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當今全球糧食、資源、能源供應緊張與人口迅速增長的矛盾日益突出的情況下,開發海洋資源是歷史發展的必然。海底油氣資源勘探、開發,已成為沿海國家的重要經濟活動內容,成為某些國家的經濟支柱。日本是其中之一。首相安倍晉三欲將海洋資源開發作為經濟增長戰略的核心內容,意在抗衡中國的海洋活動。本文通過介紹海洋資源開發的重要性、日本海洋資源開發產業的構造和商業流程,提出海洋資源開發產業擴大的關鍵因素。
關鍵詞:海洋資源;開發;流程;生產成本
一、海洋資源開發的重要性
(一)國際方面
世界的一次能源需求至今為止順利的得以擴大,其中石油和天然氣是占據一次能源過半的重要能源。根據國際能源機構(IEA)的]預測,估計2035年天然氣和石油也會占據一次能源需求的一半以上。為了支撐如此增長的石油天然氣需求,必須增加生產量。近年來,以頁巖油為代表的非傳統資源的生產擴大十分顯著。在這種情況下,長期擴大石油天然氣供給方面,海洋資源的開發成為可能起到重要作用的生產手段之一。
而且根據IEA的world energy outlook 2013,傳統石油回收可能的儲藏量中,深海油田和北極海富含的近海能源約占四成,從資源量的觀點看來海洋資源開發也是占據重要位置的。
(二)國內方面
海洋資源開發在日本的資源確保戰略上有重大意義。基于東日本大震災以后的爭論,2013年把重點放在海洋資源開發產業的振興等方面的海洋基本計劃時隔五年重新得以制定。2014年4月內閣會議決議《第四次能源基本計劃》中也提到了海洋資源開發。能源基本計劃中,面向安定的能源確保的政策的一大支柱,就是國產資源開發的促進。包括甲烷水化的國產海洋資源的商業生產中,生產成本和技術層面還存在需要克服的問題,但是作為資源短缺國,日本有必要從長期著眼,追求周邊海域資源開發的可能性。
二、日本海洋資源開發的商業流程
(一)準備階段
海洋資源開發從勘探開始,在準備的階段資源開發公司為取得礦區要進行事前作業。具體來說,首先,對于在世界的哪一個區域,以什么樣的礦區為開發對象進行設計立案;其次,對于如何交涉取得礦區策立基本方針。特別是確定開發對象這一階段,資源開發公司以儲藏量的多寡為基準,以既有資料為基礎進行調查,鎖定可以作為投資對象的礦區。關于可以作為投資對象的礦區,資源開發公司取得資源國政府和權益保有者所持有的資料和數據,從而進行事業性評價。公司內部判斷具有事業性的情況下,與擁有礦區權益的資源國政府等進行礦區取得交涉。
(二)勘探階段到試采階段
操作主體利用海洋探測公司和挖掘公司對礦區進行全新的調查和試采,發現油氣田的時候對儲藏量以及經濟性進行評估。評估結果具有商業合算性時,操作主體對于開發做出最終投資意見,在得到資源國政府認可的基礎上宣布推進開發從而進入開發階段。
(三)開發階段
從宣布推進開發到宣布開始商業生產的期間為開發期間,在該期間進行生產井的挖掘和生產設備的建設。操作主體進行生產設備的概念設計、制定針對油氣層的最佳生產計劃、生產井的最佳配置計劃、設備計劃等,還要進行環境評定。生產設備的基本設計外包給機械工程公司的情況較多,此時為了籌措機械材料、技術以及服務而制作的操作投標書的準備工作也一同進行。關于生產設備的建設操作主體在向機械工程公司購買的基本設計的基礎上,EPC承包人作為建設作業的總承包方從操作主體方承包生產設備的建設業務。EPC承包人委托造船公司生產,將完成的設備交給操作主體。然后,經過操作主體的試運行,資源國政府認可設備的完成并允許商業生產。生產設備的建設方面,機械工程公司兼任EPC承包人的情況較多。
(四)生產階段
1.以宣布商業生產開始為起點,在礦區契約中,礦區管理者被賦予生產權力的期間為生產期間。實際的油氣田的生產有在生產期間內就完成的情況,也有超過生產期間的情況。除許可了生產延長的情況,生產期間一旦結束,油氣田的生產權將歸還給資源擁有國。
2.在海底開采的天然資源轉移到海上生產設備里,變為可運輸的狀態后,通過油輪或者海底管道輸送到需求地。生產設備的運營管理和修補業務由操作主體親力親為,也有與作為海外船主的機械工程公司或海運公司簽訂合同,委托Q&M業務的情況。最后,油氣田的生產完成后,為了防止之后的事故和環境污染撤去生產設備。
三、日本海洋資源開發產業面臨的課題
(一)海洋資源開發產業面臨的一個重大課題是生產成本
一般來說,海洋資源開發的技術越難,與陸地上的傳統油氣田相比生產成本就越高。生產成本增加的原因舉一個例子,就是海洋資源開發使用的設備和機器。海洋資源開發時,包括在陸地上使用的設備和機器,都是適應海洋環境所必要的設備和機器。而且來自陸地上的東西,它的抗震性和抗腐蝕性在用于海洋的時候都要使用更高品質也更高價位的材料。
(二)價值鏈整體的成本縮減是海洋資源開發產業擴大的關鍵
由于原油價格正向較高水準推移,可以預測到大水深油氣田的開發和進展。但是在原油價格低下的情況下又要保證收支合算的觀點來看,價值鏈整體的成本縮減是否可行成為海洋資源擴大的關鍵。而且,如上文所述,因為石油、天然氣的開發正逐漸向難度較高的油氣田開發靠攏,所以技術和成本上也有必要更進一步提高。
參考文獻:
[1]海洋資源開 產業の現狀と展望.みずほ產業調查,2014.
[2]石油·天然ガス開 のしくみ.(株)化學工業日報社
[3]洋上LNG液化基地のプロジェクト動向と技術開 .日本工業出版(株)
[4]持續可能な社會と自然エネルギー.自然エネルギー研究會,2015.
[5]我が國のエネルギー·資源戰略について.經濟產業省資源エネルギー 資源·燃料部,2009(10)
[6]再生可能エネルギーの持 的な導入に向けて.東京大學生產技術研究所,2015.
作者簡介:
李燕玉(1978- ),女,朝鮮族,吉林永吉人,現任教于吉林華僑外國語學院,吉林大學東北亞研究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世界經濟理論、日本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