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帥東
新時期我國青年道德人格主流是積極健康的,但市場經濟的負面影響、西方價值觀的沖擊、學校教育的缺失以及家庭教育的不足,導致青年道德人格呈現出良莠不齊的狀態。在當前社會發展環境下,提升青年道德人格有四個方面的著力點,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傳統道德文化的滋養、學校教育的創新以及家庭教育的夯實。這四個著力點相互協調、相互促進,共同構成了青年道德人格培育的創新體系。
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貫穿于社會、家庭以及學校教育的整體過程,是青年道德人格培育的根本導向。在社會經濟飛速發展的背景下,市場經濟的負面效應逐漸顯現,多元社會思潮對于青年的道德人格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青年的道德人格是當代青年群體價值取向的內在體現。習近平總書記在北大師生座談會上重點強調:“青年的價值取向決定了未來整個社會的價值取向,而青年又處在價值觀形成和確立的時期,抓好這一時期的價值觀養成十分重要。”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必須要抓住青年的道德人格認知的特點,一方面在學校教育中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容,另一方面充分結合青年特點,利用新媒體手段,創新方式方法,擴大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在青年群體中的影響力。設計創作更多更符合青年需求的教育文化產品,對青年潛移默化地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幫助青年形成正確的價值取向,養成健全的道德人格。
重視傳統文化的滋養。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包含著豐富的道德思想,重視傳統文化的滋養,是青年道德人格培育的寶貴資源。在多元文化并存的新時期,加強傳統文化的滋養,可以幫助青年群體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夯實青年道德人格的根基。在社會領域功利思想的影響下,部分青年過分看重個人利益而忽視社會發展與國運興衰,缺少“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歷史擔當。加強民族傳統文化的培育,能夠有效填補青年道德人格的文化空白。通過對傳統道德文化的培養,可以使青年將個人目標與國家目標統一起來,對于自身的道德人格提出更高要求。同時,要注重培養青年嚴于律己的自律精神。嚴于律己,寬以待人,這是中華民族綿延千古的厚重美德,是青年道德人格培養不可或缺的組成內容。曾子的“三省吾身”,孔子的“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躬自厚而薄責于人”等醒世箴言,都充分體現了我國傳統道德文化所推崇的高尚品質。加強青年的自律教育,是提升青年道德人格的重要條件。自律作為主體基于內在需要的自我約束行為,可以確保青年擁有獨立、穩定的道德人格。
加強學校道德人格教育的創新。相比于社會教育與家庭教育而言,學校教育具有系統性、穩定性與專業性的優勢,是青年道德人格培育的中心環節。抓住青年道德人格的可塑期,創新學校的道德人格教育,能夠有力把握青年道德人格教育的主動權。要積極開展主題健康、形式新穎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活動,進一步深化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改革,改進教學的方式方法,提高青年道德人格培養的科學性。要加大實踐環節的課程配置,將道德人格課堂教學與社會實踐統一起來。鼓勵更多的青年學生參與志愿者活動,通過幫扶弱勢群體、參與環保宣傳等多種途徑,使青年在社會生活中感受真實的道德情感,了解社會發展對于自身道德人格的要求。要運用校園文化開展道德人格培育,有效矯正青年道德人格中的錯誤部分,抑制不良風氣在校園內的蔓延。要加強校園網絡新媒體平臺建設,吸納掌握先進網絡新媒體技術的青年教師參與到青年道德人格的培育中來,通過新媒體平臺與學生進行深入交流。將社會道德熱點和現象、學生日常生活中的道德事跡制成宣傳材料,加上“編者的話”在校園網刊登。要建立校園或年級、班級的官方微信、微博以及QQ群,教師帶領學生在這些平臺中對道德熱點進行討論,聽取學生的心聲,及時調整青年道德人格提升的準星。
夯實家庭的常態化教育功能。家庭教育是對社會教育與學校教育的重要補充,也是青年道德人格培育的基礎保障。習近平總書記曾強調指出:“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家庭是青年成長的土壤,溫潤著青年道德人格的根苗,家庭整體的道德傾向、價值理念對于青年道德人格的形成影響重大。一方面,要發揮家庭教育的導向功能,家長要為子女提供積極、正面、健康的思想內容。正如扣扣子一樣,青年道德人格的扣子要從家庭教育開始,要在最初就找準正確的位置,奠定穩固的基礎。在家庭生活中,道德教育無處不在,如何尊敬長輩,如何學會感恩,這些都是家庭道德教育的重要內容。日常生活中的瑣碎小事也需要細細思量,這些零星小事往往蘊含著深刻的人生哲學。家長要注重家風的影響,真正地承擔起“家庭教師”的責任。家庭教育可以在一頓溫馨的晚餐中進行,也可以在火熱的電視節目爭論中開展,要在家庭生活的細枝末節處大做文章。另一方面,應重視健康道德心理的教育。健康的道德心理是青年正確看待和辨析道德現象的基本前提,因此家長還要注重青年心理健康情況的觀察和把握,從而及時解決青年對于道德問題的思想困惑。此外,父母要以身作則,在青年道德人格提升方面率先垂范、身體力行,在看待事物、處理問題時不能偏激,在道德問題上要明確標準,使子女發自內心地欽佩家長,使自身成為“明星父母”,從而在道德層面上獲得青年的崇拜和贊揚,使青年從中受到道德熏陶,形成完善的道德人格。
(作者單位:北京交通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