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戲劇中有音樂成分存在是很自然的事情,比如歌劇、音樂劇、舞劇和戲曲,在這些劇種中,音樂是支柱性的因素。在我們常面對的戲?。ㄔ拕。﹦撟髦校魳返某煞只蛘哒f配樂的成分也是一種重要的輔助創作手段。本文就音樂在戲劇創作中的作用以及音樂與戲劇的相互關系作相應的分析研究,以便在未來的戲劇創作中更好地運用音樂元素,使戲劇創作的本體結構得到完善和提高。
關鍵詞:音樂;戲?。魂P系
1 音樂在戲劇中的地位
音樂的基本元素,如音的高低和音的長短,構成音樂的基本表情。節奏的變化和旋律的抑揚形成的千變萬化的音樂形態特征是人類對音樂的偉大創造,它所傳遞的內容的獨特性是其他藝術性所不能比擬的,是一種獨有的藝術形態。
1.1 音樂不僅豐富了戲劇的表現力,也豐富了戲劇的創作手法
由于戲劇作品不同的題材、形式、類別,需要通過不同的方式來表現它的戲劇性,其中音樂永遠是不可或缺的內容。例如,話劇《羅米歐與朱麗葉》雖然最重要的是語言,但音樂在詮釋主體、渲染情節、推動劇情發展等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而舞劇更是以舞蹈和音樂為主要手段。
1.2 音樂在戲劇的各種藝術門類中所處的地位是有差異的
當音樂融入戲劇作品后,有時甚至可以成為戲劇的主宰,因為在情感表達層面,音樂可以拓寬戲劇的表現力,有超越語言表達的優勢。正如克爾曼(Joseph Kerman)在《作為戲劇的歌劇》(Opera as drama)中所言:“盡管詩歌的適應性很強,意義明確,但即使最富激情的念白也只能在受限的感情層面上發揮效用,而音樂卻可以自然而然地超越這個層面。音樂能夠極其直接、單純地呈現感情狀態和感情層次?!?/p>
在優秀的百老匯音樂劇中,音樂不僅僅是簡單的裝飾或娛樂,而是樹立角色、推動劇情、加強沖突的重要因素。沒有音樂,這些劇目將大為失色,甚至無法理解。
音樂與戲劇是歌劇中最重要的兩個基本元素,它們作為具有相對獨立性的藝術形式,在歌劇中都有自身的內在發展邏輯和審美表現要求。它們之間不可避免地存在矛盾與沖突,這種矛盾與沖突以不同的形式,表現在歌劇作曲家的創作中,形成鮮明的個性風格。在瓦格納的歌劇中,音樂是手段,戲劇是目的,二者是服務與被服務的關系,這也是瓦格納歌劇創作和改革的原則和核心。在歌劇創作中,他極力尋求具有戲劇表現功能的音樂形式。為了保持戲劇內部邏輯的有序和連貫,他利用音樂個性化了的主導動機,作為他歌劇的功能結構網,將龐大的歌劇有機地聯系在一起。這一系列具有強烈的戲劇表現能力而又賦有個性的音樂表現形式,使他歌劇中的音樂積極能動地為戲劇服務,這也是他的歌劇獨領風騷的根本原因所在。
2 戲劇創作中對音樂的認識與運用
在古代希臘,藝術被劃分為音樂、繪畫、雕塑、建筑與詩,戲劇被劃歸詩的范疇。但是,真正的戲劇藝術應該包容詩(文學)、音樂、繪畫、雕塑、建筑以及舞蹈等多種藝術成分,因而被稱為綜合藝術。
每一種藝術都有特殊的表現手段,從而構成形象的外在形態。作為一種綜合藝術,戲劇融和了多種藝術的表現手段,它們在綜合體中直接、外在地得以表現。戲劇中的音樂主要指戲劇演出中的音響、插曲、配樂等,在戲曲、歌劇中,還包括曲調、演唱等。音樂是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是戲劇創作中的基本元素。在當代的話劇藝術創作中,我們可以直接體驗音樂在戲劇的二度創作中所呈現的魅力。
劇本是戲劇演出的基礎,直接決定了戲劇的藝術性和思想性,它作為一種文學形式,雖然可以像小說那樣供人閱讀,但它的基本價值在于可演性,不能演出的劇本不是好的戲劇作品。戲劇演出中的音樂成分,無論是插曲、配樂還是音響,價值主要在于對演員塑造舞臺形象的協同。以演員表演藝術為本體,對多種藝術成分進行吸收與融化,構成了戲劇藝術的外在形態。因此,要分明主次,過分、泛濫地使用音樂,在話劇創作中會造成喧賓奪主。一名話劇導表演藝術家一定要懂音樂,善用音樂,把音樂作為強有力的手段,為戲劇整體形象服務。
3 音樂在戲劇(話?。┲械暮嫱行院徒沂拘?/p>
3.1 烘托性的音樂
烘托性的音樂常常是為某一個具體的戲劇場面所用的。在具體的場面中,由于有了音樂的加入,旋律與節奏帶來的聽覺享受使得創作者預期的情緒效果得到加強和擴展。烘托性音樂響起時,會導致場面情節、氣氛的暫時停滯,使觀眾的感受得到回味和深化,情緒得到強調。由于這時音樂所具有的情緒基調與場面的情緒基調是一致的,所以就能影響舞臺演出的節奏?!按笙泊蟊膽騽雒嬷械囊魳烦3D芎嫱袌雒娴那榫w,同樣,在某些情感細膩的場面中,音樂一樣可以起到烘托情緒,或使情感細膩化,或解析情感的作用。”
應該指出的是,烘托性音樂所起的作用不只是針對觀眾的,它同時作用于舞臺上的演員。舞臺音樂對演員的情感深化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在話劇《深圳靚湯》中,有一段主人公方永凱的大段獨白,演員在排演這段戲的時候總是無法找到準確的感覺,導演精心挑選了一段音樂,在演員排練時不經意間播放出來,演員在音樂的感染下,完全進入了狀態,排練結束后還不住地說:“感覺好,感覺好!”在保利劇院的一次演出中,當戲進行到這一段時,演員和觀眾的情緒都已經很飽滿了,當音樂響起的時候,演員和觀眾終于流下了眼淚。這時,是音樂幫助了演員走進了觀眾的內心,走進了戲劇的情節深處,為演員喚起了心底久違的記憶,讓藝術得到了升華,使演員明白了某種“情緒”,解開了情感的死結,一發而不可收。因此,“烘托性音樂幾乎成了每部戲劇作品中調動演員情感的必備手段”。
3.2 戲劇中的揭示性音樂
“戲劇中的揭示性音樂,起的是對人物行為或戲劇場面潛在內容的揭示作用?!眻雒嬷械娜宋镪P系可能是很緊張的,而這時的音樂旋律卻是舒展的;場面的氣氛可能是很陰暗的,而音樂的旋律卻充滿陽光。這種對立的感覺是對人物內心狀態的揭示、對人物內心積存的情感信息的描述。在話劇《我是一名義工》中,有這樣一段戲:主人公做夢夢見了自己曾經資助過的孩子一個個又失去了上學的機會,他心急如焚,在夢中向他們奔去,再一次向他們伸出援助之手。此時的舞臺是主人公安靜地躺在床上,可他的內心世界是依靠音樂的力量來揭示的,音樂的風格中傳遞著夢幻般的色彩,強化了人物心靈的美好。
綜上所述,關于戲劇與音樂的分析,也就是音樂與戲劇之間關系的分析,我們要在音樂構成因素當中,從這些要素所構成的音樂組織結構中找到音樂之于戲劇的意義。
參考文獻:
[1] 克爾曼(美).作為戲劇的歌劇[M].
[2] 傅謹,張先,等.戲劇藝術(藝術教室)[M].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192.
[3] 中國大百科全書(戲劇卷)[M].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4:189.
[4] 梁伯龍,李月.戲劇表演基礎[M]. 2002.
[5]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全集(第二卷·演員自我修養).中國電影出版社,1985:206.
[6] 格林·威爾遜.表演藝術心理學[M].上海文藝出版社,1989:23-25.
[7] 貝拉·依特金.表演學——準備、排練、演出[M].華夏出版社,2000:32-33.
[8] 周宏,高長梅. 21世紀教育新概念全書[M].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第1198頁.
[9] 韓永昌.心理學[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作者簡介:于靜(1975—),女,天津人,本科,編輯,記者,研究方向:群眾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