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玲 徐苗苗 顏民杰
【摘 要】語言溝通障礙是自閉癥的典型特征之一,它給自閉癥兒童在社會生活中造成困難,其影響廣泛而深刻。在自閉癥兒童的語言訓練中,要通過正確的評估,找準存在的問題,應用科學的訓練方法,有效提高自閉癥兒童的語言溝通能力。
【關鍵詞】自閉癥兒童 語言障礙 訓練方法
一、引言
美國“兒童精神醫學之父”堪納1943年第一次在《情感接觸中的自閉性障礙》一文中提出了“自閉癥”的概念。目前學術界普遍認為,缺乏社會互動和情感交流,語言發展的延遲或完全缺失,以及持續地全神貫注于物體的某個部分,是自閉癥最主要的三個特征。這些特征如果在孩子三歲以前表現出來,會對他們的智力發育和社會技能等方面產生重大影響。相關研究指出,25%-50%的自閉癥患兒終生沒有功能性口語且缺乏足夠的書寫技能來滿足其日常溝通需要。大多數案例表明,自閉癥兒童如果到了六歲以后再不說話,那么他們就不會有功能性語言,很有可能終身失語,同時也很難發展出替代性的非語言交流能力。本文通過介紹自閉癥兒童語言障礙的具體表現,尋找自閉癥兒童語言訓練的方法,以便更好地為促進自閉癥兒童語言能力的發展提出建議。
二、自閉癥兒童語言障礙的表現
口語或非口語溝通困難是自閉癥兒童語言障礙的主要表現。語言障礙對自閉癥兒童的影響是廣泛而深刻的,不僅會使人際交往和學習教育產生困難,同時也會阻礙他們情感的發展和社會化適應。下面就自閉癥兒童語言障礙的表現做具體分析。
(一)語言發展遲緩
在語言發展速率方面,自閉癥兒童與正常兒童存在顯著差異。正常兒童在兩歲時就有較強的表達欲望,喜歡用口語表達自己的想法,可以發出指令性語言;在三歲時已經可以用陳述性語言與他人進行互動。而很多自閉癥兒童四五歲時仍然難以用語言與他人進行溝通交流。
(二)語言重復
語言重復是分析自閉癥兒童的語言結構時所遇到的最大障礙。自閉癥兒童語言重復包括兩種類型:即時性重復,即聽到詞語或句子后立刻一字一字地重復剛剛所聽到的內容,又稱作“鸚鵡學舌”;延時性重復,即重復以前聽到的詞語或句子,但這些重復性語言所出現的場合都是不恰當的。語言重復嚴重影響了自閉癥兒童與他人的正常溝通。
(三)語言理解困難
對于詞匯理解,要說明的是自閉癥兒童的詞匯量與正常兒童相比并不少,但其理解及推理方面卻存在較大困難。“多種感官刺激—詞匯理解—抽象概括”是正常兒童獲得新詞匯的一般過程。而自閉癥兒童不理解詞匯的含義,他們對于詞匯的記憶大多是死記硬背,很難對詞匯的應用情境進行推理;對于稱呼、稱謂的混淆,表現在不能理解人稱代詞你、我、他三者的關系和區別。同時,由于拒絕主動與他人交流,自閉癥兒童還存在完全無法理解他人的語言,或對抽象的問題難以理解,或缺乏邏輯思維等方面的問題。
(四)缺乏有效交流
缺乏有效交流是指在實際的語言溝通情景中,自閉癥兒童不能很好地理解和使用語言,不能充分運用各種語言的溝通功能與他人進行溝通交流。早期研究顯示,自閉癥兒童可能在語言理解方面有更大的困難,但根據近期的研究發現,其語言表達障礙重于語言理解障礙。自閉癥兒童在會話時不會“你來我往”,他們存在不適當回應,即該回應時不回應,不應該回應時卻給出回應。他們在會話中保持話題的能力差,僅僅按照自己的方式把內容告訴對方,這些內容在正常的溝通看來,多是支離破碎、語義不當或語句不通。而且在溝通中,自閉癥兒童幾乎不與他人進行目光對視,有時即使眼睛對著你,也很可能繞過你而注視周圍的某個物體。
三、自閉癥兒童語言訓練方法
研究自閉癥的文獻幾乎都強調早期發現和早期治療對自閉癥患者的重要性。基于語言障礙對于自閉癥患者影響的廣泛性和深刻性,本文結合上述語言障礙的表現提出針對性的語言訓練方法。
(一)語言前期訓練
視覺追蹤、目光對視是自閉癥兒童語言前期技能訓練中常用的兩種方法,主要是為了培養自閉癥兒童的注意力,這是進行語言康復訓練的基礎。在視覺追蹤訓練中,常做的有搖鈴追視、指指頭、木頭滾、玩具追視、貼地移動等。目光對視訓練的基本要點在于:拿一件孩子喜歡的物品,吸引他的注意力,同時要求他看訓練者的眼睛,再把物品獎勵給他,如兒童不配合,則要用手固定其頭部,只要他看一眼就把物品獎勵給他。當在生活中孩子有要求,如要吃、要玩時,都要求他用目光注視你,然后才滿足他的需要。
(二)語言理解訓練
過去我們對自閉癥兒童的語言訓練目標大多是要求他們能夠說話,但是現在已經偏重于讓他們能夠理解語言中的意義以及能夠表達。理解訓練包括詞匯的理解和指令的理解。詞匯理解的第一階段一般讓自閉癥兒童從一些簡單的詞匯開始,如日常用品、身體部位等,完成一段時間的理解訓練之后,第二階段用卡片,讓他們將實物與卡片配對,最后是卡片與卡片配對。第一階段通過感官刺激達到詞匯理解的目的,第二階段是在詞匯理解的基礎上進行抽象概括從而獲得新詞匯的過程。指令理解的第一步是讓自閉癥兒童完成訓練者發出的一些簡單的口頭指令,如坐下、過來等;再訓練一些相對復雜的指令,如倒水喝、關門等。在訓練過程中,循序漸進地加大指令的難度,由完成簡單的逐漸過渡到需要自閉癥兒童進行理解分析之后再執行的階段,并且在他們正確完成指令以后給予強化。
(三)語言表達訓練
在語言表達訓練中,可以從輪換訓練、單音和單詞的訓練、句子訓練等幾個方面進行。輪換訓練有點類似于傳球游戲,拿一個球由自閉癥兒童和訓練者相互輪換,當球傳給自閉癥兒童時,訓練者就用手指向兒童,并且叫他的名字;當球傳給訓練者時,訓練者就把手放在自己的胸口,并且叫自己的名字。這種訓練可以使自閉癥兒童清晰地接收到輪換信號,除了叫出名字,也包含了目光接觸、變換身體姿態等訓練內容。單音和單詞的訓練,主要是提高自閉癥兒童對單個詞句的理解和表達能力。訓練者的聲音要洪亮,表情要豐富,嘴型要夸張,盡量用多種方法去引導孩子模仿口型、發音并說出這個單詞。可以從日常生活中的常用單詞開始,讓孩子感受發音的氣息、口型的變化和說話的樂趣。當孩子可以說一定量的單詞時,則可逐漸開始訓練說出兩句詞、三句詞。句子訓練中,可以搜集一些圖片材料,引導自閉癥兒童用簡單的句子描述圖片中的內容。在教的時候如果能結合實例演示,讓孩子去感受、理解、應用,會達到更好的效果。單詞和句子訓練,還可以結合各種游戲,游戲能夠激發自閉癥兒童的興趣,培養他們愉快的情緒,有效地擴大其單詞儲備量,提高他們在既定情境中運用單詞和句子的能力。
(四)語言重復的矯正
如果有語言重復現象,說明自閉癥兒童有一定的語言能力,只是語言回應的時機不恰當或者沒有互動的語言交流。所以,引導自閉癥兒童進行有意識的語言互動交流是訓練的關鍵。我們要先教自閉癥兒童認識各種事物,然后通過問答的形式進行訓練,改善孩子語言重復的說話方式。如訓練者問“這是什么”,如果兒童重復“這是什么”,要及時制止他,再問一次“這是什么”,然后訓練者自己回答“這是杯子”,讓孩子重復“這是杯子”。隨著自閉癥兒童詞匯量的增加和理解能力的提高,問題的范圍可以逐步擴大,包括常識性問題、季節性問題、功能性問題等,讓孩子理解是關鍵,千萬不能讓孩子死記硬背。要通過反復多次訓練,有效提高自閉癥兒童恰當回答問題的能力。
四、結語
在自閉癥兒童語言訓練的過程中,較為寬松的生活空間、良好的生活氛圍、充足的社會性接觸(在家長主動的引導下),還有運動能力的發展,都能夠有效地促進自閉癥兒童的語言發展。隨著人們對自閉癥兒童語言發展、溝通訓練、語言教學策略的重視,未來如何提升自閉癥兒童的語用及溝通能力,將成為干預的重點。
【參考文獻】
[1]李曉燕,周兢.自閉癥兒童語言發展研究綜述[J].中國特殊教育,2006(12):60-66.
[2]任登峰.提高自閉癥兒童語訓有效性的探討研究[J].廣西教育學報,2011(02):199-202.
[3]黃金源.自閉癥兒童的治療與教育[M].臺北:心理出版社,2011:147-149.
[4]陳冠杏,楊希潔.自閉癥兒童會話能力探究[J].中國特殊教育,2014(11):4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