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瓊芳
【摘要】從2016年起部分學科將使用教育部統一命制的試卷,這其中就包括語文學科。在這樣的政策背景下,了解研究高考語文全國卷總體狀況,分析高考語文全國卷的特點是必須的,并要在此基礎上指導高中語文教學做出相應的調整和轉變。
【關鍵詞】高考語文 全國卷 高中語文 教學轉變
從2016年起部分學科將使用教育部統一命制的試卷,這其中就包括語文學科。以我省四川為例,新近出臺了關于2016年將部分使用高考全國卷,從2017起將全部使用的政策,對于高中教學、高中學生影響重大,特別是高三學生。而高考語文將從明年起就改為使用全國卷,這對高中語文教學無疑是重大的影響,在這樣的大趨勢下,如何實現從地方自主命題向教育部統一定制的平穩過渡,保證二者的銜接,確保高中語文教學的轉變,學生語文學習的有效調整,是當前的重要工作。所以,了解和探究全國卷,熟悉其形式,分析其大體特征和規律,找出與我省原有高中語文教學中的共同之處是關鍵,正所謂,要做到胸有成竹,就得知己知彼。
一、對近幾年高考語文全國卷的分析
縱觀高考語文全國卷,可知分為兩種:一是新課標全國卷Ⅰ,二是新課標全國卷II。全國卷Ⅰ難度適中,有山西、陜西、江西、河南等省份使用,而全國卷II難度偏低,使用的省份主要是甘肅、寧夏、內蒙古、云南等省份使用。筆者推測,我省采用全國卷I的幾率極大,所以以下對高考語文全國卷的分析,是針對全國卷I的分析。高考語文全國卷與我省自主命題的高考語文試卷相比,其試題總數減少,但是總體的難度增加,考查的范圍更廣,對于學生語文能力的考查更加綜合而全面。
1.從高考語文全國卷試卷考點來看,全卷以板塊的形式構成。在古代詩歌鑒賞、名篇名句默寫、現代文閱讀這三個板塊的分值比我省自主命題試卷的分值重,同時這三個板塊的難度增加。如名句名篇默寫,更加注重學生的理解能力,而不是單靠記憶的能力。
2.從全國卷試卷結構和層次來看,高考語文全國卷Ⅰ包括必做題與選做題,分為閱讀題和表達題,對于題型與內容的結合更為有序,對于學生語言文字運用的考查較為集中。對于能力層次來看,對學生的考查識記方面較少,加重對學生語文綜合運用的考查。
3.從高考語文全國卷寫作題來看,全國卷由于是教育部統一制定試題,所以其寫作一般就緊扣時代、時事、熱點,更加注重全社會的影響性的事件和精神。在寫作考查時,注重學科之間的聯系,強化對學生綜合素質和能力,將社會評價納入其中,其精神內涵的發揚更為的強調和注重。
二、目前高中語文教學的建議
通過對近年來高考語文全國卷的分析,可以得知目前我省高中語文教學與高考語文全國卷的重點是相吻合的。由此可知,對于高中語文教學來說,不需要做大幅度地改變,因此我針對今后高中語文的教學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總結和發揚原有的高中語文教學經驗。雖然即將使用全國卷,但是通過分析,可知全國卷所考查和涉及的內容和范圍大體上與目前高中語文教學沒有出現太多的差異和不協調,這足以說明,以往成功的教學經驗是可以繼續運用和發揚的,因此教師應該引導學生發揮已有的知識和技能,積極應對全國卷的新形勢。總之,就是要重視培養和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注重語文基礎知識的夯實,通過有針對性的訓練來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
事實上,不論是地方自主命題還是國家統考,其出發點和落腳點都在于學生的語文素養與能力的考查上。不論高考語文全國卷的題型怎樣,其內在的知識結構和特質同樣是符合高中語文教學的,因此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應該向學生解釋語文基礎知識與技能的重要性,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夯實最基礎最重要的技能,“萬變不離其宗”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只是全國卷更具靈活性,注重翻新,對于本土性的東西不會考查太多,所以學生應該開闊視野,豐富見識。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發揮學生的開放性思維,激發學生思維的活力度。
2.高中語文教學要穩中有變,并過渡和完善。在目前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并不提倡全新的語文改革,應該在原有的教學上逐漸做出調整,使教師與學生能夠逐漸認識和適應。然后,通過不斷地對高考語文全國卷的解讀分析,從命題角度、意圖、形式等方面出發反撥于高中語文教學中來,對高中語文教學一邊指導,一邊轉變。教師既要注重原有的教學經驗,并且更加注重突破全國卷的難點。例如,全國卷中的詩歌鑒賞題的難度對于我省學生而言難于適應和接受,此時教師就應該在教學中著重研究和訓練,用重點案例來做針對性的指導和分析。因為高考語文全國卷的詩歌鑒賞題的語料選擇都是一些不熟悉的,這就需要學生的儲備豐富,而且其題型逐漸向主觀方面側重,對于純粹的知識性的考查有所取消,注重考查學生自主探索和思考,這對于我省學生來說難度較大。
對于詩歌鑒賞題,既有考查學生對詩歌情感的感悟和理解,又有針對詩歌技法的分析,由此看來全國卷對于學生語文素養和綜合能力的要求更高。而且,就評分而言,努力在趨向評分明晰化,所謂的套話套語基本上行不通。總之,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應該注重培養學生獨立的見解分析,拓展課外的語料知識。
3.在語文閱讀教學中努力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增強學生的閱讀技能。由于在全國卷中閱讀文本分為不同的類型,所以教師在教學中要講求策略,不能一概而論,要有針對性地教學。如對于語言訓練,教師要注重區別不同學科語言和文學語言,找出各自的語言特征與規律,并結合具體的語料來訓練。語文閱讀教學,教師應該避免教學內容單一,影響學生對多樣類型文體的掌握,也可能導致學生思維僵化單一,趣味性單一的狀況發生。教師應該以教促學,既要引導學生深入文本,又要介紹和指導一些文藝理論方面的知識,使學生既有感性上的認識,又有理論上的支撐,開拓學生思維,引導學生以不同的視角切入。所以,閱讀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師結合全國卷的特征,有方法地指導和訓練。
綜上所述,新形勢下的高中語文教學要依托對高考語文全國卷的分析與研究,掌握全國卷的基本規律和特點,并在已有的教學實踐的基礎上發揮原有經驗的作用,在穩中求變,漸趨于完善。通過本文對于高考語文全國卷的分析和總結發現全國卷并不是有多難,有多神秘,實際上與目前高中語文教學聯系甚密。高中語文教學要扎實和強化學生的基礎,不斷培養和訓練學生的思維和綜合技能,在高考中語文同樣會獲得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