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紅梅
“數學好玩”是我國著名數學家陳省聲先生2002年在北京召開國際數學家大會期間為少年兒童的題詞。其實,數學真的很好玩,它可以讓學生在活潑有趣的“生活化”情境中徜徉、陶醉,欣賞數學帶來的理性美、自然美,可以讓學生體驗數學學習帶來的樂趣和成功的喜悅。
一、好玩情境,叩開“數學好玩”大門的金鑰匙
教師在新課伊始設計生動活潑、富有情趣的 “生活化”情境,才能快速地叩開“數學好玩”之門,讓學生帶著濃厚的興趣融入到“數學好玩”中來。
如教學北師版二年級下冊“數學好玩”中的《“重復”的奧妙》時,我先進行故事接龍:從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廟,廟里有一個老和尚在給小和尚講故事;從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廟,廟里有一個老和尚在給小和尚講故事;從前……然后拋出問題:“你能把這個故事接著講下去嗎?”學生會心一笑回答:“能?!薄盀槭裁矗俊薄耙驗檫@個故事是重復的。”接著,我在學生初步理解“重復”意思的基礎上,舉行了別開生面的“最強大腦”男女記憶PK賽:5秒記憶時間,看誰贏?男生740123658012,女生123123123123,結果女生獲得了勝利。通過比賽,讓學生進一步體驗“重復”帶來 的奧妙,不知不覺就把學生引入到“數學好玩”中來,為接下來的實踐活動作了強有力的鋪墊。
利用故事、游戲等好玩的情境引入,能快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達到“課伊始,趣已生”的效果,進而讓學生都能積極主動參與到活潑有趣的課堂中來,真正感到“數學好玩”。
二、探究操作,體驗“數學好玩”樂趣的好渠道
教師在教學中應設計靈活多樣的操作探究活動,大膽放手,讓學生在小組互動學習中自主探索、動手動腦、互研互動,使學生的自主性、獨立性、能動性和創造性得到真正的張揚和提升,并在玩的過程中悟出數學知識,體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從而打造出更為高效多彩的數學課堂。
例如在教學二年級上冊《班級舊物市場》一課,在明確活動目的及小組分工以后,先讓小組宣傳員介紹本組商品信息,然后才開始快樂的舊物互換之旅:每小組派三名隊員外出購物,其余三名隊員接待別組的購物同學。而教師只負責巡視活動情況并及時解決活動過程中學生出現的問題。通過活動,同學們都能進行物品交換,并正確地付錢、找錢,還能用等價交換的方式得到自己喜歡的物品。最后再把活動心得與全班同學分享。
這樣大膽放手,讓學生在小組活動中自主探究出新的知識,不僅提升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能力,而且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享受到了數學帶來的樂趣。
三、開放練習,累積“數學好玩”經驗的運動場
教學中,教師應設計靈活多樣的練習,才能激發學生的求異思維,給學生更廣闊的創造空間,從而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能力。
如教學完北師版二年級上冊“數學好玩”中的《尋找身體上的數學“秘密”》后,我設計了這樣的練習:(1)找一找:身體上還有哪些秘密;(2)猜一猜:根據美術課畫人體的“立七,坐五”,猜猜我畫中的是大人還是小孩;(3)畫一畫:請把你喜歡的身體上的尺子畫下來;(4)做一做:找找爸爸媽媽身體的秘密,做成家庭成長記錄袋。
這樣由基礎練習到開放練習,不但起到很好的鞏固作用,又能讓學生在練中悟出更多的技能、技巧,積累更多學習數學的經驗,為未來的數學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四、拓展延伸,提升“玩好數學”能力的大舞臺
把課后拓展延伸納入教學。如果對課后的拓展延伸內容設計精當,把它和生活密切聯系起來,必將在實現高效數學課堂的同時,還會為數學課堂增效。
如教學完《搭配中的學問》后,我開展了“小鬼當家”活動,讓學生為自己家搭配一天的午餐,讓學生在搭配過程中領悟搭配要科學合理的原因,從而改變學生挑食的壞習慣;學習完《滴水實驗》后,我讓學生上網查找有關資料,然后設計一句節約用水的宣傳口號,這樣做不但增加了學生的環保意識,還加強了與語文科及信息技術之間的聯系。
這些活動都來源于生活,充滿了很強的趣味性和一定的挑戰性,讓學生都很樂意參與進來,在里面大顯身手,從而讓他們體驗到了數學課外活動的魅力,并提高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能力,讓學生愛上數學,并很樂意“玩好數學”。
責任編輯 鄒韻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