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林
【摘要】教育改革的力度及深度正在不斷加強,新一輪的課改也實行了數年的時間,但在實際語文教學中教師依然存在眾多的困惑與不解,這些問題會對課堂教學效果產生極大的影響,因此有必要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完善?;诖?,本文主要闡述新課改背景下語文教師困惑的原因及其解決措施。
【關鍵詞】新課改;語文教師;困惑分析;應對措施
語文是學生受教育階段的必考科目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通過本門課程的學習可以幫助學生建立學習其他科目的基礎,所以語文教學也是新課改的重點。但在新一輪課改實行的數年時間里,存在一些問題令語文教師很是困擾。筆者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簡單分析這些問題產生的原因及應對措施。
一、語文教學現狀分析
目前新課改背景下語文教學現狀不是很樂觀,有些問題急需解決。
1、課堂教學氛圍沉悶
課堂氛圍會對教學效果產生嚴重影響,輕松活躍的氛圍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成果,反之則會對教學產生極為不利的應先。筆者通過調查發現,大部分學生認為語文課堂枯燥無趣,對學習語文的興趣不是很大;除此之外,語文教師很少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在課堂外彼此間幾乎沒有什么交流,師生之間不了解,存在嚴重的代溝,這也是造成語文課堂氛圍沉重的原因之一。
2、教學管理及模式陳舊
雖然我國很多年前已經提出素質教育的口號,近些年來教育改革的力度也在不斷加強,但部分語文課堂上依然沒有實行以學生為主的教學方法,不能提高學生語文綜合能力;語文課堂上依然存在填鴨式的教學方法,課堂上教師占據主導地位,很多時候教師沒有考慮到學生的接受能力,單純的進行知識的灌輸,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及積極性。這種傳統的教學模式忽視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知識的位置,長時間下來會對語文課程產生厭倦情緒。
二、新課改下語文教師的困惑分析
新課改背景下語文教師教學中存在很多困惑需要解決,接下筆者對這些問題進行分析與完善。
1、課時與教學內容不相符
新課程改革看重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提高,具體到語文教學中,就需要著重培養學生發現、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需要大量課時展開相關教學內容。但實際教學中課時卻不是很充分,不能有效展開教學內容,造成每節課的內容非常大,給學生學習極大的壓力。教師也需要不停的趕課程進度,沒有實際對內容進行延伸,造成教學效果不明顯。因此授課中語文教師要做好教案,講解關鍵知識點,提高課堂利用效率。
2、課堂合作流于表面
新課改中對語文教學的一個要求就是鍛煉合作能力,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在宣布小組討論前會提出一個問題。學生們就立刻回頭,課堂上全是嗡嗡的聲音,每個人都在說話,有時根本聽不清楚對方在說什么,沒有達到交流合作的目的。教師應該在實際課堂教學中采用一定的方法,促進學生之間的深入合作交流。
3、導學案教學形式
新課改背景下,很多學校語文教學的改變就是導學案教學,這種新的教學方式給學生帶來新的學習方法,也給學生施展才能的機會。但導學案教學只是一種形式,不能過分夸大這種教學方式的功能,也不能什么課程都往里面生搬硬套,不然就會出現形式主義。
三、新課改背景下提高語文教學水平的措施
1、提高自身教學水平
隨著我國教育體制改革的逐步推進,對于教師的教學水平要求更高,那就是教師教學不僅僅要關注教學內容,更要把關注的重點放到教育對象學生身上,要使學生成為教學的主體。這就意味著教師需要拿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研究我們的教育對象學生,要結合學生的需求來科學地設計教學流程和教學形式,同時要采用先進的教學手段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切實讓學生真正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這樣的要求對于教師自身素質的要求也在提高,作為教師來說要有主動學習的意識,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能,更要關注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要學習同行的長處和優點。
2、充分調動課堂學習氛圍
根據心理學研究結果,頑皮、淘氣是很多具有高創造力學生具有的特質,所以對學生的創造素質進行培養,教師應當有意識的營造輕松和諧的教學環境。教師應該采用什么方法調動課堂學習氛圍呢?教師對學生的人格充分尊重,重點關注學生獨立思考及批判性思維能力,在課堂上和學生之間關系平等。例如教師在進行情景教學演示時,學生經常會靠近觀看和提出問題,對于這些行為教師應當給予充分的理解和欣賞,這樣才能夠實現民主氛圍的營造,學生和教師之間的距離才會縮短,學生就能夠將問題更好的發覺出來和解決。
3、通過介紹作者勾起學生興趣
利用課文作者設計教學情景,激發學生情意,不能只是局限在講解課文之前,而且應該貫穿于課文講解的整個過程。如果把作者的一些情況融入課文講解的整個過程,教學效果會更好。比如在學習《藤野先生》這篇課文時,對作者魯迅的基本情況學生都比較熟悉,不用過多介紹,重點介紹課文寫作背景。可以設計一些與魯迅有關的教學情景;或介紹魯迅對進步青年的關心、幫助的事跡;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也可以出示有關的圖片或文字。
4、教師言語引導
情景教學中教師的引導十分重要,可以說教師的引導及講解是教學情景呈現的基礎。這是因為學生對新知識的理解及興趣受到教師引導講解的影響。所以教師應該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熟練掌握教學語言藝術,增加課堂教學內容的趣味性。當要把感性認識轉為理性認識時,就需要做好相關的歸納總結工作,總結過程中也可以訓練學生的思維模式,進一步提高學生問題分析的能力。而且歸納法會讓學生有著更深的認識,有著更深刻的記憶,需要注意歸納的結果要簡練,方便學生的記憶。
四、結束語
新課程改革對于教師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和價值,是語文教師中教師應當著力培養的內容之一。本文分析新課改下語文教學方法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一定的解決措施,但仍存在一定局限,希望語文教師應當重視教學研究以推動教學成效的提升。
【參考文獻】
[1] 黃志鋒. 試論新課程背景下如何做好農村初中語文閱讀教學[J]. 中國科教創新導刊, 2014(15): 57.
[2] 粟 軍. 新課改下的高中語文情境化教學的研究[J]. 新課程(下), 2013(07): 98.
[3] 王永芝. 淺析多媒體在中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J]. 學周刊, 2015(03): 123.
[4] 何景龍. 形式、內容、人文——從課改實驗區的數學課看數學課堂教學發展趨勢[J]. 黑龍江教育(小學版), 2003(18):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