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勝男 周紅 雷霞
[摘要] 目的 探討孕產婦及其家庭網絡個性化健康教育模式的參與率及滿意度。 方法 2012年5月~2014年11月我院296例初產婦及其家屬被要求在孕期完成11項課程,按照就診當日的前后順序,隨機分組。實驗組162例,從孕28周至產后28 d,由固定助產團隊通過現代信息化網絡社交工具,實現在家進行孕期健康教育,并完成連續性、個性化咨詢;對照組134例,參加孕婦學校的教育,常規住院待產、分娩,產后電話回訪。比較兩組孕婦及其家屬參與孕期的課程以及對孕期教育模式的滿意度。 結果 孕期課程參與率,實驗組孕婦及家庭成員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1);教育模式滿意度方面,實驗組孕婦及家庭成員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1)。實驗組剖宮產例數低于對照組,新生兒5 min Apgar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 結論 現代信息化健康教育模式可完成系統孕期教育,并實現產前、產時、產后連續性個性化的咨詢,使孕婦和家庭參與率及滿意度提高。
[關鍵詞] 個性化;連續性;孕期健康教育;網絡
[中圖分類號] R473.71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6)07-0160-05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maternal and their families' participation and satisfaction rate in the use of network personalized healthy education modal. Methods After completed 11 courses during pregnancy, 296 primipara and their families from May 2012 to November 2014 were assign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registration number randomly. Experimental group(n=162) was accepted the fixed midwife team's health education in their homes by use the modern information social network tools from 28 weeks to postpartum 28 days with the continuity, personalized consulting. Control group(n=134) was accepted the health education in the pregnancy school and institutional delivery, postpartum telephone follow-up as usual. Participate in pregnancy course and satisfaction of prenatal education mode of two groups of pregnant women and their families were compared. Results In the pregnancy course participation and satisfaction of education mode part, experimental group of pregnant women and family member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re were obviously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1). The cesarean section of experimental group was obvious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neonatal 5 min Apgar score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 Modern information health education model, complete prenatal education system, and realization of antepartum, intrapartum and postpartum continuity personalized counseling, which can improve pregnant women and family participation and satisfaction.
[Key words] Personalization; Continuity; Health education during pregnancy; Network
現代產科服務以健康模式為基礎,從孕產婦為中心轉變為孕產婦及其家庭為中心的服務。生育是家庭事件,需要家庭參與和決策。國內外研究表明,孕期健康教育對降低社會原因剖宮產、促進正常分娩具有重要作用[1,2]。分娩對于孕產婦來說是一個受社會心理等因素影響的特殊的生理過程,由于產婦在分娩過程存在不適及風險,因此很多初產婦在分娩前及分娩過程中會產生焦慮情緒,而不良心理因素的產生在分娩期易產生宮縮乏力、疼痛感強烈、從而使產程延長等不良后果[3,4]。施行個體化的“一對一”健康教育和產時指導在初產婦各個產程中的應用都意義重大,其使孕產婦在生理和心理上得到放松,緩解產婦焦慮和不安等不良情緒,產婦在產前增加分娩健康知識的教育,在產程中根據教育過程中所學心得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積極配合完成分娩,可大大縮短產程,取得較理想效果[5]。但是,許多孕婦因各種原因不能參加孕婦學校的教育,且孕婦家人對課程教育的參與更是不夠重視。我們自2012年5月對孕產婦及其家庭在家里進行個性化網絡健康教育,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參考世界衛生組織高危和低危孕產婦篩選標準,將孕28周的低危孕婦納入研究對象,排除高危孕產婦,排除標準[6]:資料不齊全的孕產婦;有精神障礙、意識不模糊者;心、腦、腎等重要臟腑器官病變者;孕婦年齡<18歲或>35歲;有習慣性流產史;產婦骨盆狹小或畸形;孕期前置胎盤、胎盤早剝、妊娠高血壓綜合征、胎位不正、胎兒發育異常;孕婦合并心臟病、慢性腎炎、糖尿病、重度貧血等妊娠合并癥。選擇2012年5月~2014年11月我院初孕婦296例,年齡22~34歲,按照來醫院門診產前檢查時間段,以孕婦就診當日前后順序,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實驗組有效孕婦162例,對照組有效孕婦134例。兩組孕產婦在年齡、學歷(本科以上43例;大專及本科184例;高中56例;初中或以下13例)、孕周(37周以下38例;37周~42周以下256例;42周及以上2例)、分娩方式(順產234例;剖宮產62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定期在門診產科檢查,填寫知情同意書,從孕28周至產后28 d的孕產婦,由固定助產團隊通過現代信息化網絡社交工具,實現助產士和家庭雙方在家進行孕期健康教育以及連續性、個性化網絡咨詢為主的產科支持。
1.2 助產人員
由5位助產士組成小組團隊,助產工作20年以上主任護師1人;助產工作8~10年主管護師2人;工作5年以下護師2人。家庭成員:把15~20個預產期在同一周內的孕婦家庭設立成組。
1.3 形式
通過手機、電腦網絡工具,利用QQ群、YY、微信群,孕產婦網站視屏等網絡系統實現網絡溝通服務。網絡上課:每周1次,選在周日20:00~21:00網絡上課,要求孕婦及家庭成員參與。錄音回放:網絡上課內容錄音上傳群里,供不能及時上課的孕產婦及其家庭成員下載收聽,學習知識。網絡咨詢:助產士和家庭“一對一”個性化網絡咨詢,根據家庭意愿,選擇公開平臺或隱私平臺解答相關問題,每周2次,分別在周二和周五20:00~21:00固定時間咨詢,直至產后28天;在分娩前期,即37周至分娩前實行24 h個性化咨詢。網絡交流:qq群孕產婦及其家庭間的互相交流。
1.4 內容
1.4.1 課程內容 主要包括11項課程:“孕期保健”主要內容為如何在懷孕的不同時期進行自我保健,使孕婦保持健康的身體,使胎兒健康成長,在懷孕的什么時間進行何種健康體檢,如果有問題應該如何應對?!胺置浞绞降倪x擇”主要內容為患者應該如何選擇適應自己和胎兒的分娩方式,在什么情況下適合順產,在什么情況下需要剖宮產?!白匀环置湫判牡慕ⅰ敝饕獌热轂橄a婦對分娩時的恐懼,講述各個產程的經過以及應該如何調整自己,幫助孕婦打消疑慮?!霸衅隗w重的管理”主要內容為正確對待飲食和運動,使體重在不同月份均處于正常范圍內,這樣既有利于孕婦和胎兒的健康,又有利于健康分娩。“認識分娩過程”主要內容為對分娩過程的詳細講述,使孕婦在分娩過程中積極應對。“分娩疼痛的本質及應對”主要介紹如何應對分娩疼痛,使胎兒順利分娩。“家庭如何陪產”主要內容是為孕婦的家庭樹立正確的陪產觀念?!白杂审w位分娩”主要內容為介紹自由體位分娩的優點和所需條件?!靶律鷥鹤o理”主要內容為如何護理新生兒,使新生兒健康成長。“母乳喂養”主要內容為介紹母乳喂養的優點以及需要注意事項。“科學坐月子”主要內容為如何使產婦健康地度過產后30 d,恢復身體,保證身心健康。
1.4.2 咨詢內容 孕期檢查結果的個性解讀、課程內容的個性解答、個人需求的健康教育等。
1.5 評估方法
評估家庭在不同階段的意向分娩方式:孕28周幫助家庭建立意向分娩方式;孕34周確立較穩定的意向分娩方式;孕36周與其家庭一起擬定分娩方式;孕38周和孕產婦及家庭一起討論分娩計劃;住院時再次評估產科情況,幫助家庭作出分娩決策。對照組初產婦134例,定期在門診產科檢查,在孕婦學校完成與實驗組相同的11項孕期課程,要求家屬一起參加。按照常規住院待產,自由選擇助產士和家屬分娩陪伴,產后常規護理,出院一周電話回訪,予以指導。觀察所有孕婦和新生兒結局。
1.6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孕婦及家屬的孕婦課程參與度、家屬課程參與度、孕婦滿意程度(包括授課形式、授課內容、授課老師的態度、技巧、孕婦認為聽課有無用處)、家屬滿意程度(包括授課形式、授課內容、授課老師的態度、技巧、家屬認為聽課有無用處)、順產率、剖宮產率、新生兒5 min Apgar評分指標(新生兒心跳、呼吸、肌肉張力、反應、皮膚顏色)情況。孕婦滿意程度及家屬滿意程度采用發放滿意度調查表,根據調查結果(滿意、一般、不滿意)統計。
1.7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和處理,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孕婦及其家屬參與孕期課程的比較
實驗組162例孕婦及家屬應參與課程11項,共參與1782次課程,孕婦聽課1182人次,課程參與率為66.33%,家屬聽課771人次,課程參與率為43.27%,對照組134例孕婦及家屬應參與課程11項,共參與1474次課程,孕婦聽課836人次,課程參與率為56.72%,家屬聽課495人次,課程參與率33.58%。實驗組孕婦與家屬課程的參與率均高于對照組,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1。
2.2 兩組孕婦及其家屬對孕期教育模式滿意率的比較
實驗組162例孕婦中有151例孕婦滿意,孕婦滿意程度為93.21%,155例家屬滿意,家屬滿意程度為95.68%;對照組134例孕婦中有100例孕婦滿意,孕婦滿意程度為76.63%,57例家屬滿意,家屬滿意程度為42.54%。實驗組孕婦與家屬對教育模式的滿意率均高于對照組,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
2.3 兩組孕婦的生產方式以及新生兒評分比較
實驗組順產產婦明顯多于對照組,且實驗組新生兒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1)。
3 討論
3.1 “便利”的網絡健康教育,孕產婦及其家庭參與率增加
分娩方式的認知誤區是持續高剖宮產率的原因之一,健康教育是解除認知誤區的重要方法。然而研究表明許多孕婦因交通不便、工作繁忙等原因不參加孕婦學校的健康教育,家庭成員參與率更低。段成鋼等[7]和陶水英等[8]研究,親人、朋友對分娩方式的態度及建議,顯著影響著初產婦對分娩方式的選擇,需要將家屬納入到妊娠期健康教育中來。為了提高健康教育的參與率,我們探索“便利”方法,利用現代信息化管理手段,教育者及被教育者在家里或行路時,隨時可接受健康教育,由于網絡便利及選擇休息時間,孕婦及其家庭成員參與率增加,真正做到以孕產婦及家庭為中心的健康教育,使家庭滿意度提高[9-10]。家庭網絡個性化健康教育的實現離不開現代的信息技術,隨著互聯網的飛速發展,遠程醫學成為一種新型的醫療手段,憑借如今先進的網絡和通訊技術,遠距離亦可通過衛星、電話線等網絡通訊技術來實現,使兩端的視頻、音頻達到同時接收,醫生與患者面對面進行交流、互動。通過計算機對孕產婦健康信息數據的收集、存儲、分析和應用網絡進行個體化健康教育,能夠便于醫生對患者健康的管理且有效提高醫生的工作效率,并為個體化教育模式的改進提供了科學的、可應用的數據資源,通過電話或者網絡實現醫患雙方的相互交流指導,使真正意義完整地個性化的健康管理成為可能[11-13]。此模式便于健康教育知識的推廣,利于家庭樹立正確的生育觀,減少社會原因剖宮產。
3.2 探討個性化分娩方式,幫助家庭科學決策,減少醫患糾紛
傳統觀念認為分娩過程對于孕婦來說是一種持久而強烈的生理性應激源,如今隨著醫學模式的轉變:由傳統的生物醫學模式向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的轉變,越來越多的神經生理學家以及心理學家都認為分娩應激均可產生生理上和心理上的應激[14-16]。而分娩方式是指終止妊娠的形式,分娩方式根據分娩的途徑不同分為自然分娩和剖宮產。近年來剖宮產率在我國有急驟上升的趨勢,最佳分娩方式是根據孕婦個體的分娩條件及時間、產程進展、重要臟器的功能狀態和胎兒情況的綜合分析的結果來選擇[14,17-18]。
決定分娩方式對于一個家庭來說是躊躇和艱難的,需要經過深思熟慮,有一個認知、反思、接受的過程。臨床上,門診醫生謹慎提供經驗,且不同醫生之間有時觀點不一致,孕婦及其家庭把決策寄望在住院以后。但是住院醫生給予建議不夠透徹,對沒有充分接受過孕期教育的家庭,需要在短期內作出決策,使倉促的決策在不良分娩結局面前,醫患互不信任,糾紛不斷。周英鳳等[19]也認為產前的意向分娩方式是初產婦選擇剖宮產的重要因素。研究中,我們在孕28周至住院分娩前的不同階段,多次與家庭探討孕婦的分娩方式及分娩計劃,最后在經驗豐富的專業人員幫助下,讓其家庭決定分娩方式。經過幾輪的深入探討,孕產婦及其家庭,在全面認知基礎上形成較科學的分娩決策,更容易了解各種分娩方式存在的風險,理解醫學的局限性。
3.3 連續性、個性化健康教育,提高孕產婦、家庭、助產士的滿意度
固定助產士與家庭連續四個月的探討、交流、支持和幫助,不僅解決孕產婦和家庭在孕期的個性化知識需求,而且還建立起彼此的信任和依賴。在信任的基礎上,分娩時產婦身心放松,利于產程進展;家庭成員在不同觀點上更容易溝通,并達成理解,共同鼓勵和督促孕婦的體重管理和孕期運動,為分娩做準備[20-22]。助產士在家做網絡健康教育,工作環境輕松,同時在孕婦家庭信任中體會職業價值,提高社會地位,利于助產隊伍穩定和發展。本次研究中顯示,實驗組162例孕婦及家屬應參與課程11項,聽課次數分別為1182、771人次,孕婦課程參與率為66.33%,家屬課程參與率為43.27%;對照組134例孕婦及家屬應參與課程11項, 孕婦課程參與率為56.72%,家屬課程參與率為33.58%,聽課次數分別為836、495人次。實驗組孕婦與家屬課程的參與率均高于對照組,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實驗組162例孕婦中有151例孕婦滿意,孕婦滿意程度為93.21%,155例家屬滿意,家屬滿意程度為95.68%;對照組134例孕婦中有100例孕婦滿意,孕婦滿意程度為76.63%,57例家屬滿意,家屬滿意程度為42.54%。實驗組孕婦與家屬對教育模式的滿意率均高于對照組,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實驗組順產產婦明顯多于對照組,且實驗組新生兒5 min Apgar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1)。研究證實孕產婦家庭網絡個性化健康教育是可行的。
綜上所述,通過網絡平臺對孕婦進行個性化健康教育的過程中,個性化健康教育模式作為一種新興的教育模式,與臨床護理的工作內容、服務方式不同,從事家庭網絡個性化健康教育不僅需要堅實的理論、專業的知識和熟練的溝通技巧,同時需要更多的是積極和熱情,由于孕期孕婦情緒波動較大,許多孕婦會出現在預約好的網絡指導時間內情緒不好,不配合教育指導,如不接聽電話、要求家屬接聽電話等,這對于教育指導老師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指導醫師應具有很好的耐心,從事網絡個性化健康教育的醫護人員如果沒有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和對工作的熱情則很難保證對孕婦健康教育的質量。在對孕婦實施家庭網絡個性化健康教育的實踐過程中證實,現代信息化健康教育模式可完成系統孕期教育,并實現產前、產時、產后連續性個性化的咨詢,使孕婦和家庭參與率及滿意度提高,臨床上值得應用及推廣。
[參考文獻]
[1] 孫榮. 孕婦學校在孕產期的重要作用[J]. 中外健康文摘,2012,9(23):386-387.
[2] 鄭燕,羅曉紅,秦藝暢. 系統化產前健康教育對社會因素剖宮產的影響[J]. 四川醫學,2012,33(4):574-575.
[3] 袁曉梅,周美珍,丁繼紅,等. 行為轉變理論在農村產婦產褥期生活方式改變中的應用研究[J]. 護理管理雜志,2013,13(8):600-602.
[4] 莫潔玲,黃穎紅. 孕婦學校教育模式及教育效果的研究進展[J]. 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3,29(24):9-12.
[5] 楊雪蓮. 對存在焦慮抑郁情緒的孕產婦實施圍生期個性化階段性護理干預的效果觀察[J]. 當代醫藥論叢,2014, 12(12):169-170.
[6] 王靜夷,蔡軍,陳美萍,等. 上海市產科和婦保醫務人員對孕產婦產后抑郁和精神分裂癥的識別情況調查[J]. 現代生物醫學進展,2013,13(14):2748-2753.
[7] 段成鋼,章宇,吳擢春. 上海剖宮產率影響因素研究[J].中國婦幼保健,2009,24(3):378-381.
[8] 陶水英,孔桂花. 社區衛生孕產婦保健的現狀與影響因素分析[J]. 中華全科醫學,2012,10(4):589-590.
[9] 周亞莉. 個性化健康教育在產科臨床護理中的應用[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3,17(12):120-121.
[10] LUO RH. Individual health education on birth process and application effect[J]. China Prac Med,2013,8(9):172-173.
[11] ZHOU YL. Application of individualized health education in clinical nursing for pregnant women in department of obstetrics[J].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 in Practice,2013,17(12):120-121.
[12] 王秀宣,張曉菊. 孕期系統化健康教育對孕婦選擇分娩方式及純母乳喂養的影響[J]. 海南醫學,2014,25(7):1060-1062.
[13] Moghani Lankarani M,Changizi N,Rasouli M,et al. Prevention of pregnancy complications in iran following implementing a national educational program[J]. J Family Reprod Health,2014,8(3):97-100.
[14] 王紅玲. 孕期健康教育在婦產科護理中的臨床研究[J].中國醫藥科學,2015,5(3):140-142.
[15] 廖丹. 孕期健康教育在婦產科門診護理中的臨床應用分析[J]. 大家健康學術版,2014,8(14):190.
[16] Yu LS. Application of family-centered maternity care mode on health education in perinatal period[J]. Nurs J Chin PLA,2014,31(9):67-68.
[17] LI LL. Discussion on the mode of health education during the period of pregnant women in hospital[J]. Proceeding of Clinical Medicine,2015,24(4):298-299.
[18] 劉興愛. 孕期健康教育在婦產護理中的臨床應用[J]. 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4,1(12):2226-2227.
[19] 周英鳳,盂醒,顧春怡. 上海市初產婦分娩意向及方式影響因素調查[J]. 護理學雜志,2012,27(4):36-39.
[20] 姑麗克孜·尼亞孜. 孕期健康教育在婦產科護理中的臨床分析[J]. 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4,14(13):368.
[21] 戎惠娟,劉杰,許艷蕾,等. 孕期健康教育及心理護理干預對初產婦活躍期分娩方式的影響[J]. 河北醫藥,2014,35(16):2528-2529.
[22] 王妍. 孕婦的孕期健康教育及生活護理要點分析[J]. 中外醫學研究,2015,15(15):97-98.
(收稿日期:2015-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