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惠珍
【摘要】“好習慣,終受益”。現階段,初中英語教學效果差強人意,關鍵點在于學生的學習習慣尚未養成。文章提出初中英語教學應不能忽視三種習慣的培養——自主預習習慣、自覺誦讀習慣以及用英語交流的習慣,并結合教學案例,談談三種習慣培養的主要策略。
【關鍵詞】初中英語 好習慣 自主預習 自覺誦讀 自覺運用
新課改推進了十幾個春秋,但初中英語教學仍然差強人意,教師穿新鞋、走老路,教得辛苦教得累,學生學得被動,收效甚微。究其原因,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沒養成。
下面簡單談談初中英語教學中,三種行為習慣培養的主要的教學策略和得力措施。
一、自主預習的習慣
目前多數學生沒有養成自主預習的習慣,毫無準備下,等著老師講。缺少預習的環節,學生對新授內容全然不了解,課堂上,成績優秀或者能跟上教師的步伐,而學困生在課堂上就先得被動,教師的教學時間就會浪費在單詞復習和預習之中,對教材的重難點的點撥時間自然就減少許多,學生口語訓練、口語交際的機會也減少許多,從而課堂的占有率也降低,嚴重制約和影響教學質量。
1.明確要求,教給方法。自主預習習慣的養成,教師應注重方法的點撥和要求的明確,使學生在預習環節知道做什么、怎么做。
如在asking the way的教學,首先克服一些新單詞,如一些專有名詞,post office、hospital、cinema、theatre、station等,為口需訓練“問路”和“指路”做鋪墊。進而,再讓學生閱讀教材,找出問路的方式的句子,如where is…? How can I get to…? Which is the way to…?并能在預習環節和學生自主對話,使預習真正落到實處。
此外,語法教學,預習環節也忽視不得。如語法教學“形容詞的比較級的用法”時,教師應強調預習的重要意義,在預習方法上也給以指導,如閱讀教材,找出含有than的句子,理解這些句子的用法,并關注形容詞的變化形式,如He is taller than me.讓學生或自主預習,或合作討論,理解這個句子的意思“他比我高”,明確因為是二者比較,因此用比較級taller,taller是原形tall后加詞尾-er,再找出教材中的形容詞的比較級的單詞,觀察每一個形容詞的形式,思考這些比較級別的構成上有什么異同,從而體會規則形容詞和不規則形容詞。這樣,課前充分預習,為課堂上多練打下牢固的基礎。
2.引導激勵,做好監督。教師應注重預習效果的檢查。對于識記類的單詞、短語等的掌握情況,可以采用默寫的方式,或者采用游戲等方法檢查,也可以通過練習的方式進行。如對于一般過去時的預習檢查,教師可以呈現類似于Now we ______(have)an English class等的句子,讓學生說出填寫什么形式(are having)并說明為什么這樣填,使學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對于對話、閱讀等的預習檢查,可以通過精心設計的問題讓學生回答,討論等,讓學生熟悉課文內容,為閱讀策略的配壓根打下基礎。
二、培養學生自覺誦讀的好習慣
“有備(背)無患”,指的是背誦的重要性。英語學習只有記憶大量的單詞、短語和句子,并能在日常交際中運用,才能提高英語的運用能力,提高英語基礎知識,有了一定量的詞匯等知識,閱讀、寫作方能有效進行,聽說讀寫才有意義。那么,讓學生明確背誦的內容,形成誦讀的習慣。
如對于環境保護方面的學習時,讓學生背誦Protecting the environment is protecting ourselves. 學習保護野生動物的單元教學時,讓學生背誦wild animals areour friends. Wild animals are in danger等,既增長了知識,也為寫作這方面的文章時而增添亮色。此外,固定句型的背誦,如It is +adj.+for/of sb.+to do 以及“It is +一段時間+since從句”的強調句型的記憶,在寫作中巧妙運用,同樣使文章增添亮點,使書面表達精彩紛呈。
除此之外,合理安排誦讀的時間、有效指導誦讀以及激勵性的評價都使學生對誦讀產生興趣,形成習慣。
三、培養學生善于交流的好習慣
英語課程提倡在真實語境中運用語言,學會善于與人交流的習慣,提升交際能力。
1.激發表現欲。教學中,根據教學內容,如對話、課文等,教師讓學生自由結合,進行情境表演,提高口語運用能力。如學習表示天氣的名稱時,教師畫一輪紅日,而引導學生說出sun-sunny,同樣的方法,讓學生畫出多云、雨天、大霧、有風等的圖例,并學習cloudy、rainy、foggy、windy等,以活動促學習,也給學生表現的舞臺。
2.培養學生用英語做事的能力。英語課程標準要求學生體驗、實踐、合作等發展語言、形成技能。如開展一次慈善義演、時裝秀表演等,使學生在交際中運用英語。
如學習fashion show時,讓學生依次走上講臺,擺出“模特”的各種姿勢,做著各種動作,簡單、地道的解說詞,配合輕松的音樂,輕松、愉悅的氛圍在課堂綻放,學生們的笑聲、嘖嘖稱贊生不絕于耳,學生動起來,課堂才會活起來。
總之,教師應持之以恒,不斷的引導和督促,才能促使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的養成,形成自主學習能力,為以后的英語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招東紅.簡析小學英語學習習慣的培養[J].校園英語(上旬),2014(10).
[2]杜根利.小學英語學習習慣的培養[J].新課程·小學,2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