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美紅
【摘要】目前語法課堂教學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本文主要針對這些問題,提出語法課堂教學要做到簡單化、情境化和多樣化,并闡述了具體做法。
【關鍵詞】語法課堂教學 簡單化 情境化 多樣化
一、語法的概念和語法課堂教學目標
語法(Grammar)一詞在《牛津高階英漢雙解詞典》中是這樣定義的。“Grammar——the rules in a language for changing the form of words and joining them into sentences.” 可見,語法揭示了詞形變化和遣詞造句的規(guī)律。所以,學習語法有助于學生搭建語言基本框架,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正確理解英語和準確運用英語的能力,可以使我們學生在學習英語過程中少走彎路。
語法課堂教學的主要目標是在把握好考試要求的基礎上,追求針對性強的教學效果和在此基礎上的高效率。
二、語法課堂教學的現狀
目前,筆者發(fā)現,教師在語法課堂教學上主要存在著以下三個方面的問題:
1.語法教學被過分淡化。尤其是在新課改形勢下,淡化語法的呼聲很大。有的教師談“語法”色變,在課堂上過分淡化語法。而事實上,語法是語言構成的基礎,是正確使用語言的保障。所以,教師不應該淡化語法,而應該優(yōu)化語法教學。
2.語法教學方式單一、陳舊、缺乏趣味性。課堂上,老師經常是“一言堂”,苦口婆心,唯恐遺漏要點,而學生是機械記憶、機械練習,記了忘,忘了又記。久而久之,學生覺得語法課堂枯燥無味。
3.語法教學缺乏系統性和連貫性。部分教師在語法教學過程中,不顧學生的具體學情,不研究語法項目的整合,一律照本宣科。這在高一起始階段尤其不利。因為在新課改形勢下,許多初中老師并不是非常重視課堂語法教學,所以,常常在高一開學之初,有的學生連基本的句子成分都不會分析,那么我們如果馬上教學主從復合句,學生就會掌握得非常吃力。
三、高中英語語法教學的幾點思考和實踐
以上的幾點問題急需解決,否則,語法課堂教學將處于低效狀態(tài),非常不利于學生的英語語法學習。筆者在長期的一線教學過程中,不斷總結、反思,嘗試了以下的做法,收到很好的語法課堂教學效果。
1.語法教學要簡單化。從近幾年的高考試卷來看,語法考查的特點是考點穩(wěn)定、強調運用、立足基礎、遠離冷僻,所以語法教學要做到化繁為簡、精講精練,不鉆怪題、偏題。在教師教學語法過程中,切忌將語法梳理得過細,沒有給學生一個清晰的語法框架。
筆者在每接手一個新的班級時,都會告訴學生英語語法其實并不難,我們只要用兩組數字(1234+589)就可以基本概括高中英語語法項目,589是語法中的重中之重。5指的是簡單句的五種基本句型:主語+謂語;主語+系動詞+表語;主語+謂語+賓語;主語+謂語+賓語+賓語;主語+謂語+賓語+賓補。8指的是七種成分:主語、謂語、賓語、定語、狀語、補語、表語,同位語。9指的是九種詞性:其中有實詞六種:名詞、動詞、代詞、數詞、形容詞、副詞,虛詞3種:連詞、冠詞、介詞。其中感嘆詞像oh, well高考不做要求,所以只要順帶提一下。589是每個學生都必須過關的,這是最基本的。1234中1指的是1個中心:以動詞為中心,其中涉及動詞的時態(tài)、語態(tài)、系動詞、助動詞、情態(tài)動詞、非謂語動詞、主謂一致等,2種語氣:陳述語氣和虛擬語氣,3種從句:定語從句、狀語從句和名詞性從句。4種特殊句式:強調句、倒裝句、省略句和祈使句+and/or/…+一般將來時的句子。有了基本的線串起來后,哪怕程度不是太好的學生,他們在心里對語法框架有個大概的印象,然后在平時練習中加以點撥、強化和運用。
在語法教學模式上,筆者也逐漸形成自己較為固定的做法。在語法新課過程中,主要采用“觀察—發(fā)現—歸納—鞏固—運用—實踐” 的教學模式。而在語法復習課時,更多地采用“集中呈現—對比分析—專項梳理—鞏固運用” 的復習模式。清晰的課堂線索,可以讓學生感受到英語課堂其實很簡單,逐漸跟上語法課堂節(jié)奏。
2.語法教學要情境化。語法教學的最終目的不是簡單地讓學生記住一些語言規(guī)則,而是將語言的形式(Form)與其意義(Meaning)、交際功能(Use)有機的結合起來,通過在實際的語言運用中去內化語言規(guī)則,從而達到學生能準確運用語言進行有效交際的目的。所以我們要創(chuàng)設適當的情境,讓學生在“學中用,用中學”,將語法教學與語篇理解和語言的實際運用,同時,培養(yǎng)學生聽、說、讀、寫等各項技能。
在語法課堂教學過程中,我們應當寄“法”于“景”,創(chuàng)設情境是基于主題式CBI教學法,就是以內容為依托的教學法,而主題的選定主要有以下三種:
· 課本的單元主題
以新人教版課本為例,課本的每個單元都有個鮮明的主題,課本中的第一篇閱讀文章本身就是本語法教學很好的素材,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進行有效整合,同時,如果我們還可以進一步延伸和擴展單元主題,使學生在學習該單元語法項目的同時,更深地了解與該單元主題相關的一些內容。
例如,筆者在教學新人教版模塊二第二單元The Olympic Games語法一般將來時的被動語態(tài)時,繼續(xù)第一篇閱讀課文的主題,由Pausania穿越時空,創(chuàng)設他到班上采訪學生,討論上一屆奧運會的一些情形,借助這個步驟復習一般過去式的被動語態(tài)。在此基礎上,探討下一屆即將召開的奧運會的相關準備事宜,引出一般將來時的被動語態(tài)。這樣,就克服了課本中閱讀文章內容已經有些過時的缺陷,讓學生在學習一般將來時被動語態(tài)時,了解奧運會的最新情況。
· 貼近學生生活的話題
筆者在日常教學過程中發(fā)現,學生對于語法還是掌握得不夠,常常是“一講就會,一做就錯”。這主要是因為運用不夠。如果在語法課堂教學過程中,創(chuàng)設學生熟悉的、熱門的話題,讓他們有話可說,他們一定能夠更牢固地掌握新的語法項目的形式、意義和功能。
例如,在教學新人教版模塊五第三單元Life in the Future的語法過去分詞作狀語時,筆者結合本校的一些圖片,探討了學生的日常生活,由于這個話題是學生非常熟悉的,所以他們可以暢所欲言,充分操練過去分詞作為狀語的句子和段落,最終,讓學生談論一千年以后的學校這個話題,更是把課堂推向高潮,學生在前面從句子到篇章練習的基礎上,達到靈活運用新語法知識的目標。
· 學生熟悉的經典文學作品
以學生熟悉的經典作品為語法課堂線索,可以提高學生學習語法的積極性和趣味性。在語法學習過程中,感悟經典。例如,在高一學習關系代詞引導的定語從句時,筆者結合白雪公主的片段導入新課,然后設置不同難度的練習,循序漸進地讓學生描述、評價這部童話作品中的人物。這樣的教材選擇讓學生覺得英語語法無處不在,它可以在課本里、在生活中、在文學里。
3.語法教學要多樣化。多元活動的設置可以避免語法教學過程中過多的機械練習。多角度、多方式復現語法知識,可以提供給學生思維空間,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筆者在教學過程中,主要嘗試了以下幾種教學方式:
(1)通過英語歌曲學習語法。許多英語歌曲都可作為語法課堂復習和導入的手段。例如,在上if條件下的虛擬語氣時,筆者播放了“If I had $1,000,000”這首歌,讓學生回答問題,導入新的語法項目。再如,在復習定語從句時,筆者采用聽歌(“She”)補歌詞的形式,部分同學聽完甚至可以馬上在班上表演唱歌,課堂氣氛高漲。
(2)背讀與語法有關的英語諺語。這不僅可以讓學生發(fā)現語法,還可以積累諺語運用于寫作之中。例如,筆者在復習過去分詞時,呈現了以下幾個句子:
United, we stand; divided, we fall.
Once bitten, twice shy. .
Lost time is never found again.
A word spoken is an arrow let fly.
讓學生競答翻譯,然后發(fā)現過去分詞所作的成分。
(3)通過一些圖片,簡筆畫,線段圖、表格、游戲等教學語法。借助圖片等方式可以讓語法教學更加直觀,使抽象的東西具體化,而游戲主要讓學生多參與,提高學生學習語法的興趣。教師在語法教學過程中要精心挑選、恰當運用以上方法。例如,畫時間軸對于講解動詞的時態(tài)的教學非常實用。
(4)充分運用網絡上的資源。網上的資源非常豐富,有微課、Flash動畫、電影片段等,這些都可以作為我們激活語法課堂的材料。例如,筆者對于學生掌握得不夠扎實的語法項目,會特意錄制微課在課堂和課后供學生學習,也會在網上下載別的老師的微課,看陌生的老師上課,會給學生帶來新鮮感,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結語
總之,高中英語語法課堂教學沒有固定的模式,教師應該根據不同的教學任務、不同的教學目標、不同的教學時段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讓高中英語語法課堂以學生為主體,做到復雜問題簡單化、枯燥知識趣味化和課堂教學高效化。
參考文獻:
[1]福建省教育考試院.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福建省語文·數學·英語考試說明[M].福建教育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