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真
摘 要:會計模擬實習在會計教學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實際工作能力。本文對提高會計模擬實習的效果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會計 模擬實習 效果
會計模擬實習是中職財會專業學生在掌握一定的會計理論知識后,根據提供的仿真會計原始憑證,依據相關會計核算程序,運用專門的會計方法,進行實際動手操作。這是學生在頂崗實習前的一次仿真模擬綜合練習,是提高中職生在頂崗實習及以后在實際工作中的專業操作技能的一門實訓課程。中職會計模擬實習經過多年的實踐已取得較好的發展,但是還有一些地方需要進行適當改進和完善。筆者從以下幾方面談談自己的一些想法。
一、專業教師應該通過多種渠道來提升自身專業素質
要保證教學質量,提高專業教師的理論水平與實際操作技能是一個重要的前提條件。提高專業教師素質可以從以下方面著手。
1.多學習專業理論知識
俗話說“要給學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中職會計專業的教師在現有的理論水平基礎上,可以從以下方面不斷學習理論知識。首先要提升教材規定的專業會計理論知識水平。教師可以參加當地財政局舉辦的會計人員繼續教育,這樣既能掌握最新的法律規定,也能了解會計方面的最新動態;還可以學習中級會計師甚至是注冊會計師的理論知識,有條件的話可以參加相關考試,取得相關職稱證或資格證書,從深度上提高自己的專業素養。其次還應多學習學校教學部門教學課程以外的行業會計內容。現在的會計專業在校階段基本上以學習工業和商業會計等為主,這部分教學內容對專業教師來說都比較熟悉,理論知識水平也比較高。教師在掌握這些專業會計理論知識的基礎上,還可以多渠道學習其他行業會計知識,如房地產、建筑、事業單位會計等等,這樣可以從廣度上增加自己的專業理論知識。教師只有通過不斷學習,掌握新的專業知識,才能使自己的專業理論水平提高到一個新的層次,為今后的教學打下一個扎實的理論基礎。
2.提高實際工作所需掌握的專業操作技能
專業教師既要有扎實的理論知識,還要有熟練的專業操作技能,這樣才能真正做到“善講會做”。因此,會計專業教師應該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時間和機會,爭取多到一些企業或者跟會計行業相關的事務所等進行參觀、學習,有能力的話還可以到相當單位進行一段時間的實踐,深入實地去了解和掌握會計人員在實際工作時所需掌握的一些操作技巧,增強自身的實際工作能力。這樣才能把理論知識和實際操作真正結合起來,在會計模擬實習講解時才能做到游刃有余,充分體現理論與實際相結合。
3.不斷提高教學經驗
專業教師在遇到技術性難題時,應虛心向其他教師請教,也可以運用現代化信息技術把自己的教學心得與他人分享和探討。在授課之余,還應該多參與本校或其他兄弟學校會計專業教師所開公開課的聽課和評課活動,與他們多溝通和交流,吸收他們的優秀教學方法。另外還可以通過參加或者輔導學生參加各種級別的專業技能大賽,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教學能力和輔導學生參加競賽的經驗。
二、結合當地企業經濟發展需要精選實訓教材
由于經濟發展的需要,會計方面的法律法規每年都可能會有變化,而實訓教材更新的速度相對來說會比較慢。另外中職會計專業學生在頂崗實習階段可能會在不同地區的不同企業中,從事各種與會計專業有關的各項工作,所以在選擇實訓教材時應盡可能考慮周全,多選一些包含目前實際工作所需掌握的專業操作技能的各種單項模擬與綜合實訓教材。
還有重要的一點是,現在的實訓教材會把月末有關結算業務用文字的形式表述出來,讓學生根據文字描述做出相關業務,但這在實際工作中是不可能出現的。所以教師在實訓過程中應提醒學生注意:企業月末有一部分經濟業務在無原始憑證的情況下,必須記得要編制出相關的記賬憑證(如成本計算結轉,損益類賬戶的結轉等)。如果有可能的話,也可以使用教師們經過實地考察后縝密編寫出來的、符合當地企業發展需要的會計崗位的校本實訓教材。還可以在校長的支持、組長的帶領下,幫助學校財經組的很多老師開始利用寒、暑假等時間到各類企業進行實地參觀、學習,收集了大量有用的數據和資料,并開始著手編寫一本能適應本地企業經濟發展需要、有望提高學生操作技能的校本實訓教材。
三、制訂更科學、合理的實訓計劃
在制訂實訓計劃時,要與當代中職生的特點和實訓進度、實訓要求相結合。對于單項實訓,可以要求每位學生在規定時間內都要能基本獨立完成,教師應及時指出學生在模擬實訓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這樣有助于學生了解和掌握在企業實際工作中某種特定崗位所需具備的基本操作技能,能更快、更好地適應企業工作崗位的需求。對于綜合實訓,可以模擬企業財務部門及企業內、外部相關所需崗位,根據每個學生的能力和特點進行分組和崗位分工,各司其職,進行憑證填制、傳遞、制單、審核、記賬、結賬、編制報表、報稅等流程的模擬實訓。如果時間允許的話,還可以讓學生進行分組討論,請每個小組說出各自在操作過程中存在的疑點以及心得,教師進行相關解疑、點評后,再進行崗位輪換,讓學生充分體驗各種崗位所應具備的操作技能。這樣既能讓學生真正做到“做中學,學中做”,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還可以促進學生對知識難點和操作技能的理解和掌握,縮短學生在實際工作中的適應時間;另外還能增強學生的團結協作精神,使學生提高與人溝通、合作的能力。
四、手工模擬實訓與會計電算化應有機結合
隨著經濟的發展,現在越來越多的企業都采用計算機進行記賬,因而會計電算化也是中職會計專業學生必須掌握的一門實訓技能。在教學過程中,不能把會計電算化與手工模擬實訓割裂開來,使學生誤認為這是兩門專業課,而是必須把兩種不同形式的實訓進行有機的結合,讓學生明白會計電算化是利用電腦代替手工進行工作。在電算化的教學過程中,教師的主要目的是“授之以漁”,而不是“授之以魚”。不能只讓學生對某個財務核算軟件的簡單操作進行反復練習,使學生到最后只懂得這個軟件的基本操作,而是要讓學生真正掌握電算化軟件各種模塊在實際工作中的具體運用。要實現這個目標,對中職的財會專業學生來說是一個比較艱巨的任務。
另外在這兩種實訓過程中,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教師可以讓學生在把做完的手工模擬實訓利用計算機再做一遍,然后把兩種實訓結果、實訓效率進行對比,讓學生深刻理解手工做賬和電算化做賬的聯系和區別,也才能讓學生深刻體會到電算化的先進性,讓學生今后更能適應不同企業的工作需要。
參考文獻:
[1]沈苗華.職校會計學科實踐教學策略研究[J].浙江師范大學,2007(5).
[2]李艷,王金艷.會計模擬實驗教學的探討[J].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5(3).
[3]施秀萍.會計模擬實習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J].機械職業教育,2005(8).
[4]凌霞.中職會計模擬實驗教學的探討[J].經濟研究導刊,2010(32).(作者單位:福州第一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