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兵
【摘 要】高層次人才的培養是企業提高競爭力的有效渠道。一直以來,許多企業存在著人才培訓工作針對性不強、專業課學習的平臺缺乏、工學矛盾突出、非公企業高層次人才積極性不高等問題。因此,我們必須對培訓方式、方法不斷改革創新,探討出企業高層次人員繼續教育的良好途徑和方法,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關鍵詞】企業高層次人才 培養 企業文化 分層次人才培訓 培訓資源
隨著企業發展的需要,高層次人才的培訓越來越突顯出其重要性。高層次人才的培養是企業提高業務水平的有效渠道。專業技術人員的繼續教育必須具有先進性、前沿性。建立適應經濟建設、社會進步和個人發展需要的靈活的學習和繼續教育制度,是企業生存和發展基礎,是實現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可靠保證。我們必須對培訓方式、方法不斷改革創新,探討出企業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的良好途徑和方法,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一、從提升企業文化的高度進行培訓
所謂企業文化就是能體現人本主義管理思想的管理方法,是企業在長期生產經營活動中形成的以全體成員共同價值觀為基礎的思想觀念和行為觀念的綜合。企業培訓則主要是針對企業職工技能及文化素質等方面的培訓。因此,企業培訓是創造企業文化的基礎和前提。沒有好的企業培訓機制就不可能營造良好的企業文化,而建立良好的企業文化可以有效地提高勞動生產率,樹立企業良好的社會形象,增強企業競爭力,它也是企業發展戰略的靈魂。企業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創新,只有創新,才能與時俱進,才能使企業保持永恒的原動力和新鮮旺盛的發展活力。
二、建立企業內外部培訓師隊伍
充分利用企業內外部的培訓資源,建立企業內外部培訓師隊伍。所謂內外部培訓師,指的是除人力資源部之外的其他部門(或單位)的專、兼職培訓師,內外部培訓師是企業人力資源培訓的重要資源之一。建立內外部培訓師隊伍對于企業人力資源的開發與培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和作用。決定培訓效果的因素主要有三個:培訓師、培訓內容和培訓方式。在這三個因素中最主要的是培訓師因素,這是因為培訓師是培訓活動的主導者,直接決定著培訓的現場效果。
三、充分利用培訓資源
充分利用培訓資源,認真組織好每一場培訓,如果在企業有良好的發展機會,員工就不會頻繁地要求調換工作崗位。因此,企業的高層管理人員在制定員工培訓原則時,要把企業核心價值觀、經營目標、企業文化內涵的培訓納入培訓體系,同時也將職業生涯規劃納入到培訓管理系統中。要制定一系列的人力資源政策以配合培訓活動,選擇合適的培訓對象參與培訓,避免企業培訓資源的浪費,監控培訓結果。
四、制定長遠的人才培訓規劃
從事專業技術開發的企業,是資金人才和技術密集型企業,要保證其持續健康發展必須破除“一日成才,終身受用”的觀念,在高層技術人才的教育培訓中確立持續培訓、終身培訓的觀念。
企業人才資源主管部門要在分析預測企業內外環境變化趨向的基礎上,預測人才隊伍在知識結構和專業結構等方面的需求走向,依據各類人才在不同時期的成長特點,制定相應的教育培訓規劃,并采取單位與個人相結合的方法形成終身培訓計劃。企業要大力宣傳持續教育、終身教育的重要性,利用繼續教育培訓的高回報性和“雙贏”的特點,逐步營造學習型企業的良好氛圍。
五、實行分層次人才培訓
企業技術人才是在生產科研實踐中鍛煉成長的,其成才過程有一定的規律性,因此要在分析研究人才隊伍現狀、弄清各層次人員培訓需求的基礎上,實行分層次培訓。
(一)對技術工人來說,他們是引進設備的直接使用者,他們技術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引進設備的使用及引進的技術消化和吸收。對員工眾多的這一層次,培養目標是學用一致,結合企業實際需要開展教學、培訓工作。
(二)對技術干部來說,他們在企業中起的作用主要是解決生產中出現的技術問題,對引進的設備和技術消化、吸收、總結,為企業的技術自主開發打下基礎。對他們的培訓可以采用以下幾種方法:
第一,參加行業協會舉辦的一些短訓班、研究班,加強與同行業的技術交流。
第二,由于生產和跨學科發展的需要,技術人員經常需要增補跨學科的知識,此時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給予不同的安排。
(三)對研究開發人員來說,他們在企業中承擔的主要任務是新產品、新工藝的研制和開發,工作目標就是盡快搶占市場份額。他們知識創新和技術創新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企業發展進程。對他們的創新培訓可以采用兩種方法:
第一,和國內一流高校及科研機構密切合作,將企業研究開發人員派到高校及科研機構集中學習工作一段時間。
第二,將國內一流高校和一流科研機構的研究人員請到企業研究機構來,和企業的研究開發人員一起工作。這樣有助于企業獲得技術創新的有關信息,有助于整體提高研究開發人員的知識創新和技術創新能力。
(四)對前瞻性人才來說,他們在企業的主要作用是跟蹤本行業的世界先進水平,對行業的未來發展趨勢做出準確的預測,研制出世界一流的技術,搶占市場份額,占領行業未來技術的制高點。
六、以滿足生產需要開展人員培訓
企業在不同發展時期,對人才素質的要求是有區別的。在制定繼續教育培訓計劃時要結合企業生產經營的實際需要,本著“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適時安排人員培訓相關知識,確保按需培訓,以提高針對性。
現代化的企業必須有現代化的培訓理念、培訓制度和運行機制,將企業培訓視為生產的充分條件和產品的內在因素,建立學習型組織和終身職業培訓制度,建立以人為本的現代企業文化制度,以支持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因此,企業培訓只有不斷創新,才能促進培訓不斷向更新,更高層次發展,才能使職工素質真正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