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使人們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獲得更多的感知、體驗、參與等情感體驗,本文主要從敘事性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的表現的類型、方式和應用展開分析,并結合實際案例的運用,初步探討其中的應用方法。
【關鍵詞】園林景觀;敘事;設計
一、敘事性在園林景觀中的表現類型
1、紀念題材
紀念題材是人們對歷史人物的反思與評價的形象總結和抽象或夸張的形式表達對事件的紀念情感,以具有留住或者喚起某種特殊記憶的性質為主要特征。在園林景觀中多利用紀念碑、雕塑和植物來營造整體氛圍。
從紀念對象可以分為紀念人物和事件兩類。以紀念人物為主的有:中國的中山公園,青島的老舍公園,上海的魯迅公園,葡萄牙的詩人公園;中山公園作為政治人物的紀念性空間。上海的魯迅公園在總體布局上保留了古典園林和英國自然風景園的特點,中部以魯迅墓園、紀念亭、紀念館等紀念性建筑物為主構成主題性景區。從北向南,有分有聚,有動有靜,縱貫全園。把全園各個功能區域和各景區及景點連成一片,使公園融匯了古代與現代、東方與西方的園林藝術。
以紀念事件為主的有:中國唐山市的唐山地震紀念公園,由華裔設計師林纓設計的越戰紀念碑是可觸摸的、可聽的,它鼓勵人們去觸摸、靜觀、聆聽,它象征著對越戰的戰爭性質的否定立場,并以形式感將其比喻為“一道傷疤”這一紀念形式明確表達了僅對戰爭中的逝者懷念,而非對戰爭本身的懷念。
2、歷史遺跡類
以歷史遺址的保護和更新改造為主建立的景觀。要做到尊重歷史、保護遺址與現代文化生活的統一。歷史遺跡類主題常常較為厚重且具有真實感,洛陽隋唐城大遺址保護項目確立了以保護展示隋唐城遺址為主,同時客觀呈現其他歷史時期痕跡的理念,喚醒歷史的層次,使其融洽地對話。采用分層疊加式展示突出景觀主題,在對景觀環境的塑造上,對各段歷史遺跡采用區別化的設計,通過分層的手法組織景觀,賦予各個城自己的景觀主題,并通過不同的邊界、鋪地、植物來表現,依次展現各個城的層次。景觀主題包括:盛世蘇醒——隋唐城遺址區、老城再現——明清金元老城景觀區、洛玻追憶——20世紀50年代工業遺產區、農耕文明——現代鄉土景觀區、新時代崛起——現代城市景觀區。
3、神話故事類
傳說與典故廣泛流傳于人們群眾中,是廣大群眾喜聞樂見的交流內容,同時它也是反映一個民族的思維方式的一面鏡子,“用神話作為主題也是園林景觀的一種表現形式”。如作為俄羅斯浪漫主義造園時期的代表作索菲耶夫卡園,園中既沒有控制全園的主體建筑,也沒有直線型園路、行列式種植、幾何形花壇、泉池等規則式園林中常見的要素,而是以蜿蜒的小河貫穿全園,將人們引向一個個美麗的景點,如大瀑布、小瀑布、“三滴淚泉”、“死湖”、愛情島、阿姆斯特丹水閘、狄安娜洞府、狄安娜湖、鬼橋、維納斯洞府、中國亭、威尼斯橋等。眾多的景點述說著動人的故事引導人們走向浪漫之旅。
二、敘事性在園林景觀中的表現方式
1、靜態敘事
靜態敘事表現的是某一靜止時刻的景觀和行為特征,故事敘述者將時間鎖定在一剎那間發生,記錄當時故事的情形從而給人以聯想、記憶。比如說小河中劃船的瞬間、拔河比賽的瞬間、跳繩的瞬間、蕩秋千的瞬間等。這類景觀往往充滿了故事性,題材廣泛,比如說神話傳說人物雕塑、文人傳記、各種文學創作、紀念性遺址等等。此類園林景觀設計的布局通常是規則式的園林,強調整齊、對稱和均衡。中國皇家園林的平面布局中總是以中軸線為中心,建筑左右分布;而西方的園林平面布局中常有兩條中軸線在園林的中心相交,給人一種莊重寧靜和秩序井然的感覺。要能準確抓住表現故事主題內涵特征的行為要素,在景觀設計要素中以雕塑的表現最為常見,是因為雕塑能夠靈活刻畫人物的瞬間表情,可謂惟妙惟肖,有時也通過繪畫的方式展現故事的某精彩時刻,景觀一般要結合場地的特征,和周圍的景觀元素,能夠創造故事氛圍,渲染故事的感染力。
2、動態敘事
動態景觀的敘事性和人的關系更密切。主要有兩方面:一是尺度關系,二是人的行為。自然式的布局方式往往產生動態景觀情景,在園林布局中會設計一定的風景路線,使每一條路線的分景通過合理地安排創造出步移景異的效果,形成一個循序漸進的連續觀賞過程,從而達到動態觀賞的效果。園林景觀的動態表現元素一般有水、石、光、風、土等,而水是景觀構成要素中最具有動感的要素,古代園林中對水的處理已經有很豐富的手法。現代景觀設計更是充分利用現代科技手段將動態水的潛力發揮得淋漓盡致。在日本東京都品川中心花園設計中,在以“品川海岸——水”為題的景觀的設計中,把潮汐作為作品的設計出發點,意味著潮水的漲落是當漲潮時水因為滿而溢出;落潮時水會退去,進行文字表達。在景觀的表達中:通過置石的池,池中包括有水的部分、日本的枯山水的表現和一個壁泉表達的意象是,有時退潮時露出的地面,就可以作為臨時的休息之所;而滿潮過程,泉水可以一下子從墻壁中涌出。
三、敘事性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的方法
1、時間秩序的組合
時間秩序組合是以時間的時間發展為線索,來營造景觀的方法。文學或劇作中常用的排序方法,應用到景觀敘事設計的主要可以歸納為這么幾種:順敘、倒敘、插敘、并敘、斷敘及跳敘等等,也可以這幾種方式并用。如勞倫斯·哈普林(Lawrence Halprin)設計的羅斯福總統紀念園(The FDR Memorial)就采用了順敘的方式這個設計按照時間的先后順序和主要人流的游覽順序,以一系列質感變化的花崗巖墻體、形式各異的噴泉跌水以及植物創造出四個連續的空間,代表了羅斯福總統的四個時期,綜合多種藝術形態的處理手法營造了一個有開端、發展、高潮和結尾的故事序列。
2、空間序列的編排
空間敘事探討的是一種引發聯想與體驗活動的敘事線索,在起承轉合中強化空間的敘事性。空間起承轉合的序列編排容納了人類的各種行為活動,如跑步、行進、集聚、散步等。空間組合敘事設計方法有:線式組合、組團式組合和集中式組合。
通過對各種行為活動的激發,空間像音樂作曲一樣,譜寫著精彩的韻律和節奏,想文學敘事一樣,敘說著生動的故事。閱讀花園由林瓔設計,和湯姆奧特尼斯的設計銅的數字,組合在一起的景觀是非常奇妙的。在這樣的一個空間里,可以休息、讀書、甚至午餐,無論人看人,還是人觀景,感覺都是那樣的奇妙。藝術家斯科特所設計的100個明亮的粉紅色移動椅子,感覺已不僅僅為可移動的椅子,更或似構成一個架構空間。走進閱讀花園,明亮的粉紅色,幾乎立刻吸引你進入空間。根據您的喜好通過互動和移動的椅子,你瞬間成為裝置藝術的一部分。雖然我們在那里,眼中看著每一位進入的空間個體,樂趣就在這個小花園里。
四、結語
從敘事性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的主題類型談起,進而從景觀布局和景觀要素上論述到動靜敘事的表達方式,最后又分別從時間和空間序列的編排上探求園林景觀的敘事方法,用敘事的方式去解讀一處園林景觀設計,將會無形之中給人們注入全新的視覺和精神享受,同時也會給園林景觀設計注入新的設計內涵,使觀者、景與設計師產生更多的交流和共鳴。
【參考文獻】
[1] 翟劍科. 景觀空間設計的敘事性研究[J].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學位論文, 2010,05.
[2] 張士心. 魯迅公園的景觀特征[J]. 中國園林12卷(4), 1996.
[3] 孟令輝. 論景觀的敘事性設計[J]. 北京林業大學, 2009.05.
【作者簡介】
李洋(1991—),女,河南魯山人,本科學歷,單位:平頂山工業職業技術學院,主要研究方向:環境藝術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