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華瓊
【摘 要】對于教師來說,作業的批改是必不可少的,要科學高效進行作業批改,通過集體評價、學習小組評價、同學間一對一評價、優秀作業展評等方式進行有效評價,培養學生自我評價的意識與能力。
【關鍵詞】作業評價;有效性;自我評價;能力
面對兩個班143個學生的數學教學任務,每天連續幾節課上下來,已是精疲力竭,還要面對幾大摞的作業批改。特別是遇到考試,學生60分鐘不到就完成的試卷,我卻要利用好幾個小時才能把兩個班的試卷批改完,改完后,還得每個班利用差不多兩節課的時間來評講。我還發現,老師費了很多時間和精力批改的作業,實際效果卻很差。批改完的作業,發給學生以后,學生最關心的分數等級。
在批改學生作業、試卷時,經常碰到一些半對半錯的解答,心里著急得很,恨不得馬上對其進行單獨輔導。但學生的時間不允許,他們還有其它的科目要學,兩個班繁重的教學任務也讓我心有余而力不足。
我困惑了, 靜下心來思考,學生從老師那里得到的關注、鼓勵比較少,學生缺乏了學習的動力。我要從根本上改變對學生作業、試卷的評價方式,把自己從繁重、低效的作業批改中解放出來,培養并提高學生的自我評價能力,提高學習、評價的有效性。
《數學課程標準》中指出:“通過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學習,學生能夠初步學會并運用數學的思維方式去觀察、分析現實社會,去解決 日常生活和其他學科學習中的問題,增強應用教學的意識,初步形成評價與反思的意識?!盵1]所以,數學教學需要我們重視對學生自我評價能力的培養。
我們必須積極鼓勵學生參與到評價過程中來,將學生自我評價與反思作為教學的一部分,使評價成為促進學生主體意識形成、自主能力提高的一種有效的手段,更讓作業、試卷成為師生交流、溝通的一個平臺,充分發揮評價的激勵、教育功能。
一、利用課堂進行作業評價
在課堂上,老師利用開課前的時間,找一個有代表性的作業,針對存在的問題,進行精講、點撥,學生則對照著評價自己的作業,老師只需要統計學生的完成情況即可。當然,這樣的作業評價適用于較客觀的題型,針對學生出現的錯誤及時指出來,學生自行改正就可以了。
二、利用學習小組進行作業評價
針對一些思維訓練、解決問題的題型,可以在小組內先進行評價,針對存在的問題共同解決,如果解決不了,再進行全班的交流評價,找到自己的錯因并改正。這樣的評價讓學生全程都參與進來,關注學生思維的過程,而不是只關注最后的結果。實在解決不了的或者需要補充的,老師再精講就可以了。
三、“一對一”輔導評價
結合班上實際情況,讓學生結成 “一對一”學習對子,讓學困生得到有效的幫助。開始的時候,可能有學生不愿意當小老師,顧慮重重。慢慢的你會發現,很多學生會以當上小老師為榮,他們在幫助別人的同時,自己也進步了。
四、針對考試卷的評價
學生完成試卷后,可在小組內先進行評價,發現問題和困惑,馬上提出來,老師針對性的解決,這樣立竿見影的評價,比辛辛苦苦批改出來再評講試卷,學生的記憶更深刻、理解得更好。針對自己的錯誤,找到錯誤的原因,為了加深印象,還可以自編一個類似的題型。這樣,學生很好的利用試卷,看到自己在學習上通過努力取得的成功,激發學習的原動力;發現自己在學習上存在的不足,改進學習方法。
五、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自我評價能力的培養,要定期進行優秀作業展
讓學生把自己認為最優秀的作業,最優秀的試卷展示出來,讓同學們進行點評,學生再進行自我反思,寫寫數學日記。這樣讓學生有成就感,有學習的榜樣。
無論是作業還是試卷,學生都要對自己的完成情況進行評價,或笑臉,或五角星,或小紅旗,或哭臉,或反思、激勵的語言,并在錯誤的題目那里自己用紅色的筆改正過來,寫出錯誤的原因,自己再出一個類似的題目來加深自己的理解。這樣,老師批改作業、試卷就輕松多了。解放出來的時間,用來備好課,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用來欣賞學生的作業、試卷,找出有代表性的錯題有針對性的評講;發現作業、試卷中的閃光點,給予表揚。“你的試卷完成得太棒了”、“ 你的思維真有創意”、“看到你的作業給老師一種美的享受”[2]這些飽含激勵的語言,傳遞著老師對學生滿滿的關愛與鼓勵。老師的賞識、贊美、鼓勵會成為學生學習的動力。學生還會對自己的作業,試卷再次去評價,甚至還會寫出反思或者是對老師教學的意見或建議。作業和試卷成了我和孩子們溝通交流的綠色通道。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3]。教育是愛的共鳴,是心與心的呼喚,教師從教學的細微處關愛學生,不失時機地給他們一個微笑,一句安慰的話,一個真誠的擁抱,甚至一件微薄的禮物……讓他們時時通過有溫度的評價,感受到老師關注的目光,是他們的貼心人。這樣既對學生的自我評價意識、能力的培養,還把我從繁重、低效的作業試卷批改中解放出來了,學生學習興趣更濃厚,師生關系更和諧,對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數學課程標準.
[2]盧衛平.《學導點燃激情 高效激活生命》.
[3]張良科,趙國滿.《做最棒的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