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超
摘 要:基礎教育階段課程改革已有十多個年頭了,飛速發(fā)展的互聯(lián)網不斷改變著人們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和學習方式,對我國的教育也產生了深刻影響。文章就互聯(lián)網個人空間的特點和優(yōu)勢進行分析,提出基于教師個人空間的教學方式研究方案和實施辦法,希望對我國中小學教學方式改革提供一定的研究和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教師;個人空間;教學方式
一、基于教師個人空間教學方式的特點
在互聯(lián)網時代,網絡有著內容豐富、種類繁多的教學資源。教師個人空間平臺的搭建及在教學中將個人空間教學和課堂教學結合,成為數字化時代教師們的重要任務?;诮處焸€人空間的學習方式在傳承了互聯(lián)網帶來的優(yōu)點以外,還具備自己獨有的優(yōu)勢與鮮明的特點。
(1)學習系統(tǒng)性。教師可以以時間為單位,將書本內容按章節(jié)、按授課先后順序,對教學資源進行編輯與整理后,將教學內容、教學視頻、練習素材等資源系統(tǒng)地、完整地上傳至本人的個人空間。學生再通過教師個人空間資源的訪問與學習,確保知識的完整性和可持續(xù)性。
(2)學習針對性。教師個人空間的目的,在于通過資源共享的實現來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在于通過空間實現快捷的交流與互動,從而全面提高人才培養(yǎng)質量。教師在課堂上和個人空間的學生練習環(huán)節(jié)中,當學生反饋出對某一個知識點掌握程度不夠時,可以針對這一問題,通過網絡或課堂教學的形式,進行強化學習,使學生的知識弱點得到加強?;诮處焸€人空間的學習方式保證了學習的針對性。
(3)學習時效性。通過教師個人空間學習平臺,既可以學習已經學過的知識,還可以學習新知識,溫故知新。
(4)學習拓展性。利用教師個人空間提供的在線練習環(huán)節(jié),可以對學生進行特定知識點的拓展訓練,使學生的學習不僅局限于課堂,還可以通過網絡將學習拓展到課堂之外。
(5)資源穩(wěn)定性。目前國內外的學習網站之多、網站的不穩(wěn)定給教學資源的保存帶來一定的隱患。教師辛苦編輯整理的教學資源、視頻很有可能因為網站的不穩(wěn)定而丟失。在此平臺下,花費較少的費用建立學校專用服務器,教師就可以將教學資源保存到該服務器,并將該平臺搭建在服務器上,確保平臺的穩(wěn)定性與資源的安全性。
二、平臺構建
1.技術支持
技術觀點支撐點一:平臺搭建。平臺的搭建采用網絡常用B/S架構,教師個人空間的軟件開發(fā)環(huán)境需要:ASP.NET+IIS+SQL2008,根據用戶需求進行網絡開發(fā)與調試。
技術觀點支撐點二:一方面教師們可以充分利用空間平臺的課程資源,結合本班級特點,對網絡資源進行篩選與重組,變?yōu)檫m合本班學生的素材。教學資源共享平臺搭建應與課堂教學同步,通過搭建教學資源共享平臺,為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引導,能使教學過程中的教學任務和目的更加明確化,從而提高教學的效率。另一方面,教師把在教學過程中的教學視頻、教學案例、心得體會等自制資源上傳到自己的個人空間,供學生隨時隨地學習。這種個性化教學往往使課程更有趣,適應性更強,使學生更能感到內在的學習動力,從學習中獲得滿足,從而提高學習效果。
技術觀點支撐點三:利用互聯(lián)網的開放源代碼建立班級論壇,作為師生、生生網絡交流的主要空間,讓學生們發(fā)表觀點,交流學習心得體會,班主任在論壇中可以起到很好的輿論導向作用。學生與教師間的互動交流與溝通能使師生關系發(fā)生很大的變化,教師之間、學生之間及師生之間的關系通過網絡空間平臺將變得更加和諧,良好的師生關系對于教學活動的開展有著積極的作用。
2.平臺主要模塊及功能
平臺主要面對教師、學生、家長三個群體。根據群體需求,該平臺主要包含在線學習、在線測試、交流平臺、身份注冊、資料上傳等功能。利用該平臺形成三位一體的教學模式。
總之,基于教師個人空間的教學方式作為互聯(lián)網環(huán)境下的新課堂的一種新的教育方式,突破了傳統(tǒng)教學課堂時間和空間的概念,使教學延伸到課外。這是傳統(tǒng)課堂教學方式的延伸與改革,將為我國的基礎教育教學帶來一定影響,從而為基礎教育改革起到積極的推進作用。
參考文獻:
[1]熊才平,張娟玉.教師課程網站主頁的設計與實現[J].中國電化教育,2003,(12).
[2]龍 躍.小型教育網站的設計及探討[J].現代教育技術,2001,(2).
(作者單位:湖南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