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美術作為中學的一門必修課程,隨著時代的發展,在教學方面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強對美術欣賞課的重視,對于中學生不僅要學習美術方面的知識,也要學會美術鑒賞,通過美術鑒賞可以幫助學生認識大自然、社會等。本文主要分析中學美術欣賞課教學現狀和對策研究。
關鍵詞:中學;美術欣賞課;教學
中學階段,培養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是學校的主要目標。而在美術教學中,教師主要向學生傳授有關美術方面的基礎知識和教學生一些作畫的基本方法,對于作品的鑒賞較少。而美術鑒賞可以讓學生陶冶情操,讓學生體味作畫者的心境等。
1 中學美術欣賞課的現狀
1.1 中學美術欣賞課的組織形式
在傳統的教學中,美術鑒賞課主要以室內教學為主。新課程改革后,要求對于中學生的美術鑒賞課要有一定室外教學,讓學生親近大自然,感受大自然以及人文環境,為學生增進對藝術的了解提供機會。但是在實施后發現,由于考慮到學生的安全以及組織這樣的活動耗費的人力、物力較大,學生在課外活動中,缺乏安全意識,并且這樣的教學沒有達到應有的效果,使人們產生懷疑。還有一種教學是為學生布置課外作業,讓學生自行完成,這種效果也不理想,學生的作業質量不高,說明這種教學方法是行不通的。
1.2 學校對學生美術欣賞課的教學情況
在美術欣賞課方面,目前學校的重視度不夠,課時安排不多,學生的基礎能力不一,對于教師在教學上有一定的難度。另外就是,學生對美術課的了解較少,教師布置的課堂作業,學生不能按時完成或者敷衍了事。
1.3 教學設備情況
學校的教學設備不完善,學生不能接受較為正規的教學,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學生對美術欣賞課的學習。對于美術欣賞課,應該有專門的多媒體教室,方便教師利用網絡資源對學生教學,在更多的資源情況下,學生可以了解到更多的知識,開闊眼界,提升高度。
1.4 學生欣賞能力低
大部分的學生在欣賞能力方面不足,對于一些名畫的理解不到位,更多的觀察到的是畫面的美感,沒有注意到作畫時的歷史背景或當時畫家的生活情況、工作情況等。所以,教師在教學時只注重傳授知識,缺乏對于學生的能力了解。
2 美術欣賞課現階段存在的問題
2.1 教師的能力不足
美術欣賞課教師應具備極強的綜合能力。教師不僅要有較強的專業知識,還要了解作畫時的背景,讓學生了解到該畫的背景,為什么要作出這樣的畫,該畫要傳達出什么意思等,這些問題教師都要熟知。這就要求教師掌握多方面的知識。中學的美術欣賞課教師有的不是師范學校畢業,在對藝術的欣賞中缺乏全面性,影響學生對畫作的理解。
2.2 學生處于被動地位
在教學中,教師作為主體地位,主要由教師為學生講解,而學生處于一個被動接受的狀態,學習的積極性不高。教師在課上講的更多的是美術的發展歷史和自己對作品的評價,沒有引導學生跟上自己的教學,學生對課程不感興趣。
2.3 教學方法缺乏新穎性
在教學中,無論什么課程都是由老師向學生傳授知識。在美術欣賞課上,主要由教師向學生介紹作品,講述自己的觀點,沒有讓學生自己提出自己的觀點。教師與學生之間缺乏溝通交流,教學過程過于枯燥無味。
3 改善中學美術欣賞課的對策
3.1 學校組織教師進行培訓
學校每年都應組織兩到三次培訓、交流,才能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在培訓過程中,要積極主動地接受新的事物,保證不脫軌,緊跟社會的步伐,了解學生的新動態,學會與學生交流溝通。
3.2 改善師生之間的關系
尊師重道是我國的傳統美德,學生要尊重教師,教師也要尊重學生。教師在教學中,不僅要向學生傳授知識,還要給學生足夠的自主權,讓學生自由發言,表達自己的觀點,促進師生之間交流溝通。從而提高學生的積極性,讓教師了解學生的情況,強化師生關系。
3.3 改變教學方法
教師在教學中,要多采用問答或其他形式來積極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教師在課堂上要鼓勵學生積極發言,表述自己的觀點,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力、審美力。學校應該注重學生的室外教學,改善教學環境,讓學生接觸大自然,感受大自然,觸動心靈,培養學生的藝術性。
3.4 配備教學設備
為了使學生得到更好的教育,學校應該為學生配備專業的美術教室,在教室內應陳列各種各樣的畫,這些畫要定時進行更換,盡可能為學生創建一個比較好的平臺。比如多媒體的配置,讓學生更加直接地感受到美術的美感。
3.5 發揮學生學習美術欣賞課的自主性
學生在鑒賞美術作品時,不僅要通過直觀的感受來品味作品,還要根據當時的生活背景來了解作品產生的原因,以及作品想要表達的含義。因此,教師在每節課后,要提前給學生講下節課的教課內容,可以提示大家提前去了解課程涉及的內容,學生可以利用課余時間上網查閱資料或者去圖書館了解相關內容。這樣學生會帶著問題學習,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自主性,促進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師之間進行交流。教師在課堂上教學時,注意引導大家學習,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角,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3.6 注重欣賞與繪畫相結合
學生要學會欣賞作品,還可以對作品進行臨摹,在作畫的時候去品味作品,這樣反而可以更加方便學生對作品的理解。另外,欣賞作品與繪畫是結合的,好比各門學科之間是有聯系的不是孤立存在的,通過作畫,學生可以明白為什么這樣畫出來的畫是美的,方便以后對作品的鑒賞。
3.7 注重隨堂演練
對于本課堂所講的知識,教師一定要用作品來向大家闡述,加深學生的印象,也讓學生理解所學內容。教師也可以多準備幾幅作品讓學生進行鑒賞分析,這樣學生也可以融入學習中,對于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有很大的幫助。
3.8 組織春游
春季是萬物復蘇的季節,尤其對于一些城市里的孩子,組織大家到郊外去踏春,可以使大家感受到大自然的美,貼近大自然。這樣可以提高學生對大自然的了解,學會用顏色來作畫,提高學生對色彩的敏感度和在使用時的掌控度。
3.9 提高家長的重視度
在一般家庭中,對于孩子在美術課程的重視度不高,尤其是農村,家長只注重學生的文化知識,希望孩子將時間花費在文化課的學習上,忽略了孩子的興趣愛好。而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的天賦被泯滅。學??梢越M織家長座談會,了解學生的家庭情況,傾聽家長的聲音,向家長傳達出對美術的重視。
4 結語
在教學中,教師要采用多種教學方式相結合的教學方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學生通過欣賞作品,還可以感受當時的社會環境以及畫家的心境。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注重學生的自主性,教師只能起到引領的作用。美術是一門讓學生感知世界的學科,與各學科之間都是聯系的,學校應該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所以應完善設備的配備。初中階段對于學生的發展有重要的影響,學校一定要注意對學生的教育。
參考文獻:
[1] 張有金.淺談新課改下高中美術教學有效方法[J].中國科技創新導刊,2012(36).
[2] 加央歐珠.新時期提高中學美術欣賞課教學質量的對策探析[J].青年文學家,2012(36).
作者簡介:馬穗英(1979—),女,廣東韶關人,本科,研究方向:中學美術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