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金河


摘要:現階段企業越來越重視綠色發展,通過分析綠色物流的系統構成,了解企業物流對環境的影響因素,闡述了基于產品生命周期的企業綠色物流運行模式,并從節約資源、節約能源、降低污染程度、降低廢棄物排放四個方面提出實現企業綠色物流的策略。
關鍵詞:企業;綠色物流;運行模式
中圖分類號:F253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3283(2016)06-0077-03
根據可持續發展原則的基本要求,產品生命周期的綠色物流目標是經濟效益與生態環境效益的統一,因此企業綠色物流的目標為:節約資源、節約能源、控制污染物、循環物流、減少廢棄物排放。要實現這些目標,應先搞清楚綠色物流的系統構成,以及企業物流中對環境的影響因素,以便有針對性地提出實現企業綠色物流的策略。
一、綠色物流的系統構成
物流系統包含多種組成要素,包裝、倉儲、裝卸、運輸和流通加工為五個基本功能要素,在物流系統運營中都對環境影響較大。要實現綠色物流,就要推進綠色包裝、倉儲、運輸和流通加工。
(一)綠色包裝
綠色包裝(Green Package)又稱無公害包裝和環境之友包裝(Environmental Friendly Package),指對生態環境和人類健康無害,能重復使用和再生,符合可持續發展的包裝。綠色包裝按照構成分為材料、方式與作業過程的綠色化;按照產品生命周期包括設計、生產、包裝作業與回收過程的綠色化(見圖1)。
(二)綠色倉儲
綠色倉儲是指合理的倉庫布局,特征為運輸距離較短、運輸成本節約、貨物損失少、環境污染小等。要做到綠色倉儲,一要降低倉儲對環境的污染,如防止有毒商品的污染,易燃、易爆商品遠離居民區;二要保障儲存貨物的質量與數量,采用現代化技術,加強日常管理,做到保質保量;三是合理進行倉庫空間布局,既不能過于密集,又不能過于松散。
(三)綠色運輸
綠色運輸主要是以節約能源、減少污染氣體排放為特征的運輸,綠色運輸主要是運輸方式、運輸工具、物流網絡與貨運組織模式的綠色化。
(四)綠色流通加工
流通加工有很強的生產特性,它可能對環境產生二次污染,主要原因是流通加工分散性較強,容易產生邊角余料,排放廢棄物等污染周圍環境。綠色流通加工是指在流通過程中繼續對流通中商品進行生產性加工,以使其成為更加適合消費者需求的最終產品。
二、企業物流對環境的影響
在產品生產與消耗過程中,不可避免地對環境產生影響,按照產品生命周期中的物流過程劃分,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生產物流
據研究統計,在產品加工和制造過程中,90%以上的時間用于物料的儲存、裝卸、等待加工和輸送,而生產物流系統規劃或管理的不合理,會加重物料輸送、儲存過程中的能量浪費,使生產效率更低下。尤其是為了降低生產成本而實施的準時制(JIT)生產方式,需要更頻繁的原料和零部件的配送,因而產生更多的公路運輸,導致環境問題加重。
(二)供應物流和分銷物流
供應物流和分銷物流一般發生在不同的企業,甚至不同地區,因此運輸和物流包裝是其中最重要的環節。運輸和物流包裝對環境的影響很大,既浪費資源和能源,又產生嚴重的空氣污染、廢棄物污染、噪聲污染、城市交通擁擠等,是城市環境破壞的主要因素。
(三)回收物流和廢棄物物流
回收物流和廢棄物物流本身是以節約資源、減少廢棄物量為目的的。但是,如果物流系統規劃方案不合理,會產生多種形式的二次污染。例如,廢棄物多次運輸產生新的能源浪費;廢棄物直接填埋占用土地,對處理場地周圍的生態環境造成危害;以及廢棄物焚燒造成空氣污染,甚至產生有毒物質等。
(四)倉儲物流
生產物流、供應物流、分銷物流、甚至回收物流中,都有物品儲存過程。在物品倉儲環節中,會發生物品養護劑對生態環境影響的情況,如果保管不當,還會使商品損壞、變質、貶值等,從而產生浪費或增加廢棄物。
三、基于產品生命周期的企業綠色物流運行模式
產品從原材料開采或原材料的供應開始,經過原材料加工、產品制造、包裝、運輸和銷售,經消費者使用、回收直至最終廢棄處理,這一整個過程稱為產品的全生命周期。為響應我國可持續發展戰略,企業應從產品原材料或零部件的采購階段開始,制訂物資供應物流的綠色化、生產物流的綠色化、銷售物流的綠色化、產品回收及廢棄處置的綠色化策略?;诋a品生命周期的企業綠色物流運行模式見圖2。
產品生命周期的企業綠色物流運行模式是一個物料循環流動系統。如果將制造型企業當作系統的核心成員,圖2的模式運作過程為:首先,制造型企業采取定量與定性相結合的方法對可能合作的供應商進行評估,選擇合適的綠色供應商,選中的綠色供應商將原材料按規定時間送到制造型企業;制造型企業通過對產品的綠色設計、制造、包裝、形成綠色產品;制造過程中產生的余料、殘品、次品,再進入回收系統,能利用的再利用,不能利用的進行綠色處理,盡量避免污染情況的發生;企業制造出的產成品,經過企業的綠色營銷渠道,再交給第三方物流企業進行專業運輸或配送;最終,制造型企業還應考慮到產品的逆向回流,制定處理這些退貨、報廢產品的相應策略。
基于產品生命周期的企業綠色物流運行模式中,涉及的企業都可以采取不同方式保障產品對環境不構成影響,如對包裝物的回收,對報廢產品進行分解、加工、再利用,這些措施都有利于減少廢棄物量和節約資源,最終提高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
四、實現企業綠色物流的對策
(一)節約資源方面
在包裝資源方面,盡量讓包裝簡單、減量,保障包裝材料能循環再利用;在資源內部循環方面,建立企業內部副產品、殘次品的循環重用機制;在資源外部循環方面,保障供應鏈上的副產品循環利用。
(二)節約能源方面
主要在運輸環節、物流裝備與裝卸搬運方面節約能源。運輸環節方面,通過使用節能型車輛、優化與控制運輸系統、共同配送達到節約能源;物流裝備方面,通過優化配置物流裝備、最優調度物流裝備達到節約能源;裝卸搬運方面,通過提高裝卸搬運效率、采取省力化裝卸方法節約能源。
(三)降低污染程度方面
降低污染程度主要是降低廢氣、廢棄物、噪聲及交通擁堵程度。降低空氣污染措施是使用清潔型運輸車輛、可替代燃料和減少公路運輸里程;降低廢棄物污染措施是廢棄物集中處理或循環再利用;降低噪聲污染措施是進行交通控制、減少車輛出行次數和改善道路狀況;降低交通擁擠措施是控制交通流、共同配送、消除無效運輸和優化運輸路線。
(四)降低廢棄物排放方面
主要通過正向物流的減量化、包裝材料的循環再利用、逆向物流、廢棄物功能轉換四方面降低廢棄物排放。正向物流的減量化措施是產品減量化設計、采取無包裝或簡明包裝方式;包裝材料的循環再利用措施是包裝的直接重用、廢棄包裝的回收再循環;逆向物流主要是對殘次品、積壓品、報廢品的重用、改制、翻新、再循環;廢棄物功能轉換措施是廢棄物堆肥、焚燒提取熱能等。
總之,在產品整個生命周期中,重大的環境壓力往往與原材料采掘和產品的使用階段有密切關系。產品全生命周期的供應物流、生產物流、銷售物流等對環境的影響也不可忽視。因此,企業必須從產品全生命周期的范圍進行企業物流綠色化管理,以節約資源、節約能源、降低污染程度、減少廢棄物排放為目標,實施全生命周期的綠色物流策略。
[參考文獻]
[1] 李穎企業綠色物流運行模式研究[D]重慶:重慶交通大學碩士論文,2012.
[2] 敬春菊企業綠色物流的系統化運作模式研究[J]物流工程與管理,2011(6):89-90.
[3] 邰曉紅,李洪萱 基于層次分析法的遼寧省綠色物流 SWOT 分析[J] 科技管理研究,2016(1):252-256.
[4] 王長瓊綠色物流[M]化學工來出版社,2004.
(責任編輯:郭麗春劉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