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發展的過程,就是教育改革的過程當前,新課程體系改革如火如荼,新的教育理念、過程、方法、教學模式、教學評價等諸方面均產生重大變革新課程標準指出:“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可見新課程標準的設置是面向全體學生的,但事實并非如此,在新課程下仍存在大量的學困生,他們對學習失去信心,對前途感覺黯淡為了學生能做到自尊、自信、自強、自愛和自立,既能順利完成學業又能實現全面發展,達到新課程要求的“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的目的,從根本上保證義務教育的質量
一、學困生的成因
1家庭方面的原因
影響學困生的家庭因素主要有:a家長的特征(家長的學歷、職業、思維特征、個性、價值觀和追求等)對學生的直接影響如何;b家庭經濟狀況及學習支出總額,對學生的渴求值有多大;c家庭環境中的某些心理因素(主要包括父母對子女在學習方面的期望、家庭對掌握知識所持有的態度、家庭文化生活的數量種類和質量、家庭為子女提供的獨立自主及口頭表達機會與習慣、家庭氛圍的和諧程度等),這些因素影響了家長的教育能力和水平;d家庭輔導的數量和質量及家長對學生評價的水平等
2學校方面的差異
影響學生學業成績的學校因素主要是:各校的物質設施不健全,服務水平偏低,學生多,教室少,教師的管理水平偏低,校風、教風不嚴等
3教師方面的差異
教師的素質不高,對待學生態度不同,男女不一樣對待,相貌美丑不一樣對待,成績好壞不一樣對待等使學困生的心理受到傷害
4缺乏身心健康教育
精神學科的創始人狄爾泰認為,人是整體的人,是“有意志、有情感 、有想象的存在物”,在“人這一整體事實中,精神生活與人的心理——物理(靈與肉)生命統一體完美融合”這與那些將人分解、割裂,把人看做是對世界單純反映的無生命 的“死”主體的陳舊觀念是截然不同的學校教育既然是以促進人的生命發展為主旨,就應當把學校生活當作是學生生命歷程的重要組成部分,關注學生生命的全部內容和全部過程,而不只是認知學習過程,心理健康教育,強調用生命去溫暖生命,用生命去呵護生命
二、轉化數學學困生的策略
1自主學習新課程、新理念,培養良好的師生關系,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因為這是轉化學困生的基礎我們的教師通過學習,樹立了“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的學生觀,正確對待學困生出現的問題要轉變學困生,我們教師堅持面向每一個學生,面向每一個學生的每一個方面具體做法是:首先要培養良好的師生關系,抓好和諧課堂構建,建立好學困生的轉化檔案,安排好幫扶對象,對學困生進行全程跟蹤在教學中,我們一切從學生學習基礎的差異性出發,強調和實踐交往、互動、交流、溝通、共享、共生、共進的教育教學理念,創造和提供適合每一個學生學習的教學條件,在課堂教學中,我們做到了以“學”論“教”,而不是以“教”論“教”
2積極進行教學改革,創造適合于數學學困生學習和發展的教學條件在教育教學中,我們學校的成員樹立了“必須相信每一個學生都能成功,相信每一個學生都有成功的潛能,相信每一個學生都能多方面的成功”的理念,因此,我們尊重和相信每一個學生,絕不歧視每一個學困生,及時為需要幫助的學困生提供有效的幫助和指導,最終助其走向成功另一方面,我們積極進行教學改革,開展個性化教學一是在現有的條件下,改進教學組織形式,積極實施年級分層、班內分組教學,并按照分層實施、分類指導、定期考核、有序流動原則做好動態管理;二是在課堂教學中,我們堅持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質量要改變課堂上那種“優等生演戲、中等生看戲、學困生被遺忘在角落里的”不正常現象;三是積極開展小組互動學習、個別矯正學習和教師輔導補差,學法指導等多種教學形式的教學活動,為每一位學生提供適合自己學習和發展的空間和環境,創造適應學生實際需要的教學條件;四是教師在教學中因材施教,加強直觀性教學,充分利用教學卡片、自制教具、投影儀、多媒體等,將數學知識化難為易,化抽象為具體,加強學生對數學概念、性質的理解和掌握,作業布置時有梯度,每次都適當安排基礎題、拓展題、思維訓練題等,學困生起初可選作基礎題做,慢慢地可視做基礎題的情況而適當提高要求,進而引導鼓勵他們向拓展題、思維題跳一跳,讓學困生在跳一跳的過程中,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
3努力為學困生進步營造良好的激勵氛圍,激勵其不斷進步學困生的情感都比較豐富,他們非常需要教師的關心愛護,教師要給學困生“閃光”的機會,營造進步的氛圍一方面我們在班內營造良好的激勵氛圍,要求全班學生在平時的學習和交往中,要幫助、關愛學困生,在班內建立一種團結、互助、和諧、向上的人際氛圍,在良好的班風和班內文化的熏陶和影響下,在同學們的互助互愛中,使學困生得到最大限度的發展另一方面,我們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堅持以人為本,關注每一位學困生,關注每一位學困生的情緒生活和情感體驗,關注每一位學困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養成,努力建立充分體現著尊重、民主、平等和發展精神的師生關系
4注重學困生自覺學習良好習慣的培養,傳授正確的學習方法,提高他們的解題能力教師在布置作業時,注意到作業題的難易度,并注意對學困生加強輔導、轉化,促使他們認真完成布置的作業對作業完成較好或有進步的學困生,要給以及時的鼓勵和表揚同時,學校的教師也注意到了要克服急躁冒進的情緒,學困生往往上課思想開小差,注意力不集中,對數學知識的學習不感興趣,這時,學校的教師就恰當的運用藝術性的教學語言來活躍課堂氣氛,引導每一位學生進入積極思維狀態(尤其是學困生),從而達到教學目的從調查結果和學校教師反饋的教學實踐的經驗積累來看,大部分學困生學習被動,依賴性強,往往對數學概念、公式、定理、法則死記硬背,不愿動腦筋,一遇到問題就問老師,甚至扔到一邊不管,因此,教師在解答問題時,注意到了啟發式教學方式的運用,逐步讓他們自己動腦筋,引導他們分析問題進而一步步走向成功
5認真把好考試關,注意培養學困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以克服應試心理障礙心理學研究表明:人都具有無可估量的潛力,但只有在意識中肯定了自己的力量之后,才有可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潛力同樣,學困生從數學學習獲得的成就感,也可產生巨大的學習動力因此,針對此現象,教師在測試時有意識地出一些較易的題,以利于學困生的解答,從而培養他們的信心,讓他們嘗到學習的甜頭,使他們意識到自己也是可以學好的
總之,改革數學教學,有效地提高學困生的學習能力,是一項復雜艱巨的工程,還有許多方面需要重新認真研究,還有許多事情要細致地去做,我們將堅持不懈地努力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