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琴玲
自主學習是與傳統的接受學習相對應的一種現代化學習方式。以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學生自己做主,不受別人支配,不受外界干擾通過閱讀、聽講、研究、觀察、實踐等手段使個體可以得到持續變化的行為方式。即改變課程實施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
一、激發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推動學生學習的一種最實際最有效的內部動力,直接影響學習效果和教學成績。通過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主動的去接納英語,樂于自主學習。那么要通過怎樣的策略來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1.首先要建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
任課老師對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的培養有很大的關系。中學生“親師性”較強,但他們的逆反心理也強。如果他們佩服、喜歡任課老師,他們便對這位老師的課感興趣并分外重視,肯下大氣力,花大功夫學這門課,反之,如果他們討厭某位老師,由于逆反心理,他們也就不愿意學這位老師授的課。
2.合理評價,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訣。贊美和鼓勵是培養學生自信心的重要手段。在英語教學中,教師要學會贊美學生,要不惜運用贊美之辭,贊美學生的每一個優點與進步,哪怕是不起眼的優點和進步。要特別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信心,要注意自己課堂用語的運用。所用語言應能充分調動每一個學生的積極性,充分發揮其潛力。
3.運用多媒體手段,激發學生興趣
講究課堂的藝術性,教師需要多花心思準備課堂,讓單調的課堂多姿多彩,讓學生的表達隨時隨地。學習語言最怕缺乏語言環境,課上沒有英語氣氛,會使具有好動、情感易變特性的學生感到枯燥乏味。運用多媒體,精心設計好每一堂課,把抽象的語言、單調的詞匯、語段具體化、生動化、形象化,就會深刻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起學習情趣,迅速培養其學習興趣,提高學英語的能動力。
二、以人為本,調動學生的情商
常聽到英語老師的抱怨:“英語越來越難教,學生上課不聽,課下作業不完成,真沒有辦法。”事實上,問題有時侯并不像表面上呈現的這么簡單。傳統上講究師道尊嚴,教師在課堂上唱主角,一味地對學生進行填鴨式的灌輸,忽視學生的個性發展和想象空間,師生之間的交流和溝通在教學中占很少的比重。很多老師總愛扳著面孔提出一些自認為合理的要求,如下節課默單詞、講完課文后人人要求會背、課后練習和輔助教學材料劃定某某題目必做并且限時上交等等,對不能完成指定任務的學生就采取罰抄、罰背等手段。這種機械的一刀切的做法并不會讓學生成績提高,反之卻只能讓基礎差的學生養成應付任務的壞毛病,譬如:抄襲作業等。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積極性根本不會得到培養,造成課堂教學一潭死水般沉悶,學生和老師都很被動,哪里還有快樂的學習可言呢?教和學難免會陷入困境的。
事實上,眼神是感情的窗口,語言是感情的鈴聲,手勢是感情的衣襟,表情是心靈的鏡子。俗話說:親其師而信其道。在學生心目中,老師是無所不知的化身,大多學生對老師都懷有崇敬的心情,因此學生大都很在意來自老師的評價,老師的一句話、一個眼神都能給學生帶來某種心理暗示。因而老師應特別關注學生的情感問題,科學評價每一個學生,允許個體差異,要以信任和鼓勵的態度去肯定學生的進步,尊重、理解、寬容地對待學生,相信他們會取得進步并積極創造輕松,愉悅的學習環境,以健康良好的師生關系來推動學生的學習。在學生的心理環境保持良好的前提下,學習自然就會有無窮的動力。教師的本質不在教,而在于引導和幫助。
三、轉變教學模式、提高學習效率。
傳統英語教學中,教師成為課堂的主體,學生成為被動接受的對象.“輸入式”教學成為英語課堂教學的主要特征。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被限制。學習英語首先要有一個良好的英語教學氛圍,良好的英語教學氛圍,能促使學生大膽積極主動地學,使自主學習的信心得以樹立,自主參與意識增強。
1.首先要尊重學生主體地位。教師要相信學生,敢于放手,要摸索出一套好的學習指導方法。把教師的“一言堂”和 “滿堂問”的主角地位讓給學生,教師從“幕前”到“幕后”,學生則變為活動的主體。要讓學生獲得一個自主學習的空間。教師的教學地位不再是教學的主角。在學習過程中,學生才是學習的主角,學生才是教學的主體。
2.落實課前預習,培養學生獨立學習能力
預習是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最有效的手段,是培養學生獨立獲取知識的有效途徑之一,是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果的積極措施。通過預習可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想象能力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在預習之前,老師應及時給予方法指導,有必要布置適當的預習作業。其內容安排要細,教師對語音、詞匯、語法、句型乃至課文理解要達到的目標都要提出具體的要求。
3.教師應根據教材,結合學生年齡特征和生活實際創設形式多樣的交際活動情景,增強學生建立語感的信心,鼓勵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語言實踐活動,給學生提供一個自由思考、探究,展示才能的空間,讓其在生活中開掘課程資源,把教材與學生家庭生活、學校生活和社會生活相結合,從而獲取知識,并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總結:高中英語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教師是關鍵,但起決定因素的還是學生。實施新課程的今天,我們必須轉變教學思想,以學生為本用好教材、組織好課堂教學,要尊重學生的興趣愛好,尊重學生的個性思維,采用學生喜歡的學習方法,讓學生主動探求、主動合作、主動獲取知識,形成技能。在這樣一個過程中,學生體驗了知識的形成過程,自然也能培養學生的積極情感與態度,進而形成正確的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