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亞麗 何春耕
摘要:從電視節目創意的視角來看,真人秀節目《極限挑戰》的新探索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節目內容“真”,緊密結合時代背景和社會熱點話題;二是節目定位“準”,以人為核心,以“劇情式綜藝”的敘事方法展現六位“老大不小”的男人面對極限任務的艱辛、拼搏、智慧、魅力和逆襲,傳遞著關于人生和命運的深刻思考;三是節目攝制方式“新”,采用“全開放的錄制環境”,形式上顯得別具一格。
關鍵詞:電視真人秀 《極限挑戰》 節目創新
不同于一些真人秀嘗試假借炒作、出丑、噱頭等另類手段吸引觀眾,《極限挑戰》這檔全新的明星戶外競技類真人秀節目以“極限男人幫”為靈魂,以“去游戲化”“去明星化”為特色,以反映“平凡的男人們”突破自我為宗旨,每期主題緊密結合時代背景和現實社會問題,傳遞著關于人生和命運的深刻思考,寓教于樂,最終憑借其真誠的創意、貼近普通人生活的定位和真摯的情感共鳴開創了屬于自己的一片天空。
內容呈現新視角:靠實力說話的“極限男人幫”
從“過了而立之年的男性壓力尤其大”的創意角度出發,《極限挑戰》通過節目內容呈現來反映“我們社會里的男人”這個主題。節目中所選嘉賓和多數普通男性一樣從底層開始,歷經艱辛、頑強拼搏,熟知社會規范,他們是這部分群體的一個縮影。眾所周知,《極限挑戰》包括黃渤、孫紅雷、黃磊、羅志祥、王迅和張藝興6位固定成員,平均年齡38.5歲,除了張藝興是90后外,羅志祥也僅比平均年齡小2歲,其余成員則都在40歲之上。而這六人中除了“小鮮肉”張藝興,其余都是在演藝圈打拼多年的“老臘肉”。
雖然中年男性群體代表的“極限男人幫”年齡橫跨幅度很大、生活閱歷差異明顯,但正是這種老奸巨猾與年少青澀間的化學反應散發出的男性魅力受到了各年齡群體的喜愛和追捧。節目雖然是在男性視角下的立意,卻得到了廣大女性觀眾的支持。一方面,這些嘉賓包攬不同年齡階段的女性粉絲群,比如孫紅雷、黃磊和黃渤相對來說受中年婦女的歡迎,而張藝興和“小豬”的粉絲則較年輕化;另一方面,“男人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為了女人”是節目組隱藏的玄機。
另外,他們或單純或萌逗或狡猾或摳門或真誠或溫暖的形象使人在捧腹大笑的同時內心流淌著汩汩暖流。“顏值帝”孫紅雷表面兇神惡煞實則暖心萌逗,最愛捉弄張藝興,可事后往往后悔不已,并想方設法將功補過;“神算子”黃磊上得了廳堂下得了廚房,家庭幸福,智商碾壓,但通常以失敗告終,甚至在節目即將結束之際“跪求黃磊贏一次”的熱門話題置頂微博榜首;“青島貴婦”黃渤情商極高,看破卻不說破,狡黠下面隱藏著忠誠、善良和正直,在他心中結果的勝負永遠抵不過友情的無價;“摳門”迅是典型的中國底層男人,憨厚老實、摳門可靠,即使被拋棄但關鍵時刻毅然決然為兄弟兩脅插刀,相比黃磊的“聰明卻連遭失敗”,他雖慢半拍可常常逆襲成功;小豬“耍寶王”,愿意自毀形象娛樂大家,比如和孫紅雷在火車上裝扮女裝比賽,還偶爾充當節目的潤滑劑,在張藝興和孫紅雷鬧別扭的尷尬時刻機智地化解矛盾;“小綿羊”張藝興單純呆萌,常常受“欺負”,標志性話語是“我覺得我們應該彼此多一些信任”。節目雖已結束,但他們個性鮮明的形象仍時不時地徜徉在腦海中。
節目定位新準則:以人為核心的“劇情式綜藝”
與國內《奔跑吧兄弟》《爸爸去哪兒》等以明星玩游戲為主要看點的電視真人秀不同,《極限挑戰》堅持“去游戲化”原則,《極限挑戰》每期圍繞時代背景和社會熱點設定主題,讓嘉賓在規則的約束下依次完成不同的極限任務,至于如何完成目標,則需要嘉賓或結盟或獨立或憑體力或靠智慧自主決定。因此,懸念是其最大特點,逆襲是家常便飯,“這就是命”是節目心聲。如為了傳遞時間寶貴、珍惜當下的道理,第一集主題設置為時間戰爭,分為個人戰和團隊戰。在個人追擊戰中,當所有成員都打開箱子、獲取目標、準備行動之際,而“極限三傻”之王迅卻還不知道怎么打開箱子,且迷茫地被對手黃渤玩得團團轉。意外打開箱子及知曉目標后,他先出其不意淘汰孫紅雷,接著引導眾人圍攻黃渤,最終成功脫離混戰。在團隊戰中,黃磊猶如軍師運籌帷幄,排除干擾有條不紊地指揮整個環節;“極限三傻”組最后僅剩王迅一人存活,結果卻在臥底張藝興的幫助下劇情大逆轉,贏得了最后的勝利。縱觀每期節目,像電影一樣有人物、故事、情節和主題,探討人性,引發共鳴,這是《極限挑戰》在眾多真人秀節目中殺出重圍的重要原因,同時也開創了“劇情式綜藝”新模式。
一檔真人秀節目要想獲得長遠發展,那就是要“秀”更要“真”,即展現真人,展現真實。首先,《極限挑戰》每期主題緊密結合現實社會問題,關心普羅大眾的生活。第一集講述時間的寶貴,以為一切盡在掌握中,卻不一定能夠笑到最后;第二集告訴人不能貪婪和懈怠,只有堅持正確的方向才能有收獲;第三集提醒我們要尊重和理解每一種職業;第四集闡述真正的兄弟是即使你放棄他他也不會放棄你的人,最小的人物也可以改寫最大的人生劇本;第五集告誡人生是一場戰役,這場戰役里沒有休息,也不能驕傲,命運時時反轉,相信自己最初的選擇和伙伴,才能贏得這場戰役;第六集傳達人生中你可能是獵人也可能是獵物,比起勝利,收獲友情更重要。其次,《極限挑戰》呈現了明星真實的一面。第二期“繼承者們”中黃磊憑借自己的聰明睿智先后找到了冷酷鑰匙、青春鑰匙和巔峰鑰匙,之后又準確地推測出每人的金條個數,并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為“神算子”的,這是真實的黃磊,現實的重現;影視劇中的孫紅雷基本上是大哥級的人物、硬漢的代表,但現實的他則又萌又逗,可愛幽默。最后,《極限挑戰》處處留真情表真意。如第二集中黃磊得知“小豬”沒有交通工具后果斷將青春鑰匙(對應的交通工具是電動車)送給“小豬”,電動車沒電后又給了“小豬”150元打車券,雖然黃磊看似狐貍心態,可兄弟需要幫助時依然毫不猶豫地伸出援助之手;孫紅雷搶了張藝興的金條之后的自責、內疚和后悔,連孫紅雷自己都覺得奇妙。他在節目中感慨:“本來這是個游戲,我們居然會當真,而且還是我這種有經驗的演員。”
制作方式新特點:全開放錄制的“去明星化”
《極限挑戰》與眾不同的又一體現是“去明星化”。所謂去明星化,首先是將所有嘉賓放在開放的真實社會中;然后去明星特權,將其還原為普通人。縱觀整期節目,《極限挑戰》的錄制環境幾乎全在人流量最多的地方,比如碼頭、公園、車站和地鐵等;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常常需要路人的幫忙,或指路或搭順風車或資助交通費或提供餐飲食品。在傷心的時候嘉賓甚至會向路人傾訴和求助,此時的明星和普通人一樣會遇到生活難題和社會競爭,有時傷心欲絕,有時豁然開朗。例如第二期張藝興被孫紅雷騙走全部金條后不得不在地鐵賣唱籌路費。為尋求心理安慰,搭乘地鐵期間他還和一位奶奶講述了自己的悲慘遭遇,陰霾心情暫時得到緩解;孫紅雷在快餐廳通過刷臉換取免費午餐;黃磊和黃渤在路邊撿拾圍觀群眾施舍的零用錢。此外,第三期節目中嘉賓分別體驗不同的職業,包括出租車司機、幼兒園大班班主任、家政服務員工、快遞人員、282米高空擦玻璃作業者和后廚剝蟹肉蟹黃工作人員等,并嚴格按照各行業標準和工作質量結算工錢,著實讓平時光芒萬丈的明星深刻地體會到了普通勞動者的艱辛和不易。由此可知,這檔明星真人秀映射了社會眾生的人生百態。
另外,由于節目組基本上將路線和任務設置在無封閉的社會環境中,而且允許活動區間的范圍之廣實乃國內真人秀之罕見,因此青春洋溢的張藝興在挑戰任務過程中經常跑丟自己的跟拍攝像師。鑒于此,節目組專門為每位嘉賓佩戴了一個代表主觀視角鏡頭的眼鏡。一方面,嘉賓除了是游戲的參與者,還是事件的記錄者,可以填補部分空缺鏡頭;另一方面,節目中使用的眼鏡視角區別于跟拍攝像拍攝的角度,從人眼的方位記錄事件進程,多個機位的綜合運用能豐富欣賞角度,進而看到更有意思更有意義的極限之旅。
《極限挑戰》雖歷經停播和抄襲風波,但終以平均2.198的收視和7.122的市場份額得以完美收官。其輕松搞笑的風格、扣人心弦的劇情、意味深長的內涵和獨特創新的拍攝方式使觀眾在產生強烈代入感的同時見證了屬于它的無限魅力。它是中國真人秀“泛濫”時期的清醒劑,成功呈現了“高顏值+劇情式綜藝+全開放的錄制環境”。這種獨樹一幟的節目模式很可能成為未來中國電視真人秀節目的發展方向之一。
(作者單位:湖南大學)
欄目責編:吉 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