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鋒


腦科學相關的主題,使我充分感受到腦科學正逐漸從幕后走向前臺,并將為培訓的發展提供新的理論依據和思維方式。
一年一度的中國企業培訓與發展年會在上海隆重召開。3天時間、12大主題、100多位重量級嘉賓、90多場精彩演講,讓我沉醉在智慧和知識的海洋里。其中,腦科學相關的主題,使我充分感受到腦科學正逐漸從幕后走向前臺,并將為培訓的發展提供新的理論依據和思維方式。
大腦研究已經興起
最近十年來,隨著科技的進步,一些專業設備能夠讓我們觀察人在不同狀態的情況下,大腦是如何運作的,這為開展腦與學習相關的研究奠定了基礎。在國外,相關成果已經開始得到普及,并正對培訓決策和實踐產生重要影響。美國安迪曼咨詢公司總裁胡麗博士在對《2015—2016年度中國企業培訓行業調研報告》的解讀中,指出腦科學是全球學習技術變革的重要趨勢;作為世界500強高管搖籃和企業大學的先驅,來自GE的譚亮先生強調2015年GE已啟動新一輪的文化轉型,而腦科學正是其中重要的變遷方向。
大會期間,還有多位專家從不同角度就腦科學在培訓實踐中的具體應用進行了分享。我感到,建立“基于腦、適于腦、促進腦”的培訓,即將成為當今培訓人的必修課。
保持大腦的健康水平
作為ATD的演講常客,美國Neuro-Link公司首席執行官AndrVermeule的分享,吸引了大量的粉絲。Andre Vermeule就如何保持腦健康進行了深入分析,并示范了關于腦力功能調動和訓練的實用技巧。
在當今巨變的時代,學習和創新是永恒的主題,這與大腦息息相關。因此了解大腦,保持其健康水平,有效發揮它的潛力,對于任何一個學習者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在此次大會前兩天,我有幸參加了AndreVermeule的“舞動大腦”會前公開課,幫助我準確了解了自己的大腦特征及其運作機制,并學習了提升腦健康水平的相關工具。作為培訓師,我們的責任是傳道授業,而在培訓他人之前,首要必須了解自己大腦的學習習慣,開發自身潛能,才能真正地啟發他人。
基于腦科學的培訓設計
培訓必須“以學員為中心”,這一理念和方向雖然早已成為業界共識,但是如何使其落地一直沒有標準答案;體驗式教學、案例教學、引導式培訓都是培訓業內廣為人知的方式,但各自也存在著不少問題和局限。而今,腦科學無疑為這些困難提供了新的視角和嘗試途徑。韜鈺咨詢周濤博士以國際最新腦神經科學研究為基礎,幫助培訓師在短時間內開發出符合人類認知規律的課程。
周博士的分享讓我腦洞大開。宏觀上,培訓應當依據大腦的運轉機制,對教學策略、形式、邏輯、過程乃至教學環境進行設計;微觀上,我們可以通過營造學員積極的情緒體驗、調動多重感官參與、設置離散的模塊等方式,提升最終學習效果。
助力領導力和教練技術
來自澳大利亞的Ella Zhang分享了“培養VUCA領導者的友善用腦文化”,來自香港的Jovy Lai講解了“基于腦神經科學的教練溝通技術”。她們從不同側面暢談腦科學視角下的領導力發展和教練技術,并為其提供了有力的模型、工具和方法。
身為培訓從業者,如果只注重“改變學員行為”的結果,而忽略這個行為之后情緒、想法以及處境,會導致許多問題的產生。只有了解員工大腦的工作機制,構建大腦友好型培訓環境,開展深層次的輔導對話,才能從根源上幫助他們覺察自我、改善行為、達成目標。
非常巧合的是,就在4月28日,《培訓》雜志年會召開的第二天,新華社發布了一則報道:“‘中國腦計劃有望于2016年內啟動,將推動中國腦科學和類腦智能研究駛入‘快車道。中國企業培訓人應當抓住這一契機,緊跟科學界對人腦認知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在腦科學的培訓研究和應用領域,實現突破和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