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忠
【摘 要】應用題既是小學數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重點和難點,還是學生在解題和應用中較易出錯的題型。學習和解答應用題,不僅能培養小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更對其今后發展大有裨益。基于此,我根據自己的教學實踐,從五個方面談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
【關鍵詞】小學;數學;應用題
一、通過審題找準數量關
在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中,審題是解答應用題的前提和基礎。沒有審清題意,就無法找準數量關系,會導致解題過程中出現疑問、錯誤或答非所問等情況。
在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過程中,應加強對學生審題能力的培養。為此,至少要做到三點。一是要求學生拿到題目后,逐字逐句默讀題干,同時最好用筆畫出題干中的主要信息。二是要求學生通過思考已知解題條件,找準題中的數量關系。三是提醒學生看清題干中的問題,弄清題目要“求什么”,做到有的放矢。
二、在做題中培養邏輯思維關
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是培養小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重要渠道。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的運算相對來說較為復雜,主要是加、減、乘、除的綜合運算。在解題過程中,理清解題思路是成功解題的前提條件,而理清解題思路的過程就是培養學生邏輯思維的過程。
在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重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為此,至少要做到三點。一是指導學生理清解題思路,掌握解答應用題的基本規律。二是通過應用題的練習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例如教師可在課堂上讓學生做應用題的練習,只要求學生說出解答這些應用題的思路,暫不要求具體的求解運算,以集中精力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使學生快速形成正確的解題思路。
三、輔助解題手段的巧妙運用
在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中,有些應用題的題干較為復雜、較難理解。針對這類應用題,可通過輔助解題手段解答。
例3:小明和小剛分別同時從a、b兩地出發相向而行,已知小明每小時走15千米,小剛每小時走13千米。經過一段時間后,兩人在距離中點3千米處相遇。問兩地的距離是多少?
解析:“兩人在距離中點3千米處相遇”是正確理解本題題意的關鍵。從題中可知小明速度較快,小剛速度較慢,小明過了中點3千米,小剛距中點3千米,就是說小明比小剛多走的路程是(3×2)千米。因此,相遇時間=(3×2)÷(15-13)=3(小時),兩地距離=(15+13)×3=84(千米)
這道應用題比較復雜,單從語言上理解較難找準數量關系,更談不上解題思路。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可通過輔助手段來解題。例如這道應用題很適合采用畫圖法解決。這樣,題意一目了然,問題迎刃而解。畫圖法可化繁為簡、化難為易,幫助學生快速解題。因此,在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適當教授一些輔助解題的方法。例如畫圖法、“數形結合”法和做輔助線法等。這不僅有助于學生解題,更能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發散思維,對學生形成良好的思維能力有較大幫助。
四、加強變式訓練
在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過程中,題形千變萬化,但解題所用的知識均來自平常的教學。一道應用題以這種形式出現時,學生會做。稍微變換形式,學生便無所適從,不知道如何下手。其原因在于:學生對一些基礎知識掌握不牢,缺乏必要的習題練習,導致變通能力差,不能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因此,加強題目的變式訓練尤為重要。
五、引入多媒體教學手段
筆者在調查和研究過程中發現,由于小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點,他們在學習過程中,易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的情況,特別是在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相對語文等學科來說,數學比較抽象,對于一些學生缺乏足夠的吸引力。另外,學習數學需要格外嚴謹的學習態度。例如這個知識點沒有聽懂,就會影響下一個知識點的學習。對此,筆者認為多媒體技術的引入可較好地解決上述問題。多媒體技術在數學教學中具有較大優勢,它可以播放圖片、音頻和視頻,能夠提高學生課堂學習的興趣和熱情,促進學生將注意力轉移到課堂教學的內容中去。因此,教師可根據數學教學的具體內容適當運用多媒體技術輔助數學教學。
六、審清題意
審題主要是通過閱讀、思考、分析等認識活動,弄清題目數量關系的過程。審好題是準確解題的前提。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審題習慣首先要培養學生養成認真讀題的習慣。通過讀題,使學生明確題意,為進一步思考作準備。教師在教學中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對讀題的形式和要求做出明確的規定,如可以大聲讀、輕聲讀、默讀,要讀通句子、不漏字、不添字、不讀錯字,不讀斷句等,低年級的學生識字量少,閱讀速度慢,理解能力弱,這就需要教師有計劃、有目的地進行讀題方法的指導。
要求學生準確理解題意,找準數量關系,刪除次要信息。明確題中哪些是已知條件,有幾個;哪些是問題,有幾個,還應該注意挖掘出題目中“隱含的條件是哪些”,同時還可以借用一些小幫手,利如線段圖等,以幫助思考。因此,審題教學要像語文教學一樣,讓學生理解題中每個字、詞、句的意義,培養學生書面語言的閱讀能力和縮句能力。
總之,應用題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體現了各種數學知識的綜合運用,具有一定的難度。因此,在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全面提高小學生的應用題解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