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政權
摘 要:對中小學數學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進行了調查和研究,調查和研究中發現一個問題:在日常教學工作中,很多教師仍然以傳統教學為主,學生被動地學習知識。對此問題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決策略。
關鍵詞:中小學數學;教學方式;學習方式
數學是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基礎,數學素養是每一個公民文化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小學數學的思想方法、基礎知識不僅是學生學習后續課程的重要工具和基礎,還是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創新能力的重要途徑。目前,義務教育階段的新課程標準已實施數年,如何體現新課程標準的教學理念,確保并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出大批符合社會需求的合格人才,是教師關注和探討的熱點問題。為了調查中小學教師數學教學方式與學習方式的現狀是怎樣形成的,我在一些中小學教師中組織了一次關于中小學教師對數學的教學方式與學生的學習方式的調查。
一、調查情況概述
本次主要調查對象是中小學教師,調查的內容主要包括:常用的教學方式、用過的教學方式、常用的學習方式、用過的學習方式等方面。采取的調查方法以問卷調查為主,座談為輔。
二、調查結果分析
1.教師教學方式分析
通過對問卷的統計和分析我們不難看出,學校教育仍不能跳出舊傳統、老模式的圈子。這種由教師講學生認真聽、認真記的教學模式很難培養出有潛力的人才。偉大的數學家波利亞說過一句話,自己去發現是學習知識的最佳途徑。因為這種發現給人留下的印象最為深刻,也能夠很容易掌握數學知識的特征、本質、必然聯系。現在雖然教材改革了,但是教師的教育理念并沒有更新。教師要相信學生的認識潛能,防止鋪墊過多、提問過細、指導過濫的傾向,為學生提供一些探索的機會,讓學生根據自己的體驗用自己的思維方式主動地、自由地、開放地探索、發現、創造有關的數學知識。多年以來,教師的教學主要是“以本為綱”的教學慣例。但要教師一時卻對“下水”指導學生的探究學習無從下手。所以,一般老師是教一門、專一門的單學科定式,形成了定型理解、講解教材的教法,習慣于以課堂、教材的教學傳統模式,擅長用書本的知識向學生傳道、授業、解惑。教師在面對課改的要求,從內容看,從單學科教學向跨學科教學延伸,難度比較大;從教學形式看,從課堂延伸到課外、社會、生活實踐,顧慮大;從角色看,從原來的組織者、主講者變為合作者、指導者,教師一時難以適應;從教學實踐看,教師本身缺乏對生活世界與科學世界的探索實踐能力,面對學生提出的各種各樣的問題,難以“下水”指導。加上師資素質跟不上,學生的自主探究、自主選擇、自我設計、自行完成便停留在研究性學習任務上,而沒有落實在研究性學習的“方式”“過程”這一本質上。
2.學生學習方式分析
從調查的結果來看,很多教師在日常教學工作中仍然以傳統的滿堂灌為主,學生的學習方式仍然是以被動接受為主。在對教師的進一步了解中,很多教師只在上公開課、優質課等時候才考慮組織學生進行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等。對他們來說,這種學習方式不是為學生服務的,而是為教師的“教”服務的,特別是為體現教師的新課程理念服務的。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性學習還沒有成為廣大教師的共識。
三、對策與建議
轉變數學學習方式,倡導有意義的學習方式是課程改革的核心任務。《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所體現的理念和措施能否實現,關鍵在于教師在教學中能否科學地把握、有效地實施。我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實現這個轉變。
1.增強學生的數學意識,開發學生自主、探究學習數學的原動力——“我要學”
數學知識在日常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在學習了三角形穩定性的原理一課之后,教師可以向學生布置作業,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尋找哪些地方運用了三角形穩定性的原理。學習了圓的知識一課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從數學的角度解釋為什么車輪的形狀是圓形的,為什么就不是三角形的形狀?為什么呢?教師還可以讓學生思考和想辦法找出面盆、鍋蓋等的圓心在哪里,從而使學生了解數學知識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運用,培養學生用數學的眼光看待問題,用數學頭腦思考問題,增強學生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根據以前的教學經驗,在了解學生已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上,找準學生的出發點,發揮教師自身的創造性和優點,以數學獨有的魅力與教師自己的教學特色營造感染學生的氛圍,寓抽象的知識于生動形象的課堂教學活動中,創設具體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使學生進入“憤悱”狀態,從而打開思維的閘門,使學生進入“我要學數學”的境界,從而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學習數學的能力。
2.課外的數學實踐是一個廣闊的天地,教師要引導、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自主地多角度求知,使每個學生的個性都得到充分的發展
數學是一門綜合性比較強的科目,從我們上學伊始直至大學開始之前,對數學的學習都不曾間斷過。在這個時間比較長的數學教學階段中,數學教師應將其數學的學習過程分成一個一個有邏輯性、遞進性的階段,讓每個學生樹立起明確的學數學的整體觀念,這樣就能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讓學生從中不知不覺地掌握許多學習數學的方法,從而使數學整體教學變得生動靈活有趣,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知不覺地掌握知識點,最終完成數學教學的有趣過程。
參考文獻:
黃文寧.中小學數學教學方式與數學學習方式的調查與分析[J].考試周刊,20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