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秀芳
摘 要:近年來,概念圖在教學領域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實踐也證明,將概念圖應用于課堂教學中,無論是對學生的創造力、觀察力,還是對空間想象力與思維能力的鍛煉都有著非常明顯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初中化學教學 概念圖應用
對于化學學科的學習而言,熟練掌握基本概念是最重要的基礎。同時,基本概念更是結合相關的化學原理、化學計算與化學實驗的重要橋梁,正因為這些概念,才組成了我們所看到的非常完整的化學知識體系。對于概念圖來說,連線是將概念及其相關意義聯系起來的一種最常見也最簡單的方式,具有表征化、形象化和結構化的特點,有助于學生將相關知識點串聯起來,從而更熟練地掌握知識。由于長期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我國很多初中化學教學都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在概念學習方面,教師和學生都更傾向于死記硬背,學生由此而失去了很多獨立思考的空間與機會,這對學生化學學習興趣的提升和創造性思維的培養是極為不利的,這些問題亟待改善。
一、概念圖概述
1.概念圖含義
對于概念圖的定義,至今仍沒有一個統一的界定,不同學者對概念圖也有著不同理解,但無論這些學者對概念圖的界定如何變化,概念圖的本質都不會發生變化,即概念圖是一種非常有用的工具,主要是以圖的形式顯性化隱性的知識,以使人們的思考和表達變得更加方便。我認為,概念圖是一種能夠將不同概念的含義及關系清晰形象地表達出來的圖解,是一種非常有效的學習工具和方法,各概念節點之間的內在關系主要是通過一定的連接詞表達出來的。概念圖能夠使零散的知識變得更加系統化和結構化,能夠讓學習者對整個知識框架一目了然。
2.概念圖基本結構
概念圖從某種意義上講就是一種圖解,是一種能夠將命題網絡中的一系列概念含義與關系清晰形象地表達出來的圖解,主要由四個要素組成:第一,節點。主要是指在某一個主題或者某一個知識領域內的基本概念,通常將這些概念置于方框或者圓圈之中。第二,連線。其主要目的就是用來陳述不同概念間的各種內在的邏輯關系,既可以是單向的,也可以是雙向的,甚至還可以是沒有方向的,這就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判斷了。一般而言,我們都是將那些能夠引出較多分支的概念放在最上層,將某一個主題中那些不同概念之間的連線稱作交叉線,在某些情況下,也可以將其稱作橫向連接。這類橫向連接除了能促進學生整體掌握知識之外,還有助于學生發散性思維的培養。第三,連接詞。連接詞是在連線上所做的標注,通過這些詞語,不同概念就被連接起來了,能夠非常清晰地將連線兩端的概念的內在聯系表示出來,常用的連接詞有:是、表示、分為、包括、構成、取決于、由……組成等。第四,層級。通常情況下,層級有如下兩層含義:其一,概念處于并列關系的這一層級結構,即所有同一級別的概念中,主概念的包攝性最強,一般情況下,主概念都被置于最上層,其他從屬概念則以此為依據進行置放,往往最具體的事例都被放置在最底層。其二,概念處于從屬關系的這一層級結構,下一層面的相關概念應當從屬于上一層面的相關概念。
二、概念圖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功能
1.有助于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展
課堂教學過程并非只是教師單方面傳授知識的過程,而是師生通過課堂互動來進行心靈交流,完成有機結合的過程,這對于學生創造力和學習興趣的激發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利用概念圖進行化學教學時,教師有義務使自己的各項功能都得到充分發揮,在授課之前,對相關知識的概念圖進行整理,然后在課堂上引導學生理解,和學生一起對概念圖進行整合與構建,從而建立起完善的、系統的知識體系,從而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和靈活動腦能力。
2.有助于學生整合課堂知識
化學是一門很特殊的學科,其中一個非常明顯的特征就是,化學基本概念不僅繁雜,還很瑣碎,并且這些繁雜而瑣碎的概念的相似性還特別強。如果學生對某些基礎概念的理解不夠充分,掌握得不夠扎實,就很容易記混。比如,將“氧”錯當作“氧氣”,將“可進行還原反應”錯以為“具有還原性”等。很明顯,這些都是因為學生對這些基本概念的理解不充分或有偏差而造成的。而概念圖則能有效解決這些問題,在化學教學中應用概念圖,除了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不同概念間的各種區別和聯系之外,還能幫助學生進行知識整合,由此有效減少或者避免學生那些武斷、片面的概念理解,讓知識變得更加系統化,有助于學生進行知識創新。同時,也能夠使學生的知識結構更加豐富和完整,知識間的脈絡會更加明了和清晰。當學生對基礎概念有了一個較為充分的理解和掌握后,在后續的實際演練中,應用起來也會更加得心應手。
3.有助于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
任何一個學生都有自己的思維模式,所以,對于不同的化學概念,自然也會形成不同的理解。然而,不可否認的是,學生在制作概念圖時,會不可避免地遇到一些困難,這個時候,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就顯得尤為必要了。通過相互的借鑒和學習,除了可以促進學生間的智慧融合、加深同學情誼之外,還能幫助學生培養和形成發散性思維。當然,在概念圖的制作過程當中,學生也非常容易將自己在學習方面的不足暴露出來,這時,就需要教師對其進行一定的指導。
三、概念圖在中學化學教學中的應用
1.概念圖在“水的凈化”教學中的應用
這一課的教學重點就是對學生科學探究能力的培養,要探究出凈化水的方法。由于教材內容的特殊性,如果一邊探究一邊實驗,時間就有點緊迫,所以,教師可以在課堂上點撥學生,讓其在課后制作概念圖。本課的教學目標如下:
首先,了解自然水和純水、軟水和硬水的區別。
其次,了解水的凈化方法與凈化自來水的原理,學會水的過濾操作。
最后,掌握簡單的硬水與軟水檢驗方法,了解軟化硬水的方法。
確定教學目標之后,教師便可根據探究過程對學生進行點撥,讓學生自己通過組內的討論和交流來完成概念圖的制作,最終可得出如圖1所示的概念圖:
2.概念圖在“愛護水資源”教學中的應用
這一課的內容相對要簡單許多,很適合學生的自主學習,所以,教師可以大膽地將課堂交給學生。但這并非讓教師對學生放任不管,教師仍有許多工作要做。比如,在課前給學生提出一些問題,讓學生在問題的引導下完成自學,在課前預習時,就做好概念圖構建的相關工作。本課的教學目標主要有兩個:其一,對我國和世界的水資源現狀進行了解,辯證地看待“水資源的豐富與有限”。其二,掌握水資源的保護措施,樹立起關心社會、奉獻社會的責任感。
通過課前的預習與準備,選派小組代表在黑板上畫出本組的概念圖,教師再針對其中的不足,提出修改意見,便可得出如圖2所示的概念圖: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初中化學教學過程中,重視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收集信息和整合信息的能力以及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等,是新課改對廣大初中化學教師提出的新要求。不難看出,概念圖就是這樣一種能夠滿足上述要求的高效教學方法。將概念圖應用于初中化學教學中,除了能激發學生化學學習的興趣和信心外,還能培養學生高效學習化學的能力,這對于教學效果的提升來說,也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歐春雅.初中化學教學中概念圖的應用探討[J].中學時代,2014(24).
[2]彭秀莉.初中化學復習教學中概念圖的應用[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08(11).
[3]楊文正.初中化學教學中概念圖應用的行動研究[J].軟件導刊(教育技術),2010(1).
[4]那新蕾.概念圖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蘇州:蘇州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