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麗
【摘要】音樂是情感表達的一種方式,也是培養素質的一種手段。而現今高中音樂教學的發展形勢非常不樂觀,存在著較多的問題,制約了新課程改革中素質教育的發展,因此,實現高中音樂教學模式的創新,不僅是新課程改革的需要,也是促進學生素質全面發展的需要。
【關鍵詞】新課程改革 高中音樂教學 問題 創新 措施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我國教育為了適應時代的需要,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實施了《高中新課程標準》的改革,明確了素質教育的重要性。音樂是一門藝術,
也是陶冶情操,培養良好素質的要手段,因此重視新課程改革形勢下高中音樂教學,不僅能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也能夠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同時,還能提高學校的教學成效,促進新課程改革工作能夠順利的實施。本文將從當前高中音樂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分析,從中找出解決問題的具體措施,進而實現在新課程改革形勢下高中音樂教學的創新,推動我國素質教育的全面發展。
一、當前高中音樂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雖然高中音樂教學在素質教育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但是以現在音樂教學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發展狀態分析,當前高中音樂教學中還存在著很多的阻力,致使高中音樂教學在發展的過程中產生很多問題,其問題表現形式如下:
1.忽視高中音樂教學的重要性。
雖然素質教育已開始實施,但是在當前教育中,高中音樂教學仍處于不被重視的狀態,忽視了高中音樂教學的重要性,產生這種問題的原因包含三個方面:首先,傳統應試教育思想根深蒂固,還是按原有的思想模式進行教學,只重視數學、語文、英語等重要課目,將音樂、美術、體育等科目仍擺在附屬科目位置上;其次,由于高中生面對的是升學,因此在大多數的學校當中普遍重視的是升學率,所以只對升學涉及的重要科目進行強化,反而對這些附屬的音樂科目等產生了輕視;最后,由于學校的不重視導致教師在進行音樂課程教學的過程中,也未將音樂課程教學看重,只是進行表面的應付而已,或是直接取消音樂課,將音樂教學的時間提供給需要高考的重要科目時間。
2.高中音樂教學過于形式化
現今高中音樂教學中最主要的問題就是對于高中音樂教學的不夠重視,而這種不夠重視的情況也引發了另外一種問題,使高中音樂教學過于形式化。很多的高中音樂教師在教授音樂的過程中,只是以唱好一首歌為主,并沒有傳授任何與音樂教學知識有關的內容,因此,表現出了高中音樂教師并未看重音樂教學在素質教育中的重要性,以致無心準備任何與課程有關的內容,致使高中生在一學期下來僅僅的只是學會幾首歌而已,不僅沒有發揮出音樂教學陶冶學生情操和加強學生綜合能力的作用,也沒有將新課程改革的素質教育成功的實施,反而制約了新課程改革的發展。
3.高中音樂教學方法守舊
由于對高中音樂教學的不夠重視,以及高中音樂教學過于形式化,就導致了當前,高中音樂教學中的教學方法過于守舊、單一。音樂本身是一門聽覺藝術,也是情感寄托的一種藝術表達,不僅內容豐富,而且所賦予的感情也很深厚和復雜,并不是簡單的只要會唱,便可以了解其全部深刻含義的。需要用多種方式才能將音樂思想進行分析,探索出音樂作品中的真正含義,品味出音樂作品的特色魅力。只有運用多種方式將音樂思想進行剖析,才能使學生提高對音樂藝術的鑒賞能力。但是在老師進行音樂教學的過程當中,只是以守舊、單一的教學方法,教授學生唱歌,并沒有教授學生任何鑒賞音樂藝術的方法,也沒有為學生開設欣賞音樂作品等課程,致使高中生的綜合素質及能力得不到發展,也影響了新課程改革的實施。
二、實現在新課程改革形勢下高中音樂教學創新的具體措施
由于現今高中音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比較多,使得新課程改革形勢下,高中音樂教學的發展形勢比較嚴峻,因此,為了改變高中音樂教學的現狀,發揮出高中音樂教學的全部功能,必須對高中音樂教學的模式進行創新。具體操作如下。
1.更新教師的教學思想。
教師的教學思想是實施教育過程中的重要宗旨,也是影響整個教育發展的重要關鍵。所以,在新課程改革形勢下,對高中音樂教學的創新,必須要更新教師的教學思想。使高中教師能夠以音樂教學的實質為基礎,與新課程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標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充分的發揮出音樂教學對學生素質培養的功能,并運用多種教學方法,為學生挖掘音樂作品中的深刻意義,以及內在的情感表達,使學生能夠品味到音樂作品中的獨特藝術魅力,從而豐富學生的涵養,陶冶學生的情操,以音樂中具有正能量的思想,引導學生正確人生觀與價值觀的發展,促進學生綜合素質與能力的提高。
2.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在音樂教學的過程中學生是主體,要創新高中音樂教學必須以學生為切入點,進行改革。學生以學習為主,單一的教而學并不能達到學習的目的,而是能夠由學生主動的去學習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激發學生興趣,培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有利于高中音樂教學的創新。教師可以多收集與整理一些學生比較感興趣的音樂作品或教學材料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為學生創設出具有濃厚藝術氣息的學習環境,使學生融入到音樂藝術的海洋當中,從而強化學習的積極性。
3.充分發揮多媒體軟件的作用
音樂雖然是一門聽覺藝術,但是其內在深刻含義并不只是靠聽就能全面理解的,也需要其他的感官進行配合,才能充分發揮出音樂的獨有魅力。而多媒體軟件的興起與運用,正是以聽覺、視覺感官為主,其他感官為輔的方式將一部音樂作品呈現在學生們的眼前,使學生們能夠在視覺的沖擊下,深刻的感受到音樂與心靈的共鳴,從而融入到音樂的世界當中,去感受美、享受美、創造美,豐富自身內涵,形成高尚的個人修養,實現新課程改革所推崇的素質教育的目標。
三、結束語
實現在新課程改革形勢下高中音樂教學模式的創新,是將素質教育全面實施的重要內容,也是促進學生綜合素質及能力全面發展的重要手段。完成高中音樂教學模式的創新,不僅能夠改變高中音樂教學的現狀,提升學生的整體素質,也能夠提高學校的教學成效,推動我國素質教育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劉光洪,邱霞.高中音樂教學創新方法初探[J].音樂時空(理論版).2012(02)
[2]鄧琳.高中音樂新課程教學改革嘗試[J].教師博覽(科研版).2011(04)
[3]趙玉柱.淺談新課標下高中音樂教學方法[J].科技創新導報.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