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澤峰
摘 要:學生黨支部作為高校最基層的黨組織,是黨聯系廣大青年學生的重要橋梁,承擔著發展學生黨員、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職責,與大學生聯系較為密切,影響較為直接。結合A農業大學B學院學生黨支部的建設情況,分析高校學生黨支部建設的現狀,并提出改善大學生黨支部建設的建議。
關鍵詞:高校;學生黨支部;建設
中圖分類號:D26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6)06-0145-02
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二十三次全國高等學校黨的建設工作會議中強調:加強黨對高校的領導,加強和改進高校黨的建設,是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的根本保證,高校要全面推進黨的建設各項工作,有效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共產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在新形勢下,黨中央對高校基層黨建愈發重視,也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
學生黨支部,作為高校最基層的黨組織,是黨聯系廣大青年學生的重要橋梁,承擔著發展學生黨員、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職責。推進高校基層黨組織建設是落實黨和國家教育方針的重要保證,是促進和諧校園建設和發展的有力保障。近年來,A農業大學B學院積極響應黨中央的要求,格外重視基層黨建工作,本文結合該學院學生黨支部建設的工作實際,分析當前高校基層黨支部建設現狀,發現其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并結合B學院實際情況,提出針對性建議。
一、學生黨支部建設現狀
1.隊伍穩定,基層組織全覆蓋。目前,A農業大學B學院共劃分18個學生黨支部,其中,本科學生黨支部11個,研究生黨支部7個。以專業為主要劃分依據,結合年級、班級、研究方向等類型進行設立。將支部建在專業班級上,可以使得黨支部建設和班級、專業管理相互補充,相互促進,充分發揮學生黨員在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務中的作用,便于加強基層黨支部管理和組織學生開展黨的活動,利于有效推動研究生黨支部的建設和發展。B學院學生黨員隊伍較為穩定,研究生中黨員隊伍龐大。來自本次調查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2月,A農業大學B學院在校學生共計2 546人,其中本科生2 203人、研究生343人,共有學生黨員(含預備黨員)404人,占總人數的15.87%。本科黨員人數230人,占本科生總數的10.44%;研究生黨員為174人,占研究生總數的50.73%。
2.寓黨建于社會實踐。B學院貫徹落實預備黨員“六個一”工程、扎實開展創新“書記項目”,鼓勵學生利用休息時間開展社會調查和“三下鄉”實踐調研活動,要求每一位黨員利用課余時間,參與義工志愿活動。近年來,該學院累計支持學生社會實踐團隊和社會實踐項目152個,帶動學生1 156人(主要以黨員、預備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為主)。通過充分發揮社會實踐的黨建載體作用,引導學生積極參加包括校園義務植樹、廣交會、旅博會等大型博覽會的志愿者活動,為廣東扶貧濟困、愛心包裹等活動募捐,到西關社區、逢源社區等參加義工活動,有效提升了學生黨員的政治素養,實現了高校基層黨支部建設與社會效益的共贏。
3.三合一支部建設新機制。B學院創新建立“理論專題學習”引導、“支部活動策劃”帶動、“主題特色活動”承接的三合一學生基層黨組工作機制。首先,通過開展黨課學習與特色主題講座,引導學生參與黨建理論學習,認真閱讀有關馬克思主義和黨理論體系建設的經典著作、聆聽專家講解,加深學生黨員的政治認同感;同時,結合不同時期的新形勢,與時俱進進行黨員再教育主題學習活動,進一步提高黨員素養。其次,實施“支部活動策劃”項目,讓學生自己籌劃“日常支部活動”,設定“創先爭優活動”的規劃,激發學生黨員積極探索基層黨建活動的形式和內容,為提高活動參與率及基層學生黨組織的凝聚力打下基礎。最后,通過開展七一評比、支部活動策劃大賽、征文、攝影、辯論等主題活動,將學生黨支部建設與學生課余生活結合起來,發展和繁榮校園文化的同時,促進學生素質與能力的全面協調發展。
4.巧用媒體入基層。媒體作為基層黨支部建設的重要介質,B學院尤其重視其在學生黨建中發揮的重要作用。一方面,堅持推選和訂閱優秀黨建讀物,通過課堂播放學習視頻及電影等傳統傳播方式,開展黨員思想教育;另一方面,結合學生生活實際,開發數字黨建產品和服務平臺,包括在學院網站建立黨支部博客,成員實時共享學習心得和思想動態;通過學院官方微信公眾平臺,每天同步更新黨建教育學習視頻;以及引導學生關注優秀黨員公眾號等,構建了“線上—線下”雙向互動的黨員學習網絡。
二、學生黨支部建設存在的問題
1.缺乏有效的溝通機制。主要表現為支部內黨員之間的交流缺乏。該學院每個支部都建立了QQ群、微信群以及支部博客作為溝通平臺,也有部分支部在微信建立支部公眾號,但目前大部分的成員互動僅僅在支部會議時進行,成員之間利用這些工具進行討論學習,思想交流的較少,而這些溝通平臺也逐漸淪為了發“通知”的工具。另外,支部之間較少有互動。同專業的支部有時會聯合舉辦學習經驗分享交流會或講座,但是不同專業的支部則很少進行溝通交流。不論是在專業學術意見的交流上,或是在支部建設工作的經驗交流上,支部之間的溝通都是欠缺的。
2.部分支委對于黨務不夠熟練。高校學生黨支部的書記和副書記作為支部的領導者和組織者,是帶領基層組織發展的關鍵力量,需具備較高的思想道德建設水平和工作組織能力。在本次訪談中,85%的現任黨支部委員表示,在接受過相關的業務培訓后,能夠比較熟悉地開展黨務工作。但有15%的支委表示,盡管接受過業務培訓,但是未能夠及時地深入學習和理解,接手工作以后會比較無措。此外,少數黨支部的委員們表示,內部缺乏有效的分工,以致工作效率并不理想,也無法很好地配合黨務工作部門進行工作。
3.部分支部的黨組活動較為單一。據調查,B學院個別學生黨支部在開展支部活動都是以支部全體會議的形式開展,每學期定期舉辦1-2次支部會議,會議內容多以通表大會或黨的文件和精神學習為主,而較少開展有特色的活動。此外,在本次調查中,90%的支委們在訪談時表示想過要創新支部活動,但是不知道該如何創新;也有部分支部支委表示曾經試過舉辦形式不一的支部活動,但礙于支部黨員積極性不高而沒有進行更多的嘗試。
三、促進學生黨支部建設的對策建議
1.以新媒體為載體,增進基層黨組溝通。一方面,構建輔導員與學生、支委與支部成員的動態反饋機制。當代大學生是在網絡時代的背景下成長起來的。輔導員、支部書記要積極引導學生黨員合理利用博客、微信公眾號等網絡平臺進行學習、交流,強化通過QQ、飛信、微信等現代化通信手段構建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支委定期向書記匯報工作,書記通過網絡平臺與學生互動。另一方面,有效利用媒體平臺,增進支部間互動交流。以新媒體為載體,干部加大力度號召不同支部聯合開展形式多樣的支部活動,以緩解不同年級、不同專業黨支部之間的陌生感;也能在聯合策劃活動的過程中,改變過去以管理者為核心的管理模式,充分發揮學生黨員的主觀能動性,最大限度地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實現基層黨員自我管理與自我教育管理相結合。
2.完善支委分工,建立培訓制度。建立支委培訓制度,明確支委分工與職責,提高工作效率。每年支委換屆后,由黨務工作部組織,集中對支委進行系統的培訓,內容主要包括:思想培訓、組織領導能力培訓和業務培訓三方面。思想培訓主要是針對支委的思想建設,以培養和提高支委的責任感和思想覺悟,為做好支部工作打下堅實的思想基礎。組織領導能力培訓的旨意是提高支委的組織能力和工作能力,培訓支委策劃專業化的支部活動,提高支委關于日常黨務工作的效率,平衡好專業學習和支部工作的關系。而業務培訓則針對各支委的分工配合,以及常規黨務工作的內容,如發展黨員的工作流程、黨員檔案的管理要求等內容。
3.結合專業特色,創新支部活動形式。根據調研結果顯示,支部活動枯燥單一的較大的原因是學生黨員對支部活動的印象,認為支部生活應該嚴肅。然而,黨組活動嚴肅并不等于不可以豐富與創新。只有以學生群體需求與特點為基礎,結合黨建要求與學生素質綜合提升為目標,創新學生黨支部活動方式,豐富活動內容,才能有效增加學生參與黨組織活動的熱情和積極性,從而增強學生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使其成為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堅強堡壘。
各黨支部在保持最基本的支部通表大會和黨知識學習研討會議之余,可以以支部為單位自主組隊,結合專業知識和特色進行社會調查和下鄉調研活動、圍繞黨的理論開展支部間的黨史時事問答競賽、品味書香的晨讀活動、利用微信公眾平臺進行主題征文比賽、聯合其他學院舉行專題辯論;同時,可以開展一些戶外活動,如重溫紅色之旅、社區志愿服務活動;另外,也可以并結合專業特點,開展一些創意活動,如社區規劃策劃活動、宿舍社區園林設計方案等等的創意活動。
4.培育支部文化,提高黨性修養。組織文化對組織成員的價值和行為選擇具有引導、約束和凝聚的作用。高校學生黨支部的組織文化建設,是基層黨組織建設的重要一環。各支部發展黨員要嚴明嚴格,考察學生長期態度與習慣;對于考察期的預備黨員,要注重參加黨課學習;積極進入組織的黨員,要通過再教育、不斷學習以及遞交思想匯報等方式,積極提升黨性修養。學生黨支部也要積極培育各基層組織的文化建設,打造各具特色的黨支部精神文化;發揮學生黨員的能動性,通過民主方式,完善黨支部各項制度,提高學生黨員對支部制度的關注和認同;重點突出黨員先進性的培育,鼓勵學生黨員在學習、生活和社會實踐上的先鋒作用,如堅持志愿服務、深入基層群眾等,打造支部的行為文化。
參考文獻:
[1]李軍鵬,鐘軍.關于高校學生黨支部建設的思考[J].淮南師范學院學報,2002(2).
[2]王哲偉.關于當前高校學生黨支部建設工作的幾點思考[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1(1).
[3]生永明.高校學生黨支部建設存在問題分析及改進對策探討[J].揚州大學學報,2007(2).
[4]李濤.高校學生黨支部建設的問題及對策思考[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4(3).
[5]吳彬.高校學生黨支部建設現狀及對策芻議[J].華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S1):35-38.
[6]魏來.切實加強高校研究生黨建工作[J].新長征,2016(1):51-53.
[7]張耀信.新時期高校基層黨支部建設探微[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6(1):251-252.
[8]馬驍.新時期高校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面臨的挑戰與對策[J].大學教育,2016(1):66-67.
[9]鮑金勇.組織設計理論視角下高校研究生黨支部建設的思考[J].高教學刊,2016(2):160-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