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石峰
【摘 要】學校管理是保障學校各項工作正常運行的重要環節,在基礎性教育階段的小學十分關鍵,本文就針對小學學校管理中出現的一些問題進行分析和探討,進而總結出相關經驗,來加強我國小學學校管理更加規范化建設。
【關鍵詞】小學學校管理;問題;措施
新的形式下,我國的素質教育面臨著更多的要求和挑戰,尤其體現在學校管理方面。小學是基礎教育的重要階段,對于學生成長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因此加強學校的各項管理工作十分必要,以此來提高小學生的素質教育。
一、我國小學學校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一)管理機制不健全
管理機制體現一個學校的整體運作情況,它能夠實現和推動學校各項教學和工作的順利開展和進行。而目前,我國大多數的小學學校內部存在很多管理方面的不足,例如:學校缺少明確的獎懲制度、約束管理措施和激勵制度等。這些管理方面出現的問題勢必會影響教師對工作的態度和積極性。有些學校不重視對老師的激勵,無法給老師提供一個相對民主公平的環境,從而挫傷了老師對工作的積極性。這些現象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校改革措施的進一步推行,限制了學生的自由發展,進而影響到整個學校的正常運作。
(二)管理方法不得當
我國大多數小學采用以學生為主的管理模式,注重對學生進行管理,并制定了相關的管理辦法和措施,但是往往忽視了作為教育者的教師,而對教師的管理才能真正的促進教學的改革和各項措施的順利進行。很多情況下,老師的教學水平直接影響了學生的學習能力,老師在教學中發揮著重要的引導作用,如果老師的教學水平低,無法將正確的理念和教學內容完整的傳達給學生,那么學生無法習得所學的知識,長期下去,勢必影響學生的學習成績。
(三)管理工作不完善
學校在管理工作方面存在許多漏洞,一些學校只關注提高學生的成績,而不注重對學生其他方面的管理。為了提高學生成績,學校引進一大批先進的教學設備,很多資金被各種新近的設備所利用,而其他方面的資金利用明顯不足,這影響了管理工作的各項兼顧和順利開展。另外,對師生關系的管理工作沒有做到位,很多情況下都是靠老師單方面進行互動,管理工作的疏漏導致學生對老師存在偏見和畏懼心理,從而影響到學生心理健康的發展和學習水平的提高。
小學學校缺乏建設良好師生關系的管理工作。對于小學生來說,教師可以稱為學生的“第二家長”,如果教師能夠與學生建立良好的關系,教師就能加深對小學生的理解,并在為小學生答疑解惑的過程中按照小學生的思路來尋找合適的方法來完成教育工作,然而,大多數學校管理者卻沒有開展建立良好師生關系的管理工作,只能單純依靠教師的自覺來進行,所以容易出現小學生對教師產生敵對心理,不能按照教師的思路完成日常的學習,給小學生的后續學習造成嚴重的影響。
此外,小學學校管理的密度較小、精度較低、深度較淺。一般來說,學校管理的密度越高,就表示學校管理的效果越好,亦表示學校將耗費更多的資金來支付校內管理人員的工資,有的學校為了減少不必要的開支,盡量降低管理的密度,以此來加快資金的流動速度,此舉使管理人員身兼多職,無法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質量。一些小學為了降低不必要的開支,并沒有提高學校管理的精度,因而使得作為學校管理者的我們無法明確自己的職責所在,教師在授課過程中,也無法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務,使得學生無法掌握大綱內的知識,造成學生成績偏低,缺乏繼續學習的熱情,因而大大降低了人才培養的效果。對于大多數管理者來說,要想提高管理的作用,必須要按照學校管理工作的內容來選取合適的管理形式,進而獲得較好的管理效果。
二、實現我國小學學校管理規范化的措施
(一)完善學校管理機制
要想提高小學學校管理的規范化,作為管理者的我們必須要逐步完善學校的管理制度,從而順利完成學校的管理工作。通常情況下,完善的管理制度能夠督促教師全面地完成自己的任務,在教學過程中投入充足的熱情來完成小學生的教育工作,以此來激發小學生學習的熱情,幫助小學生獲得綜合能力的提高。
對我國小學學校管理中出現的問題,必須建立一整套完善的學校管理機制,從根本上改變管理中出現的漏洞。增加和完善各項管理措施,添加明確的激勵和獎懲制度,明確老師的職責和分工,對優秀的老師及時的給予獎勵,每個階段實施不同的激勵政策,鼓勵老師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提高老師教學的積極性和熱情,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改變學校管理方法
改變以往只注重對學生的管理模式,加強對老師進行管理,規范老師的行為舉止,提高老師的教學水平,為老師提供學習的機會,以此提高老師的整體素質。
(三)加強學校管理工作
按照教學改革的要求進行小學學校管理工作。在教學改革的大背景之下,要想提高管理工作的效果,我們不僅要按照教育部門的要求來進行相關內容的更新,還要及時轉變管理方法。通常情況下,我們可以建立多元因素的評價體系來加強對教師的管理,力求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提高小學生的綜合素質。
對學校的各項管理支出和經費的運作情況進行合理規劃,并制定詳細的管理計劃表,對于學校設備的引進,需要建立在培養和加強對學生管理的方面,而不單單只注重對學生成績的提高。對老師綜合能力素養的考核、學校師生關系的管理工作的開展和對學校文化建設等方面的管理工作給予足夠的重視。對于老師的選撥,聘請一些教學能力強、教學素養高、有教學經驗的年輕教師,并提拔一些工作表現好的優秀老師,進行獎勵。
小學學校的管理工作不僅能提高教師的教學作用,還能為現代化建設所需人才的培養貢獻一份力量。對此,我們必須通過上述要求來提高小學學校管理的規范化,進而為小學生創建良好的學習環境,進而把小學生培養成國家經濟建設所需的人才,實現國家的繁榮和富強。
學校管理規范化不僅能夠體現一個學校整體的教學水平,還能夠幫助老師提高他們的教學水平。加強對小學學校規范化管理措施適應了時代發展的要求,體現了正確的教育理念,為小學生綜合素質提高,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賀寶德.以人為本的小學學校管理模式研究[J].新課程(小學),2016,(03):40-41.
[2]國吉.淺議如何有效地進行小學學校管理[J].新課程學習(上),2012,(09):50-51.
[3] 張衛星.規范化:學校管理的價值追求[J]. 教學與管理. 2013,(32):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