少年成長為情感缺乏、目標模糊的一代,他們迫切的追逐著意見領袖的腳步,以意見領袖的標準來要求自己,久而久之便形成了獨特異類但又同質、盲目模仿的審美表現。
二、時尚文化影響價值判斷
大眾傳播通過信息的大量生產、復制和大面積傳播,能夠在短時間內將同類信息傳遍整個社會,造成普遍的信息聲勢。微博客對信息編排的要求寬、約束少、時間自由。每個人都可以自由發表言論不受限制和影響,這讓青少年獲取時尚信息的速度更快、更全面、更多樣化。現實生活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我們真實地表達自我,而微博世界隱藏了人的自然和社會屬性。在一個不受約束的空間里人與人的交流是隨意的,沒有現實中的社會輿論和俗成法則的制約,人們很少有意識的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青少年群體更加喜歡關注一些新奇的事物和人,調查顯示他們對時尚的定義一般是與眾不同、標新立異,他們更愿意模仿一些草根明星的行為。
微博IT時尚形象并不僅僅是正面的、有價值的,還有一些成名的博主宣揚的是一種低俗的價值取向,諸如芙蓉姐姐、鳳姐這些所謂微博名人的言論引起一部分青少年的跟風。反映出青少年對微博信息的辨別能力低,容易成為不良微博信息的受害者。這種消極微博信息的影響積小成多、潛移默化地影響危害青少年正確的價值觀形成。從表面上看,時尚思潮是大眾傳媒制造傳播的,表現為時尚達人的形象策劃、審美表達和情感宣揚,體現大眾傳媒的能量和影響,是當下文化市場競爭性的需要。但從根本上來說,還是與大眾的選擇、與大眾的審美消費的情感價值取向分不開的。大眾流行的審美趣味與審美時尚,是他們的心理需要。大眾對于時尚達人的癡迷、追捧和崇拜,不僅僅是對其時尚的形象設計、學識修養以及個性色彩的喜愛與賞識,更重要的是自我理想的張揚與抒發,自我審美趣味的選擇和肯定,所以說真正對大眾帶來深刻影響的是時尚形象們表現出的性格特征和價值取向。因此,大眾文化應準確把握大眾的審美趣味和審美心理,精心設計造就為大眾所崇拜的時尚文化,引領全社會文明、健康、積極向上的時代風尚。
三、時尚文化影響消費觀念
時尚文化具有商業性特征。時尚文化是一種消費品,時尚產品是一種工業化生產的結果,從創意策劃、籌措資金、生產制作到宣傳發行和實際消費,時尚產品都是作為一種批量生產的工業產品而進入市場的。因此,它必須遵循市場經濟的商品化規則,以追求商業價值為目標。一般來說,有影響力的名人在其微博上的發言能夠起到“意見領袖”的作用,通過與粉絲的互動進行點對點的傳播,具有即時性。名人在某一領域很受關注,他們往往能夠扮演“意見領袖”的角色,他們在微博中發出的種種信息如文字、圖片等,不僅體現其思想觀點,也反映其個人生活和性格特點。對于受眾而言,微博中的“意見領袖”們就像是你身邊的朋友跟你說話,這使得那些曾經看似高高在上的名人具有了一種友鄰般的親和力。在這種親和力的作用下,對方的觀點很自然地被接受和認同,名人“意見領袖”的作用被進一步放大。
當社會的目光轉向關注個性時,人們也開始追求時尚化和個性化的消費,衣食住行無不彰顯前衛、新潮、個性和流行,在時尚主題調查中大部分人喜歡充滿個性的街拍圖片,關注某個具體的時尚博主。在時尚消費觀念的影響下,人們在服飾方面的支出較以往大大增加,許多青年人甚至形成了非名牌不穿的服飾習慣。
四、總結
微博IT時尚形象傳播的是一種隨波逐流的時尚文化,體現的媒體特征是青少年群體對圖片的接受度,帶來的直接影響是對時尚經濟的大力推動。對青少年自身來說,微博IT時尚形象作為意見領袖、模仿對象,不僅僅他們的外形時尚打扮、消費方向給青少年帶來指引,時尚形象所表現出的個性表達也影響著青少年的性格塑造。根據調查得知,現代人對科技進步的接受程度決定了其獲得信息的方式和接受信息的程度,尤其是青少年群體對于新鮮的傳播工具比較容易接受,微博在中國問世的這五年里,其用戶群青少年占到80%。微博傳播的內容變革也應和了讀圖時代的優勢,大眾對圖像的接受要比枯燥的文字容易的多。而且圖像的主題更加的鮮明,其內涵足以形成一種精神導向,這就更加鑒定了微博時尚博主的意見領袖地位。當今時代,追求時尚既是人的一種本能也是人類享受生活的一種態度。
【作者簡介】
張麗(1992—),女,漢族,山東日照人,山東省青島科技大學碩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文化產業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