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良



摘要:基于2000—2015年時間序列月度數據,建立VAR模型,利用協整檢驗、誤差修正、格蘭杰因果檢驗及脈沖響應分析對外匯儲備、凈出口和外商直接投資之間關系進行實證分析。結果表明,外匯儲備、凈出口和外商直接投資之間存在長期均衡關系,外商直接投資對外匯儲備的貢獻要大于凈出口;外商直接投資和凈出口都能影響外匯儲備規模,外匯儲備規模可反作用于外商直接投資,卻不能影響凈出口;外匯儲備短期內呈現波動狀態,長期內趨于平穩。
關鍵詞:外匯儲備;凈出口;外商直接投資;VAR模型
中圖分類號:F8309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3283(2016)06-0024-03
一、引言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外匯儲備規模逐步擴大。2004年6月,我國外匯儲備總量為4706億美元,到2014年6月,已達39932億美元,十年間增長了近8倍。外匯主要來源于出口和外商直接投資。一方面,我國貿易長期保持順差,導致外匯儲備的快速增長;另一方面,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引資政策決策了經常項目與資本項目長期“雙順差”。近年來,我國國際外匯收支長期處于支出小于收入的不平衡狀態,形成巨大的外匯儲備,將增加機會成本,所以研究外匯儲備與出口和外商直接投資之間的關系,可以為我國相關政策的制定和實施提供參考。
學界對外匯儲備與凈出口、外商直接投資、匯率等變量關系的研究結論主要分為兩類:一是研究關于影響外匯儲備的因素,郭梅君、蔡躍洲(2006)認為影響外匯儲備的因素有人均GDP、外貿依存度、外匯收支波動性、進口傾向及外債規模;傅建東(2010)采用1986—2009年年度數據,得出外商直接投資是促進外匯長期增長十分重要的因素,提出應合理調節外商直接投資來改善巨額外匯儲備帶來的不同效應;段潔新、王志文、陳丹(2013)等認為外匯儲備規模與出口總額、進口總額、外商直接投資、短期外債余額和人民幣匯率等影響因素之間存在長期協整關系。二是實證分析關于外匯儲備與各影響因素之間關系,何青、楊曉光(2003)通過建立國際收支聯立方程組,扣除出口和FDI對國際收支余額的貢獻后發現,FDI對外匯儲備增長的貢獻已經接近出口,并且還有增強的趨勢;楊波(2010)從外匯儲備會計恒等式出發,在考慮各影響因素相互關系的前提下,從理論上推算了出口和FDI對外匯儲備增長的貢獻率;包玉香,趙萌昕(2012)用月度時間序列數據證明,從長期來看對外貿易及匯率對外匯儲備有顯著影響,貿易額每增加1%,外匯儲備增加118%;張冬(2012)利用1984—2008年年度數據,建立對數回歸模型,進行協整分析和誤差修正,結果表明,FDI和出口與外匯儲備之間存在協整關系,并對外匯儲備增長具有一定正向推動作用。
二、變量選擇與模型設定
(一)數據來源及變量說明
以外匯儲備(FER)、外商直接投資(FDI)和出口總額(EX)作為變量,選取2000年1月到2015年12月月度時間序列數據,利用軟件Eviews60進行分析。
(二)模型設定
為了消除模型中可能出現的異方差問題,將時間序列數據取對數,對數化后變量符號分別為LNFER、LNEX和LNFDI。在模型選擇上,選取的是經濟關系中多變量動態變化的向量自回歸模型,檢驗結果顯示2階滯后長度為2最合適,具體模型為:
LFER
LFDI
LEXt=a1
a2
a3+b11b12b13
b21b22b23
b31b32b33LFER
LFDI
LEXt-1+c11c12c13
c21c22c23
c31c32c33LFER
LFDI
LEXt-2+ε1
ε2
ε3
三、實證分析
(一)平穩性檢驗
為了避免出現偽回歸問題,先檢驗數據的平穩性,使用ADF法先對數據進行單位根檢驗,結果見表1。
從表1可知,在對LFER、LEX和LFDI的單位根檢驗時,5%臨界值下,ADF統計值絕對值都小于臨界值,說明外匯儲備規模、出口和外商直接投資三個序列是不平穩的,經過一階差分后,伴隨概率都為00000,可知DLFER、DLEX和DLFDI在95%置信水平下都是平穩的。
(二)協整檢驗
為了分析外匯儲備、外商直接投資及凈出口之間是否存在長期均衡關系,需要對變量進行協整分析,根據平穩性檢驗結果可知,所有變量經過一次差分后均平穩,都為一階單整,可以進行協整檢驗,采用喬根森協整檢驗法進行協整檢驗,結果如表2。
可知,伴隨概率為00142,跡統計量為822763,大于5%水平的臨界值,所以在95%置信水平下,拒絕無協整關系的原假設;在至多一個協整關系的原假設上,伴隨概率04356,跡統計量360564,小于95%置信水平下的臨界值,接受原假設;所以,外匯儲備、凈出口和外商直接投資之間存在唯一協整關系,均衡方程為:
LFER=68835+08355LFDI+15083LFEX
從協整方程可以看出它們之間存在長期均衡關系。外商直接投資、凈出口與外匯儲備之間呈同方向變動,外商直接投資對外匯儲備的影響大于凈出口對外匯儲備的影響;其次,外匯儲備要增加1%,外商直接投資要增加08355%,而凈出口需要增加15083%。
(三)模型估計與誤差修正
外匯儲備、外商直接投資和凈出口之間存在一個長期均衡關系,在選擇2階滯后期后估計的VAR(2)模型如下:
LFER
LFDI
LEXt=
106
0035
013+0160012003
-18614513
-003600062022LFER
LFDI
LEXt-1+0036-00066-009
208-047-078
0075000220057LFER
LFDI
LEXt-2
對于上述模型,當某個條件或因素突然發生改變時,這種長期均衡關系很容易被打破,從而在一定時間內產生偏離,就需要對模型加以修正,VEC模型能對這種情況進行補充,它能夠將被偶然因素打破的長期均衡關系從新拉回到均衡狀態,所以對模型進行誤差修正結果如下:
LFER
LFDI
LEXt=-00052
00013
-0059VECM+0013
0057
-0014+-061-1360083
00077041058
-0036-00071-012LFER
LFDI
LEXt-1+-046143-0094
00003802300057
-000059118-0078LFER
LFDI
LEXt-2
采用單位圓、特征根和觀察誤差修正曲線法對誤差修正模型進行穩定性檢驗,特征根檢驗結果如圖1所示。
結果顯示所有單位根都在圓內,說明所修正的模型滿足穩定性條件。在2008年左右,誤差修正項的絕對值較大,說明在該段時間內,短期波動偏離均值較大,對應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導致凈出口、外商直接投資突然減少引起的短期波動,在2014年左右,又重新回到了均衡狀態,之后數值波動較小,模型比較穩定。
(四)格蘭杰因果關系檢驗
為了進一步研究外匯儲備、外商直接投資及凈出口之間的關系,對變量進行格蘭杰因果檢驗,檢驗結果如表3。
在最優滯后長度為2的條件下,通過格蘭杰因果檢驗可知,外商直接投資和外匯儲備規模互為因果關系,同時,凈出口也是外匯儲備的原因,但外匯儲備規模卻不是凈出口的原因;外商直接投資是引起凈出口變化的原因,但凈出口卻不是引起外商直接投資的原因。可以通過調節凈出口和外商直接投資額來調控外匯儲備量,通過外商直接投資來適當影響出口。
(五)脈沖響應分析
利用脈沖相應分析進一步研究某個內生變量的隨機干擾項的脈沖對模型其他內生變量或自身當前和未來值的影響,因為單位圓與特征根檢驗模型是穩定的,可以進行脈沖響應分析,檢驗結果如圖2:
從圖2可知,外匯儲備對自身的的一個單位沖擊后,外匯儲備脈沖響應會逐漸下降,然后在第4期后趨于穩定,并且外匯儲備自身沖擊所帶來的響應都是正向的。在凈出口對外匯儲備有一單位沖擊后,外匯儲備會出現先降后升的脈沖響應,并且在第4期趨于穩定,說明凈出口的增長會引起外匯儲備的增加。此外,當外商直接投資在第1期對外匯儲備一單位沖擊后,脈沖響應會逐漸上升,在第4期達到穩定狀態,說明外商直接投資的增加也會使外匯儲備增長。綜上,凈出口和外商直接投資對外匯儲備的脈沖響應分析結果和前文協整檢驗結果一致。
四、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本文利用月度時間序列數據,通過協整檢驗、格蘭杰因果檢驗、脈沖響應分析及誤差修正等方法對外匯儲備、外商直接投資和凈出口進行相關分析,得出以下結論。
1外匯儲備、外商直接投資和凈出口之間存在長期均衡關系。若要使外匯儲備增長1%,凈出口則需增長15083%,而外商直接投資僅需增長08355%。可見,外商直接投資對外匯儲備的貢獻要大于凈出口。
2外商直接投資是外匯儲備的雙向格蘭杰原因,而凈出口是外匯儲備的單向格蘭杰原因。外商直接投資和凈出口都可影響外匯儲備規模,外匯儲備規模又能反作用于外商直接投資,卻不能影響凈出口。
3外匯儲備在短期內會有所波動,但是在第4期后會逐漸趨于平穩。
(二)建議
在合理利用外資的同時,注意優化引資結構,引導外資從加工業、制造業向更高端產業轉移。同時,加強外匯管理,健全外匯管理框架,建立多元化、多層次的外匯制度,滿足不同層次企業、個人以及金融機構的需求。
[參考文獻]
[1]郭梅君,蔡躍洲中國外匯儲備影響因素的實證分析[J]經濟評論,2006(2):80-90.
[2]傅建東FDI對我國外匯儲備增長的實證分析——基于1986—2009年度數據的計量檢驗[J]特區經濟,2010(11):270-271.
[3]段潔新,王志文,陳丹我國外匯儲備規模的影響因素分析——基于協整分析的實證研究[J]武漢金融,2013(8):38-46.
[4]何青,楊曉光出口和FDI對我國外匯儲備增長的實際貢獻[J]管理評論,2003(9):3-8.
[5]楊波出口和FDI對外匯儲備增長貢獻的測算[J]知識經濟,2010(14):29.
[6]包玉香,趙萌昕中國出口貿易與外匯儲備動態相關性檢驗——基于1997—2010年月度數據的計量分析[J]山東工商學院學報,2012(2):1-4.
[7] 張冬中國外匯儲備增長貢獻因素的實證分析——基于貿易出口和FDI流入的分析[J]對外經貿,2012(4):109-111.
(責任編輯:張彤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