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睿楨
摘 要:本文分析了職業院校藝術設計專業教學中亟須解決的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和建議。
關鍵詞:職業院校 藝術設計 教學問題 建議
近年來,我國職業教育快速發展,并以培養中高級技能型人才為目的。藝術設計作為職業院校的一個重要的專業,對職業院校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藝術設計是一門融合理論、實踐、藝術修養的學科,通過學習,學生掌握繪畫技能、藝術創意及軟件運用,為從事設計行業奠定基礎。但職業教育存在的一些問題日益加劇,學生就業不理想,教學效果不盡如人意成為藝術設計專業的教師和學生亟須解決的問題。
一、職業院校藝術設計專業教學存在的問題
1.學生素質較低
職業院校入學門檻較低,招生不受分數限制,學生學習積極性差,社會認可度低。多數學生不會、不懂選專業,基本上是以家長的意志為選擇。
2.教材陳舊老化
藝術教育教材出版周期長,選擇范圍小,多數在市場上通行的版本學校不予選擇。在內容上,中職、大專、高職、本科藝術教材內容變化較少,缺少針對職業院校學生特點和學習能力的教材。例如,《廣告設計與制作》教材中對廣告法的解釋,還停留在1995年2月1日起施行的廣告法,歲月更迭,廣告法幾經修改,但教材內容卻與實際情況嚴重不符。再如對一些廣告制作方法的介紹,許多方法已經許久不用了,材料的選擇、安裝與實際操作也大相徑庭。教材內容嚴重老化,材料、方法實踐的介紹沒有根據市場的需求更新升級,缺乏實踐指導價值。
3.課程設置失衡
藝術設計專業方向明確,一般職業院校都設置了廣告設計專業、室內設計專業、動漫專業等。其中,基礎課程包括素描、色彩、速寫、頭像、圖形創意等,基礎課程教學占學生在校學習的大部分時間。而實踐型課程,例如AutoCAD、3ds Max、CorelDRAW等通常只安排一個學期,學時數少,但教學內容廣泛,導致學生掌握程度較差。許多課程的設置甚至以通過職業技能考試為目的,計算機專業與藝術設計專業的考試內容也相同,學生學習的目的就是應付考試,獲得證書。
4.教師自主選擇少
藝術設計專業的教師必須具備系統的理論基礎,同時還必須具備相應的實踐能力和對市場的洞察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遵循教學大綱,根據教學計劃教學,教學內容生搬硬套,生動性不足,理論講解占用了大量課時,而對實踐效果卻沒有要求。因此,在教學效果上,學生理解不了生澀的理論,實踐操作掌握程度差,教師自主選擇受到限制。
5.缺乏硬件設施
職業院校許多專業都有相應的硬件設施,而藝術設計專業通常只配備電腦和專業教室,卻不配備打印機、噴繪機等必要設施。學生的經濟能力有限,一些作品通過計算機繪制出來,但是看不到打印效果,導致教師不能及時進行指導和糾正,教學效果差也打擊了學生的學習熱情。例如AutoCAD課程的學習,按照教學計劃,教師先教授圖塊的畫法,再教授套房的畫法。在繪圖過程中,圖層的使用、顏色的選擇都有嚴格的規定。裝修公司標準化的圖樣會給顧客留下較好的第一印象,而學生的學習由于設備的限制,電腦繪制效果與實際打印效果相距甚遠,學生無法在學習中及時調整。
6.師資配備不合理
受職業院校近年來招生數驟減、學生素質差等因素影響,許多教師沒有課上,一些教師為了完成工作量,會教授一些非本專業課程,因此,在實際教學中,許多非專業教師只能照搬教材教學,隔行如隔山,教學效果可想而知。
二、職業院校藝術設計專業教學改革的幾點建議
針對職業院校藝術設計專業的教學現狀,筆者提出了教學改革的幾點建議。
1.根據專業特點劃分課程層次
根據學生的學習程度,課程可分為必須課和選修課。必修課為素描、色彩、速寫、計算機基礎、AutoCAD、CorelDRAW、Photoshop及其他文化課。學生可根據意愿自行選擇選修課。例如,為廣告設計專業的學生設置廣告創意與設計制作以及軟件運用等綜合課程;為室內設計專業的學生設置手繪及3ds Max、人體工程學等課程,指導學生測量教室、宿舍、禮堂等公共區域,繪制成圖后,利用手繪整體表現效果。這樣因材施教,針對學生的特點教學,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特點,以點帶面,全方位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2.內容與專業緊密結合
藝術設計專業綜合了美學、力學、物理學、工程學、生態學,是一門兼具藝術性及實用性的學科。在教學中,教師應緊密結合專業特點。以廣告設計專業的一次實踐教學為例:學校舉行一次運動會,要求廣告設計專業的學生制作一些條幅及宣傳材料,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分組制作了歡迎條幅及POP海報,在制作過程中,很好地運用了版面設計、色彩搭配及Photoshop、CorelDRAW軟件運用等專業技能。這樣的教學一方面活躍了學生的創作思維,另一方面鍛煉學生的策劃能力,全方位、多緯度地鍛煉了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團隊協作能力。
3.采用項目式教學法
目前,藝術設計專業的教學仍以教師教授為主,教師按照教材章節進行課堂教學。改變這一教學現狀最有效方法就是采用項目教學法。目前,許多職業院校與一些大中型設計公司都開展了校企合作。廣告公司的一些小型項目很需要流動人才,職業院校的學生正是這些企業所需要的。一方面,公司可以支付一定的勞務費用,另一方面,職業院校的學生又獲得了很好的實習機會。例如,美多家具城在年度宣傳時需要制作一系列的宣傳材料,筆者學校廣告專業的學生參與了從前期策劃、中期制作到后期宣傳的整個流程,學習了宣傳單的材料選擇、尺寸要求、版面設計制作以及市場宣傳時機、市場調查報告制作、數據統計等知識和技能,全方位地了解和參與了整個項目,實踐能力獲得了很大的提高。在學校里,學生也自發策劃了一場設計藝術展覽。此次項目教學法的實踐,由教師、學生、企業同步實施和完成,教學效果極好,不僅為企業提供了人才選擇的機會,更重要的是解決了一部分學生的就業問題。德國藝術大師包豪斯提出藝術必須與技術相統一,現代藝術教育應將教學、研究、實踐相結合,在實踐中不斷發展。
4.完善評價體系,建立反饋機制
在學生完成項目后,需要對資料和效果進行整理和自評。學生可以在教師的引導下,組成測評小組,對項目進行演示,通過學生自評、教師評定等給出成績。在教學中,我們還嘗試了角色扮演,安排學生分別扮演客戶和廣告設計人員,通過實踐,模擬項目談判、制作、完成的過程,再對效果進行評估,有效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對不同程度的學生起到了帶動和牽引作用。
三、小結
綜上所述,職業院校的藝術設計專業課程必須結合市場需求,結合自身辦學條件,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的水平。職業院校藝術設計專業教學改革應當與時俱進,打破舊的方法和思維。藝術設計專業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需要學校、教師、學生共同努力解決。教學改革的目的就是培養學生更好地適應社會,樹立專業特色,創辦具有社會影響力的學科和學校品牌。
參考文獻:
[1]李建求.論高職院校的專業建設[J].高等教育研究,? 2003(4).
[2]姜大源.論面向未來的職業教育專業建設方略[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2(5).
[3]周祥瑜,呂紅.澳大利亞職業教育的培訓包體系及其優勢[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