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華英
隨著小學數學新課標的推進,小學生的數學學習應該是現實的、多樣化的、有趣的,探索性學習活動應該成為數學學習的主要方式之一。為了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實現數學學習由被動向主動、枯燥向有趣、單一向豐富的轉變,在數學教學中要積極開展數學綜合實踐活動。新課標中安排了“綜合實踐活動”這項新的內容,目的是提供發展學生綜合實踐能力的機會,以培養其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不是可上可不上的附屬課,要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促進學生生動、活潑、主動地發展,就一定要上好數學實踐活動課。
可是,在近幾年的教學過程中,身邊不少教師都反映綜合實踐活動難教,我認為主要原因是大家對綜合實踐活動的實質內容與特點拿不準。下面,我根據自己的理解與一年來的實踐,結合下面的課例談談自己的一點思考。
一、小學數學綜合實踐活動的教學思路。
㈠突出“綜合”特點
小學數學實踐活動是數學學科內的綜合實踐活動,其活動過程是“做數學”的過程。數學實踐活動教學研究中我們進一步認識到,數學實踐活動的“做數學”的過程不是一個獨立的學習新知的過程。綜合實踐活動作為聯系與綜合的一個組合內容,首先要突出“綜合”這個特點。它有兩層含義:一層指綜合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另一層指把數學和其它學科知識聯系起來解決實際問題。
案例:包裝中的學問
讓學生測量一個粉筆盒的長、寬、高,計算表面積和體積;現有6盒粉筆,可以怎樣進行包裝,哪種包裝更省包裝紙?如果有10盒粉筆,哪種包裝方式更省紙?這個活動的設計綜合了測量、估算、計算物體表面積、體積以及選擇最佳方案等有關知識與方法,解決了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㈡選擇“實踐”內容
數學綜合實踐活動是豐富多彩的,要有效地開展實踐活動,就要注重應用,內容開口要小,緊密結合學生學習的數學現實和教材的進度,易于學生操作。這就要求教師要合理地選擇內容和時機,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切實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如我曾組織的“秋游中的數學問題”,以學生現實的秋游活動設計為題材,讓學生綜合運用時間與人民幣等知識去解決秋游中一系列的實際問題,如:租車問題、租船問題、購買食品問題等,既鞏固了數學知識,又發展了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學生認識到學習數學知識在生活中有用,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㈢認真組織“活動”
數學實踐活動的主要學習方式是研究性學習。在活動過程中,我們逐步摸索出一般性的研究性學習的步驟:一是創設情境,提供背景;二是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三是探索研究,解決問題;四是匯報交流,啟發深究;五是評價激勵,收獲成果。
比如,我在教學周長的認識時,讓學生動手圍一圍、擺一擺、測一測等形式,使學生對周長有初步的認識,然后讓他們說一說什么是周長,最后教師再歸納總結。從而對周長形成科學的認識。
另外,綜合實踐活動的目的是通過學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提高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只要能達到目的,我認為組織活動可以不定地點、不拘形式、提倡民主、尊重個性。
⒈活動地點可以在校內,也可以在校外進行。
教師可以在教室內通過多種教學手段創設活動情境,引導學生參與活動;也可以組織學生到操場、工廠、田間、地頭進行實地測量、觀察等活動。
⒉活動形式可以是個人活動、小組活動、全班活動,也可以把這三者結合起來。
案例:統計
統計1小時內從十字路口經過的小轎車、大貨車、摩托車的數量,再進行分析,可以個人活動,也可以小組活動。到班級中匯報交流又是班級活動。所以教師可采用多種形式組織活動。
⒊活動組織要充分體現民主,尊重個性。
新課標基本理念中提到讓“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學生所處的環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維方式制約著數學學習的結果,由此而產生的差異將導致不同的學生表現出不同的數學傾向”。因此,教師在組織綜合實踐活動時要發揮民主,尊重學生的個性,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收集資料、分析問題。在小組活動時,可讓學生自主結合,以利于最好的合作交流,使不同的學生學到不同的數學,得到不同的發展。
㈣放手讓學生動手“參與”,在參與中培養能力
綜合實踐活動教學目的就是要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因此教師在設計活動時,要注意問題設計的開放性。
案例:買票
到足球場看球賽,進場票價為:大人每人30元,學生每人24元,10人團體票200元。有5名教師和53名學生看球賽,請你設計幾種購票方案,怎樣買票最便宜?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必須先設計好不同的買票方案,通過比較才能得到最佳方案,其中就有創新意識的激發和實踐能力鍛煉。
二、小學數學綜合實踐活動教學存在的問題及討論
⒈數學綜合實踐活動的理論問題有待進一步深入研究。
數學實踐活動雖然已列入新教材中,但實際教學中如何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和應用尚待解決。數學教材是統一的規范性材料,在使用中具有一定的規范性和強制性,如何合理地進行運用整合、充實創新,也是要在今后的教學中需要探究的。
⒉由于自身的理論水平的制約和實際教學中研究的時間還不夠等問題,如何能深層次地進行研究問題也有待解決。
⒊因教育大環境影響,素質教育轟轟烈烈,應試教育扎扎實實的現狀不可能在短期內有根本改變,即使一些設計好的活動方案,有時因種種原因也不能完全實施。
一年的實踐研究,收獲了很多,也反思了很多,在今后的教學中需要充實創新。總之,開展數學實踐活動策略的研究,目的是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掌握實踐活動的方法,靈活運用解決問題的策略,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學數學,在現實中學數學,通過“做”、“考察”、“實驗”、“探究”等一列活動中發現和解決問題,懂得要學什么樣的數學和如何用數學,體驗和感受數學的價值,培養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從而真正提高學生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