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云
摘 要:茶藝服務是一門充滿了濃厚的古典氣息的課程。本文探討了在信息化時代背景下,讓中職學生接受這門課程,并愛上這門課程的方法,通過巧用信息技術,賦予茶藝課堂時尚和活力。
關鍵詞:信息技術 茶藝課堂 激發 巧用
隨著養生保健觀念的不斷更新,越來越多的人由喝茶轉變為品茶,茶藝也應時發展,不僅成為一種時尚,而且作為一種職業技能也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關注。越來越多的中職學校也順應形勢,開設了諸如茶藝服務等課程。
現階段的中職學生都是標準的“90后”,他們喜歡使用電子產品,習慣通過網絡搜集信息,經常通過各種網絡通信平臺進行信息溝通。中職學生普遍存在求新、求異的心理,因此,充滿著濃濃的古典氣息的茶藝課程很難長時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茶藝教師如果能將現代化的信息技術融入充滿了古典氣息的茶藝課堂中,運用時尚的載體,必定可以創設出深受學生喜愛的茶藝課堂。
一、巧用信息技術,營造茶藝所需的優雅環境
茶是大雅之物,因此,茶藝服務人員的語言、手勢、姿勢、表情等都要符合“雅”的要求,要努力做到言談高雅、舉止優雅,給顧客一種高雅的享受。而中職學生由于年齡、閱歷以及知識結構等諸多因素的影響,缺乏對茶藝的“雅”的充分認識,因此,在課堂上會出現部分學生舉止隨意、高聲交流等情況,與茶藝服務人員的要求相去甚遠。教師可以巧用信息技術手段,例如,使用多媒體播放《高山流水》《漁舟唱晚》等古典音樂,營造茶藝服務所需的優雅氛圍,提升學生對“雅”的認識,讓學生在這種優雅環境中自覺地規范自己的言行。
二、巧用信息技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人們從事活動的一種強大的動力,要讓學生掌握茶藝服務的技能,首先要讓他們對茶藝課程產生興趣。
90后的學生喜歡看電影、聽音樂,如果教師平常能注意收集與茶有關的電影與音樂,并將其融入課堂教學中,必定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筆者在講授烏龍茶這一模塊時,就與學生共同觀看了以烏龍茶為背景的電影《茶王》。電影中不僅介紹了烏龍茶的產地、歷史淵源等知識,還有大量的烏龍茶沖泡的情節。學生觀看電影后,不僅對烏龍茶的相關知識印象深刻,而且還積極、主動地模仿電影中的角色,進行烏龍茶的沖泡,技能掌握的質量和速度都明顯優于往常。
三、巧用信息技術,拓展學生知識的廣度與深度
茶藝服務人員要掌握茶文化的發展史、各地的飲茶習俗等相關知識,傳統課堂的知識容量畢竟是有限的,而網絡所包含的資源卻是極其豐富的。現在的學生已經基本掌握了通過網絡搜集信息資源的方法,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學生的這一特點,有針對性地引導學生在網絡世界中認識茶和茶藝,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幫助學生積累知識。
但要注意的是,現在的網絡信息良莠不齊,錯誤的信息可能會誤導學生,因此,教師必須要認真引導學生,向學生推薦正規的、專業性強的網站。
四、巧用信息技術,幫助學生深刻認識技能操作的關鍵點
在傳統的茶藝課堂上,主要是教師先進行示范,然后讓學生去感知、模仿,遇到復雜的技能,教師還需反復示范,教學壓力可想而知。如果我們能將傳統的教師示范與現代化的視頻示范相結合,就可以大大減輕教師的教學壓力。視頻可以無限次地停頓、回放,對一些相對復雜的技巧,或者操作過程中的關鍵技巧,教師可以通過對視頻的操控幫助學生總結出操作要點,加深學生對技能操作關鍵點的認識。
因為學生個體之間存在差異,課堂教學并不能讓所有的學生都能較好地掌握學習內容,教師還可以把操作視頻上傳至網絡學習平臺,供學生課后學習,這是傳統課堂無法做到的。
五、巧用信息技術,促進學生良好操作習慣的養成
教師普遍都有這樣的認識:糾正一個錯誤的習慣比養成一個正確的習慣要難得多。因此,教師在學生技能形成之初,就要促進其正確的操作習慣的養成。教師除了在學生練習技能的過程中巡視指導,還可以巧妙地運用信息化手段,幫助學生認識自己在練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加以改正。例如,教師可以利用巡視學生技能訓練的機會,將發現的問題用便攜式攝錄機拍攝下來,然后在課堂上及時播放,讓學生通過視頻找出自身存在的問題。一些學生在自行練習階段對自己的一些錯誤操作缺乏足夠的認識,一旦播放視頻,這些錯誤動作就會被放大,學生的重視程度自然會有所提高。而且學生會對這種在屏幕上放大的錯誤印象深刻,在日后的練習中一定會注意避免,其技能的形成會更準確、更牢固。
六、巧用信息技術,改變傳統評價方式,讓課堂充滿活力
1.通過遠程視頻連線,邀請專業人士進行評價
將業內人士請進課堂,對學生的實踐操作進行評價是讓學生了解行業前沿動態的一種有效手段,可以讓學生順利從“學位”過渡到“崗位”。但在實際教學中,會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將業內人士請進課堂不可能常態化。而通過遠程視頻連線的方法,則可以輕松化解這一難題。我們可以邀請業內人士在特定時間,遠程觀看學生的實踐操作,并結合學生的表現做出點評,這樣的方式既便捷又高效。
2.引入“微彈幕”評價,讓學生勇于發表自己的見解
90后的學生勇于評價、勇于發表自己的觀點。近兩年,“微彈幕”很流行,學生們大都喜歡用這種方式發表自己的意見。如果將“微彈幕”引入評價環節,讓學生利用“微彈幕”對技能練習情況進行互評,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肯定會受到學生的歡迎和喜愛。這種新型評價手段的使用,也會讓傳統課堂充滿活力。
七、巧用信息技術,實現師生的及時互動、良好溝通
1.在線答題,便于教師及時了解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
傳統課堂中一問一答的提問方式,并不能使教師真正地、全面地了解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而現代化的在線答題系統則可以解決這一問題。學生通過網絡在線答題,教師可以對答題的正確率、反映出的知識薄弱點等一目了然。在接下來的授課過程中,教師就可以針對學生的薄弱環節進行有效的教學。
2.無紙化作業,實現師生的良好互動
現代家庭大多擁有網絡,學校也有電子閱覽室,這為無紙化作業提供了便利條件。學生完成作業后,可通過網絡平臺上傳,教師既能及時了解學生作業的完成情況,又可以通過網絡平臺對學生的個人表現進行一對一的回復,實現了師生的良好交流。教師還可以挑選出優秀的作業,在平臺上進行展示,供其他學生參考、借鑒,無形中也提高了學生的競爭意識。
八、巧用信息技術,提升學生對茶的社會功能的認識
茶還蘊含著一定的社會功能,例如感恩、包容、分享等。有人提出茶有四大社會功能,即感恩、包容、分享、結緣。當今,有些中職學生是獨生子女,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缺乏對茶的社會功能的足夠理解。其實,信息技術手段還能幫助學生認識茶的這些社會功能。例如,教師在茶藝授課過程中,可以布置這樣一道作業:為你的父母敬上一杯你親手泡的茶,并請父母拍攝沖泡茶的視頻。這看似是在督促學生完成作業,實則是通過為父母泡茶,讓學生與家長之間多一個交流、溝通的機會,讓學生懂得感恩,懂得分享。
茶藝是中國悠久的文化歷史中的一顆璀璨明珠,需要我們傳承下去。茶藝教師如果能將信息技術融入日常教學中,做到古典與現代相融合,那么一定能創設出深受學生喜愛的新型茶藝課堂。
參考文獻:
[1]梁衛華.試論以茶藝推動中職學校德育教育[J].新課程研究(職業教育),2007(9).
[2]徐華.淺談中職學校茶藝課教學[J].赤子,2013(17).
[3]王明麗.茶藝之我見[J].上海茶葉,2010(2).
(作者單位:江蘇省海安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