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學英語教育是新世紀社會發展的需要,但小學英語教育中存在的一些問題著實令人擔憂。要搞好小學英語教育,應當轉變觀念,采取積極措施,在教學活動、測評方式、師資隊伍建設等方面有所突破。
【關鍵詞】小學;英語教育;測評;師資
小學階段是激發學生外語學習興趣、培養外語學習態度和習慣、建立學習外語自信心、形成良好的語感和語音語調等的關鍵時期。外語學科作為我國學校中的一門基礎學科,目前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教育部決定從2001年秋季起,在全國城市、縣、鎮小學開設英語課,這是“三個面向”的需要,是提高民族素質、增強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的需要。小學開設英語課的必要性毋庸置疑,但是,搞好小學英語教育,具體操作起來仍然存在一些比較突出的問題。
一、師資嚴重缺乏且素質偏低,嚴重制約著小學英語教學的有效開展
教師是實施教育的主體,要搞好小學英語教育,必須建設一支合格的專業英語教師隊伍。當前,小學英語師資力量比較薄弱,所以英語師資隊伍建設必須從零開始。有些小學為解決燃眉之急,讓部分教師轉崗或兼職,其英語水平難以保證。小學英語教育主要表現在興趣培養、能力培養上,是英語學習的基礎階段,也是關鍵階段,它直接關系到學生日后英語學習的成敗。因此,小學英語教師的專業化建設是搞好小學英語教育急需解決的首要問題,無論如何也不能“湊合”。搞好小學英語師資隊伍建設,可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強英語教師專業建設
小學英語開設初期,師資力量方面存在著很多的問題,有很多小學的英語任課老師是兼職或者轉崗從事英語教育。本身英語方面理論知識存在著欠缺,對于這類教師要經過嚴格的培訓,待其取到英語教師資格證后方可上崗,二還需要聘請專業教師授課,一方面可以提高英語專業師資力量,另一方面對于兼職和新入崗的教師可以起到傳、幫、帶的作用。三根據當地經濟和地方發展狀況適當的提高教師工資待遇,吸引高校專業英語教師,鼓勵小學優秀英語教師的流動,雖然小學英語內容淺顯,但卻是英語學習的啟蒙階段,涉及到發音、教學方法、學習方法以及感知、理解、運用能力和興趣的培養等諸多方面,啟蒙效果直接關系到日后英語學習的成敗,萬萬不可忽視。
2、培養小學英語骨干教師
骨干教師不但是教學的“帶頭人”,還是英語教學科研的領路人,樹榜樣,搞示范課、示范班,培養骨干教師,以點帶面,提高英語師資隊伍的整體素質和專業水平。建立一支高水平高素養的專業英語教師隊伍。
3、搞好小學英語教師的繼續教育
隨著社會的發展,教育的進步,教師這一個特殊的崗位也需要不斷的進步,不斷的學習,發展和完善自己,小學英語教育是一個啟蒙教育,啟蒙效果直接關系到日后英語成績的好壞,應對其進行繼續教育,對其教學方法,教學手段,課程設計、課堂活動組織安排的使用等方面,不斷豐富、提高和完善。
二、測評方式有待創新
測評是對教學效果和學習效果的檢測,是教學過程中的一部分,而不是教與學的“指揮棒”,不應該為測評而教與學,而應該為促進教與學而測評。測評方式與評價方式的不適當,會使小學的英語教育回到應試教育,學生只是為了考試和成績在學習,而失去了興趣,而且會挫傷教師與學生的積極性,影響教學目標的實現。這也是小學英語教育中的突出問題之一。
1、測評設計要注重能力發展
測評中聽力、口試與筆試要結合。聽力與筆試主要考查學生聽和讀的技能及初步的寫作能力,題型設計要具有直觀性、可視性,注重情境與交際,可以將考查內容以圖畫形式展現出來,并融進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口試要考查學生實際運用所學語言的能力,內容要貼近學生生活,讓學生有話可說。
2、測評方式和手段要多樣化
測評可分階段進行,也可以隨機進行。除教學活動常見的方式外,還可通過學生的活動(如說、唱、表演等)、學生間的交流、學生的自評與互評等生動活潑的方式進行,以此保護并激勵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評價過程中要注重學生平時參與各種英語教學活動所表現出來的態度、積極性、努力程度、交流能力及合作精神等,把測評的重點放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上,目的在于激勵。堅持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使期中、期末考試或考查與平時課內外學習行為相結合,學生相互評價和自我評價相結合,讓學生成為評價的主體,設法使學生更清楚地認識自己的長處與不足,增強學生間相互學習和相互促進的內驅力。終結性評價可采用等級制或達標的方法記成績,不應給學生的考試成績排隊或以此作為評比的依據,不應給學生貼標簽,以免影響學生的個性發展。
3、注重教學過程管理,提高英語教學的有效性
學英語課的目的在于培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形成初步的英語語感,打好語音、語調的基礎,具備用所學英語進行交流的初級能力。而小學生很多“羞于開口”,更談不上積極性,通過英語課來豐富學生的生活經歷,開拓視野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辦法,只有認識了這一點,教師才能在實踐中層層推進,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1)教學目標中,重視學生學習興趣、自信心的培養。要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教師必須盡其所能,為學生創設英語情境,充分利用開發電視、錄音、錄像、卡片等直觀性媒體,豐富教學內容,活躍學習氣氛。
(2)教學方法中,重視實踐聯系生活。教學輔助內容力求貼近生活,教學材料真實、實用。在用中學,學中用,培養學生初步的語感。
提高小學英語教學質量,改變目前英語教學的不良現狀,關鍵在于提高課堂效率。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應該有始有終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在提高自身教學水平同時也要能夠挖掘學生的潛能,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更多地傳授學習方法,提升其英語的交際能力。小學英語與教育學、語言學、心理學等許多學科有著密切的聯系,不斷探索適合自身現狀的英語教學方法,為社會發展培養出更多的優秀人才,才是小學英語教育的根本。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育部. 關于積極推進小學開設英語課程的指導意見[J]. 中小學外語教學, 2001(1).
[2] 唐 鵬. 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應把握好的幾條原則[J]. 教育革新, 2008(7).
[3] 何 嬰. 試論“后方法”時代的小學英語教學[J]. 外語藝術教育研究, 2008(2).
[4] 劉道義, 龔亞夫. 中國學校外語教育的發展[J]. 中小學外語教學, 2001(I).
【作者簡介】
次央(1985—),女,藏族,本科學歷,拉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助教,主要研究方向:英語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