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強 崔連斌



今年《培訓》雜志年會是一幅波瀾壯闊的立體畫,從多個維度全面展現了在過去短短幾年時間里,中國培訓行業由以往的散、亂、差逐步走向有序、規范和專業的蛻變過程,也見證了國內培訓從業人員不斷學習、變革和成長的艱難歷程。
為期三天的2016年中國企業培訓與發展年會在上海閉幕,本次大會的主題是“創新加速人才發展”,圓滿地呈現了當下培訓行業乃至整個國家所關注的熱點和發展趨勢。作為每年都參會的忠實聽眾,我們深受啟發,對未來工作的重心有了新的認識和準備。企業培訓從無序走向專業
本次年會評出了2015年10家中國人才發展最佳企業、10家人才發展創新企業以及45個企業最佳學習項目。這些獎項充分體現了在過去幾年里,中國企業在學習與發展領域所取得的巨大進步和創新能力。例如,京東“互聯網+培訓”的理念、柒牌大學的“全員學習地圖”項目、蘇寧大學的020學習運營體系、中廣核的培訓運營管理體系等,它們在培訓理念、體系建設、教學模式和學習技術等領域展現出的前瞻性另人嘆服。
此外,從《培訓》雜志評選出的24位中國企業優秀培訓管理者來看,很多培訓人都已經步入非常精深的專業領域。例如東方明珠培訓總監章森能夠基于業務痛點設計人才發展體系,并衍生出關鍵理論模型;房多多大學校長張詠能夠在短短的一兩年時間里,為小型創業型互聯網公司,從無到有構建出一個新的學習發展體系。這些培訓管理者在實踐和理論方面的全面進步,無疑為催生中國原創的學習與發展方法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培訓供應商全面成長與逐步成熟
我們還驚訝地發現,各家培訓公司都為自己做了精準的定位,努力凸顯與眾不同的特色,這是在發達國家才能看到的行業基本特征。例如,在提供海外游學的培訓咨詢公司中,既有專注于日本的,也有專注于美國的;既有聚焦于工業4.0游學的公司,也有投身于精益制造的機構。即便同是提供領導力和管理類培訓供應商,其定位也顯著不同:有的專注于傳統培訓模式(如領越領導力、情景領導力)、有的提供模擬課程(例如思力佳、合德國際)、有的著力打造游戲方式(如橄欖球比賽)以及完全在線的課程(如中歐商學院領導力在線課程、時代光華)。借用一位參會的臺灣同行的評論:“在很多年前我看中國大陸的培訓咨詢公司,感覺像低頭看嬰兒;現在要仰視,因為很多公司已經成長為了巨人?!?/p>
培訓產業鏈趨于完整但仍有短板
今年有很多“跨界”公司、新的面孔和更加年輕的一代加入培訓行業,包括互聯網行業的創新公司(如兜行)和教育行業公司(如VIPABC、51talk)等。這些新鮮血液的注入讓整個培訓界都感到振奮,同時也帶來了危機感。然而,遺憾的是,我們最期望的中國高等教育的參與還沒有出現。我們希望提供培訓與發展專業高等教育學位的院校,盡早參與到與行業的親密互動中來。高校的缺失,正驗證了中國培訓行業迄今為止最大的短板——學習與發展基礎理論的研究、專業才的培養還沒有得到明顯的改善。這種情況持續存在于一個擁有13億龐大人口、近千萬培訓從業人員的國家里是不可想象的。從年會看培訓行業發展趨勢
今年《培訓》雜志年會是一幅波瀾壯闊的立體畫,從多個維度全面展現了在過去短短幾年時間里,中國培訓行業由以往的散、亂、差逐步走向有序、規范和專業的蛻變過程,也見證了國內培訓從業人員不斷學習、變革和成長的艱難歷程。我們可以借此描繪出未來國內培訓行業的基本趨勢:
1.整個行業對培訓的本質和價值的認識更加深刻。例如,傳統培訓注重學員的課堂體驗,但如今還要重點考察訓后效果,即所學習的內容、工具和方法能不能夠應用到實際工作中,有沒有幫助工作提升績效。因此培訓部門紛紛增加了來自國內外企業最佳操作實例,以提升訓后的客戶體驗。
2.企業大學更加注重承接企業戰略和業績提升。例如海爾大學的創客學院和小微學院是在響應海爾公司的“小微+定制”、互聯網化和去中間層的戰略下誕生的。
3.企業期望用培訓投資購買咨詢公司的產出成果。企業比以往更加注重解決實際問題,更重視柯式四級評估中第三、四級的成果(訓后行為變化和帶來業務結果)。
4.更多巨無霸型市場競爭者參與行業競爭。目前來看,最重量級的培訓供應商是大型企業的企業大學,尤其是已經轉變為利潤中心的企業大學。企業大學和咨詢培訓公司的界限越來越模糊,基本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行業格局,大學極有可能發展成為傳統培訓咨詢公司的超級競爭對手。
5.各家咨詢公司更加注重專業細分。供應商已經意識到同質化競爭帶來的惡果,因此紛紛定位自己的品牌和產品,以便在供應過剩的未來中,更好地生存下來。
6.本土咨詢公司在專業和品牌方面逐步崛起。在年會上,我們看到了更多的咨詢培訓公司在原創產品、方法和技術方面的深入研究。本次大會上發布的第一份綜合性的中國培訓行業研究報告,就象征著本土咨詢在基礎性研究領域中邁出堅實的一步。
7.移動學習的勃發。幾乎所有的企業和培訓供應商都在開發基于移動互聯網的學習內容。
8.更豐富的培訓方式。管理和領導力培訓雖然始終是培訓行業的重中之重,但是提供培訓的方式更加靈活多樣。
9.人工智能培訓初露端倪。盡管年會上還沒有看到虛擬現實或增強現實等代表人工智能的培訓產品,但通過《培訓》雜志主編朱偉正對整個行業發展趨勢的判斷、腦神經科學主題的大量分享以及個別移動學習公司提供的應用,我們可以推斷——中國的培訓行業已經在為人工智能學習做準備了。
10.培訓行業的聯盟。這是今年的培訓行業展現出現來的新趨勢一整個行業越來越專業化,咨詢公司和企業大學做大做強的愿望越來越強烈,這二者之間產生了不可調和的矛盾。比較可行的策略就是聯盟,不同供應商之間、企業和供應商之間會逐步形成優勢互補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增強彼此的實力,從而實現專業化和規?;碾p重目標。
本次《培訓》雜志年會充分展示了中國的培訓行業從嬰兒期走向青年期逐步成熟的過程,對于從業者如何把握當下和未來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我們在期待下一屆行業精英薈萃之時見證更加精彩的行業圖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