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有著:導向性、整體性、針對性的特點。作為義務教育的一門必修課,我們心理健康教師尤其是教研人員有義務要努力專研課程內容設計,讓小學心理健康課堂“活”起來。把游戲活動作為課堂的主旋律,將轉變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狀況。游戲活動中最容易讓人輕松愉悅,學生容易能夠在游戲中放松身心,繞開偽裝和阻抗,流露真實的自我。而且游戲中蘊含著做人的道理,學生在游戲中能得到啟示和感悟,能分享給大家,教師在游戲中做的正向引導更顯得潤物無聲。
【關鍵詞】小學;心理健康;“活”起來
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有著:導向性、整體性、針對性的特點。他既不同于思想品德教育,又不像個體心理咨詢,它更適合團訓、拓展訓練等此類的形式,所以要讓小學心理健康課堂活起來,我個人覺得把游戲活動引入課堂再適合不過了。
縱觀現在的小學教育,意識層面的東西太多,教育指導和評價也運用的過猛,課堂上孩子的體會、感悟大多不是出自真情實感,而是努力配合結果的結果。
游戲中蘊含著做人的道理,學生在游戲中能得到啟示和感悟,能分享給大家,教師在游戲中做的正向引導更顯得潤物無聲。
一次心理課堂,教師帶領學生玩心理游戲:《最佳配圖》,當圖片發到手中后;學生們積極思考,動筆連線,一會兒就都胸有成竹的樣子,舉手躍躍欲試,各自都說出了自己的想法。例如:1號圖案,配法就各不相同,有的同學說:一號和六號配,因為一號像西洋劍的尖,6號像西方劍客。有的同學說:我覺得一號和10號配,一號像柵欄的尖,十號別墅墻外可以圍柵欄。還有的同學說:6號像牛頓先生,應該與3號配,因為牛頓愛思考,經常提出疑問。另外有的同學認為問號應該和電腦配,有問題問百度嘛!……課堂上進入小組討論環節:有的同學爭得面紅耳赤,有的同學又開始懷疑自己的判斷,有的堅持己見,明顯排斥其他觀點,有的能欣然接納別人的觀點……眾說紛呈。
此時到了老師揭曉答案環節,老師緩緩的說到:本次最佳配圖沒有唯一答案,只要能說出道理便好。
當答案都揭曉后,學生對最佳配圖這個游戲似乎有了新的認識,甲同學感悟道:在沒聽到大家的意見之前,覺得自己的最有道理,聽取了大家的意見過后,覺得都說的有道理。看來每個人的思考角度不同,答案不就很可能不同,有些事答案不是唯一的。乙同學回答說:有時完全堅持己見,排斥別人的觀點,也不太應該,各自換位思考一下,可能就理解對方了。丙同學說:今天我除了自己開動了腦筋,而且還見識了其他人的思路,有一種腦洞大開的感覺。D同學說:我一看別人的意見和我的不太一樣,我就怕自己的錯了想改一改,現在想想,自己也沒什么錯誤,就是我這樣的想法不占多數,但是不代表我不對,有時也不能完全隨波逐流,也得有自己的主見……
還有一次課堂上學生只是玩了一個比較簡單的游戲“愛的抱抱”就嗨到了頂點,當老師喊數字5時,5個人就緊緊抱在一起,后反應過來的同學,有的慌張的撲到已經成團的隊伍中可是又被“無情”的趕出,有的緊緊的抓住身邊的人,又四處著急的尋覓新伙伴,有的無奈,有的淡定,短,頻,快的幾次游戲過后,學生們都極興奮,分享時有的說出了:孤獨的滋味真的不好受,應該關注落單的同學,不應排斥同學,有的說出了集體的擁抱真的很溫暖很有力量,等等。
這樣一節節生動的游戲活動課,既沒有任何評價也沒有任何明顯的指導,學生卻體味出了很多道理,這樣的過程使師生即享受又有意義,這節課學生自己悟出的道理是自然的,深刻的。
據統計沙盤游戲療法是近幾年國內非常流行的心理治療方法。它現在已廣泛應用于兒童的心理教育和治療,因為沙盤游戲深受孩子的歡迎,它符合童趣,非言語的溝通,能讓孩子輕松繞開掩飾和阻抗,在象征性的游戲中,用三維立體的沙具真實地再現自己的內心世界。沙盤游戲對學生具有心理診斷、心理評估的作用,還可以在心理健康的維護與人格發展,藝術表現與創造力的培養上發揮積極的作用,所以把沙盤游戲與心理健康教育緊密的結合在一起是提升學生人格健全的有效途徑之一。并且通過沙盤游戲理論和操作的實踐學習,學生游戲活動更深入對學生的溝通,更能提升心理教師的專業素養和自我人格完善。
小學生正處在身心發展的重要時期,可以說隨著生理、心理的發育和發展、社會閱歷的擴展及思維方式的變化,特別是面對社會競爭的壓力,我們的學生會在學習、生活、自我意識、情緒調適、人際交往和升學就業等方面,將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復雜心理困擾或綜合問題。因此,在小學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學生身心健康成長的需要,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所以作為一名好的心理健康教研人員,應多研究和開發一下適合各年齡段學生的又有趣又有意義的游戲活動,讓我們的心理健康課堂“活”起來。
作者簡介:
郭琳,女,37歲,小教高級教師,本科學歷,曾經在營口市站前區青年小學任班主任及小學心理健康教學工作17年,現任遼寧省營口市站前區小學教研室心理健康和德育教研員,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主持多項各級心理健康與沙盤游戲科研課題,獲營口市站前區十佳教師,營口市優秀教師等多項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