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建偉 米潔



摘要:近年來,隨著教育體制改革不斷深入,在激烈的競爭壓力和高強度的課業負擔的學習背景下,普通高校開展的有關“陽光體育運動”的各項實踐活動,對促進高校大學生的體能發展、增強大學生體育鍛煉的自主意識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文章結合陽光體育運動在全國的發展現狀,對普通高校“陽光體育運動”服務大學生的運行機制進行了探討。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deepening of the reform of the education system, in the intense competitive pressures and high strength of schoolwork burden of learning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carry out about the "Sunshine Sports" the practice to promote college students' physical development and enhance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physical exercise consciousness to a certain role.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sunshine sports in China,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operation mechanism of "Sunshine Sports" service college students in gener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關鍵詞:陽光體育運動;制約因素;系統模型
Key words: Sunshine Sports;constraints;system model
中圖分類號:G80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6)06-0223-04
0 引言
近幾十年來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特別是改革開放三十年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現在已被世界所矚目,然而青少年學生的體質健康狀況卻每況愈下。如果這種局面沒有一個根本性的、有效的改變,那么我們所謂“國家興旺、社會和諧、家庭祥和、個人幸福”,將會成為一句不切實際的空話。青少年學生的健康關系到千家萬戶的幸福安定,同時也關系到民族的未來和國家的綜合競爭力。增強青少年體質,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也關系到國家和民族的未來,“陽光體育運動”的啟動打響了采取堅決有力的措施,切實改變青少年學生體質下滑狀況的發令槍,對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加強青少年體育運動,增強青少年體質,培養健康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有著重要而深遠的現實意義和理論意義。
1 普通高校開展“陽光體育運動”現狀
陽光體育運動是我國政府部門為改變學生體質健康狀況持續下降的不利局面,推動廣大學生積極參加體育活動而發出的偉大號召,是推動學校體育健康和持續發展的行動綱領。為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的“陽光體育運動”在全國億萬學生中如火如荼的展開,陽光體育運動對青少年的的身心健康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將直接影響到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戰略目標能否實現,直接關系到黨和國家的前途命運。
1.1 普通高校陽光體育運動開展取得的成果
從2006年陽光體育運動正式推廣以來,普通高校實施陽光體育東已經9年多的時間。從本研究調查的情況來看,我國普通高校實施陽光體育運動的九年時間中主要取得了以下兩個方面的成果:
1.1.1 重視陽光體育運動,推廣陽光體育運動
2005年,國務院頒發了《關于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2006年,教育部、共青團中央頒發《關于開展全國億萬學生陽光體育運動的通知》以來,各高校積極參與,如在問及“學校體育工作機制由誰負責”時,有75.8%的在校教師或學生選擇了“校長”,而在問及“學校的陽光體育運動是否舉行過開幕式”時,85.3%的被調查者選擇了“是”,可見目前我國普通高校普遍較重視陽光體育運動,愿意積極推廣陽光體育運動。
1.1.2 體育鍛煉意識形成,體育鍛煉頻率增大
學生是開展陽光體育運動的主體,只有他們的積極參與陽光體育運動才能得以持續有效的開展。根據本研究的問卷調查統計,從普通高校開展陽光體育運動以來,有63.5%的學生“每周參加1-2次體育鍛煉”,11.7%的學生選擇了“每周參加3-4次體育鍛煉”,3.5%的學生選擇了“每周參加5次以上體育鍛煉”,可見當前我國普通高校學生的體育鍛煉意識已經逐漸形成,體育鍛煉的頻率逐漸增大。
1.1.3 體育設備逐漸完善,體育鍛煉條件改善
完善的體育場地和設施是普通高校開展陽光體育運動的基礎,通過對河北省10所普通高校的體育場地和體育設施調查,發現當前我國普通高校的體育器材普遍好于體育場館,籃球、足球等球類、田徑、體操類等項目的器材相對齊全,體育設施和鍛煉緩解逐漸完善。
1.2 普通高校陽光體育運動開展中存在的問題
1.2.1 體育鍛煉的自主意識嚴重缺失?!瓣柟怏w育運動”的主要宗旨是讓青少年走到室外,積極參與體育活動,形成自主體育鍛煉的意識,從而達到促進青少年體能發展的目的。但是,由于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導致現代人的生活方式逐漸遠離運動。對青少年來說,對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遠遠高過對體育鍛煉的興趣。據有關調查顯示:只有約26.3%的青少年有自覺參加體育鍛煉的習慣,63.7%的青少年則屬于被迫參加體育活動一類,而有10%的青少年則屬于完全不參加任何體育鍛煉一族。此外,一些家長過于溺愛孩子,怕他們在體育活動中受傷,不支持甚至反對孩子出去參加體育鍛煉??梢钥闯?,當前我國的青少年普遍存在缺少體育鍛煉的自主意識,影響了“陽光體育”的發展。
1.2.2 思想認識有待進一步提高。實施陽光體育運動的過程中,由于受到傳統固有思維模式的制約與局限,部分校長、教師、家長對大力開展陽光體育運動的重要意義的認識存在一定的偏差,有待進一步提高。
1.2.3 組織領導有待進一步加強。主要體現在以下三點:一是少數學校沒有成立陽光體育運動的領導實施機構;二是雖成立了機構但沒有覆行職責,分工不明確,缺乏合力;三是組織領導中存在前后不一致,內外不一致現象。
1.2.4 運行機制有待進一步完善。少數學校還沒有摸索出符合自己實際情況的陽光體育運動運行機制,存在被動應付現象,部分學校雖有較好的運行機制,但是沒有長期堅持運行,部分學校的運行機制受其它因素干擾多,隨意性較大。
1.2.5活動實施有待進一步創新。工作中主要存在以下幾點不足:一是以體育課教學和課外活動完全代替的陽光體育活動;二是完全脫離學校體育課堂教學這一陣地和平臺,另搞一套;三是有的學校陽光體育時間得不到保證,有的學校的活動時間安排不合理,教師、學生疲于應付;四是陽光體育運動的實施方式方法、活動組織、活動內容等因循守舊,缺乏開拓與創新精神。
1.2.6 效果評價有待進一步落實。一是主管部門對學校陽光體育運動的實施缺乏一套有效的考核評價機制;二是各學校對陽光體育運動的實施效果缺乏過程性評價;三是沒有把陽光體育運動的開展實施情況與學生體質健康檢測、體育中考、教育視導檢查等進行有機結合起來。
1.2.7 條件設施有待進一步改善。一是缺乏專門化的體育教師,制約了陽光體育活動的開展;二是必要的活動經費得不到保證;三是開展陽光體育運動的場地、器材等設施沒有或是不達標,制約了運動的廣泛開展。
2 陽光體育運動”實施的時代意義
普通高校開展“陽光體育運動”目的是在各級各類學校形成濃郁的校園體育鍛煉氛圍和全員參與的群眾性體育鍛煉風氣,有效地促進廣大青少年學生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切實提高學生體質健康水平。各級教育、體育行政部門和共青團組織要高度重視,精心策劃,認真研究制訂方案,確保陽光體育運動在各地、各級各類學校全面開展,做到有聲勢、有影響、有內容。
在生理上:①體育鍛煉有利于人體骨骼、肌肉的生長,增強心肺功能,改善血液循環系統、呼吸系統、消化系統的機能狀況,有利于人體的生長發育,提高抗病能力,增強有機體的適應能力。②減低患上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的機會。③體育鍛煉是增強體質的最積極、有效的手段之一。④可以減少你過早進入衰老期的危險。⑤體育鍛煉能改善神經系統的調節功能,提高神經系統對人體活動時錯綜復雜變化的判斷能力,并及時做出協調、準確、迅速的反應;使人體適應內外環境的變化、保持肌體生命活動的正常進行。
在心理上:①體育鍛煉具有調節人體緊張情緒的作用,能改善生理和心理狀態,恢復體力和精力;②體育鍛煉能增進身體健康,使疲勞的身體得到積極的休息,使人精力充沛地投入學習、工作;③舒展身心,有助安眠及消除讀書帶來的壓力;④體育鍛煉可以陶冶情操,保持健康的心態,充分發揮個體的積極性、創造性和主動性,從而提高自信心和價值觀,使個性在融洽的氛圍中獲得健康、和諧的發展;⑤體育鍛煉中的集體項目與競賽活動可以培養人的團結、協作及集體主義精神。
少年是人一生中身心發育趨向成熟的重要轉折時期,這時你會驚異的發現,在生理和心理方面出現許多前所未有的變化,并明顯的感到,我長大了。隨著人民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質的提高,“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我們要在體育運動中茁壯成長、在運動中保持健美。
3 普通高校開展“陽光體育運動”的組織結構及弊端
高校的體育管理制度是實現陽光體育目標的制度保證,我國高校體育的校內管理隨學校規模大小、學校性質、管理水平高低有所區別,但按照《學校體育工作條例》的有關要求,目前我國普通高校學校體育內管理的主要方式是由校領導分管和學校體育工作部門具體執行而進行的,如圖1所示。
從圖1中這個封閉的系統中不難看出現行的高校陽光體育的決定者在于校領導,如果校領導積極支持、鼓勵陽光體育的開展,那么體育場館資金、教師課余輔導經費、學生參與運動時間、學生團體的發展等所有的難點問題都會迎刃而解,但是如果高校領導對其發展不管不顧則后果可想而知,學生希望參與運動但是場地不夠、學生在課外活動需要一定的教師指導但沒有人渠道給教師補發工資等等一系列的問題將會導致陽光體育成為一句口號而已,連基本運行都不可能更談不上可持續發展。
4 普通高?!瓣柟怏w育運動”可持續發展系統模型的構建
在陽光體育運行系統中其從環境中獲取諸如體育教師的勞動、活動開展的經費、體育場館、器材的損耗等資源,而通過教師的體育課教學或者體育課外活動的轉化,則產出擁有健康體魄、體育與健康知識素養、一定運動技巧與能力的大學生與大學畢業生。
根據普通高校開展陽光體育系統的各個影響要素及各個要素間關系構建普通高校陽光學校可持續發展的系統模型如圖2。
圖2勾畫了陽光體育發展系統的主要組成部分與子系統。正式結構中的行為除了受結構要素和個體要素的影響外,還要受到文化要素和方式方法的影響。學生根據自身的認知與動機去調整與文化、組織、結構分別的關系,而文化則是系統參與者的共同取向,它賦予系統內個體特殊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在這里則被認為是完成陽光體育的良好目標。組織方式是為了達成共同目標而開展體育活動所采取的適宜的方式與方法,從而滿足個體的需求和結構的期望。此外,系統中的所有這些要素都要受到來自環境與轉化也就是教育或者體育參與的種種重要力量的制約。因此整個系統是開放的,具有反饋性的,如果想保持并發展下去就必須解決各關鍵要素間的和諧性的問題。
5 普通高校開展“陽光體育運動”實施效果反饋
對學生的調查表明(見表1,表2),認為陽光體育運動啟動后學生體育鍛煉熱情沒有變化的占7%,認為有所提高的占58%,認為陽光體育運動的啟動對學生鍛煉熱情有很大提高占35%。認為陽光體育運動實施后學生體能和體育技能沒有變化的占19%,認為有所提高的占63%,認為陽光體育運動的實施對學生體能和體育技能有很大提高的占18%。
通過對河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五年在校大學生體質健康測試對比分析發現,開展“陽關體育運動”后對學生體質健康有一定的幫助。見表3。
通過表3顯示:2007年有16.47%的學生體質健康測試不及格,2011年有10.02%的學生體質健康測試不及格;2007年優秀率為11.36%,到2011年優秀率達到了15.23%。自2007年從開展“陽光體育運動”以來學生體質健康有了一定的提高,經過1年的時間就達到了“陽光體育運動”開展3年后的要求:使85%以上的學生達到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及格等級以上。但是在2007年開展“陽光體育運動”兩年后學生體質有了一定的提高,但2009年之后就呈平穩勢態。因此,“陽光體育運動”還有提升的空間。
6 措施與建議
6.1 加大宣傳力度,提高對體育鍛煉的思想認識
美國作家愛默遜曾感慨的說“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財富”。學生時期加強體育鍛煉將對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起到深遠的影響。學校要通過班隊會、黑板報、校園廣播等各種形式進行廣泛的宣傳,營造良好的校園體育氛圍,廣泛深入的開展“每天鍛煉一小時,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輩子”的宣傳,加強對學生體育價值觀、社會責任感和集體榮譽感的教育,培養學生刻苦鍛煉的精神。向學生傳授科學的鍛煉身體的方法,培養學生自覺進行體育鍛煉的意識和能力,同時積極營造活躍的校園氛圍,學校領導和教師要帶頭參與,形成全校師生共同參加體育鍛煉的良好氛圍,努力培養學生終身鍛煉的興趣和習慣。
6.2 學校要組織豐富多彩的體育競賽活動
體育活動是活躍校園氣氛的最好的方法,學生通過多種體育比賽活動可以體會到體育運動帶給自己的成就感和愉悅的心情,既提高了對體育運動的興趣也增進了友誼,增強了班級的凝聚力,還營造了良好的體育氛圍,既保證了學生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又促進了學生課外體育活動的開展。我想,這是別的學科所不能做到的,這就是體育運動的特別之處。
6.3 努力提高體育教師的專業素質,拓展體育教學內容
體育教師要認真鉆研新課標,努力提高自己的專業素質,努力拓展教學內容,讓學生對體育課有新鮮感,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還要讓他們在經過努力以后有成就感,慢慢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鍛煉的好的習慣。
6.4 認真組織好兩操和課外活動
“兩操”是學校的名片,一個學?!皟刹佟苯M織的情況就能體現出這個學校體育工作的基本狀況,所以體育教師要認真組織、形成特色?,F在學生近視的比例在顯著增大,年齡明顯降低,這是學生對用眼衛生知識匱乏的明顯標志,所以體育教師要對學生普及用眼衛生知識,提高學生對眼保護的意識。
6.5 加強監督管理力度
學校要組織監督管理人員對學校體育工作進行監督,確保學生每天有充足的體育鍛煉時間。對體育課被占用、剝奪學生體育運動權利的行為進行監督。
參考文獻:
[1]羅振宇.關于在學校中開展“陽光體育運動”的理性思考[J]. 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07(11).
[2]白鳳瑞,彭延春,鄭柏香.高校開展“陽光體育”運動的現狀與對策探析[J].體育與科學,2009(02).
[3]毛曉榮. “陽光體育運動”背景下的高校體育理論課教學改革[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8(05).
[4]馮唯銳,徐蕾. “陽光體育運動”解析及高校實施的策略研究[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08(04).
[5]董新軍,曾紅卒,李倩,潘明英.高校開展陽光體育運動的現狀與干預措施研究[J].江蘇技術師范學院學報(職教通訊),2008(07).
[6]孫俊偉.高校體育教學改革如何適應陽光體育運動的需求探討[J].四川體育科學,2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