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服務廣播的宗旨:服務公眾,關注公益
【摘要】公共服務廣播在世界各地都是社會發展與變革的重要工具。它專注于教育、醫療、環境、農業及鄉村和社區發展,幫助受眾搭建溝通的橋梁。受眾可通過公共廣播服務獲得資訊、教育和娛樂。大多數公共服務廣播都為了滿足受眾而不斷地進行自身改革。為了更好地發展,公共服務廣播需要與受眾聯系在一起并和他們進行積極的互動。
2016亞廣聯大會4月26日上午第二環節的會議,與會的專家和媒體同行圍繞公共服務廣播的發展及前景展開了探討。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副臺長田玉紅,印度全印廣播電臺臺長菲亞茲 · 沙赫里亞爾,羅馬尼亞廣播公司總裁奧維迪烏·米庫雷斯科,中國香港電臺數碼臺臺長韋佩文,分別作了主旨演講。
【關鍵詞】公共服務廣播 公益 融合 社區 互動
【中圖分類號】G229 【文獻標識碼】D
亞洲公共廣播的發展已經走過了近一個世紀,現在是誕生以來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經濟發展和科技進步給媒體發展帶來充足的資源和技術支持,不斷創造出新業態、新服務、新產品。物資的富足、教育和社會服務水平的提升,也讓受眾有更多的經歷和能力投入媒體領域。但是公共服務廣播目前也面對著更為挑剔的用戶,他們選擇范圍大大增加,要求有更好的產品和服務,我們也身處更加復雜的政治社會環境。
亞洲匯聚著48個國家、1000個民族、2000多種語言和近百種宗教,要促進彼此的理解與合作,任務十分艱巨。我們還面臨著最為激烈的話語權的競爭。在剛剛結束的博鰲亞洲論壇媒體領袖圓桌會議上,多位媒體人坦言,當前亞洲媒體的影響力與亞洲的經貿合作水平、人員交流層級不相匹配。在全球媒體上,亞洲媒體的聲音較弱,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為應對這些挑戰,亞洲許多公共服務廣播都選擇了融合發展的道路,并進行了有效的實踐。
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作為專門從事國際傳播的國家級媒體,已經有75年的歷史。我們一直致力于促進世界各國人民之間的理解、交流,助力和平與發展。為實現這一目標,中國國際廣播電臺順應時代發展的要求,正在努力將一個傳統廣播電臺打造成為現代綜合、新型的國際傳播機構。我們主要有以下幾個做法:
一是堅持綜合傳播。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在發展好傳統廣播業務的同時,實現采編流程再造,利用信息采集多種手段和先進技術,加強信息分析利用和產品生產發布能力,綜合運用圖文、音頻、視頻多種手段,為受眾提供信息產品和服務,形成了互相補充、互相借力、互動發展的綜合傳播態勢,逐步發展為擁有報刊、雜志、廣播、電視/移動終端等多種形態的傳播機構。
二是注重母語傳播。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作為從事廣播傳播的媒體,目前有56個傳播語種,始終堅持以對象國家的母語進行傳播,用受眾熟悉的語言、熟悉的方式來講故事,這能夠有效地跨越文化障礙,獲得受眾的認同,放大傳播效果。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堅持語種集合的傳播特色,在媒體實踐中不斷強化這一特點,以受眾為中心,許多國家受眾表示,使用當地語言傳播,充分體現中國對其文化的尊重。
三是強化個性傳播。傳統公共服務廣播由于其社會公益性質,目標寬泛,難以實現精準傳播。中國國際廣播電臺積極探索個性化道路,運用網絡、大數據技術搜集和分析不同地區、不同階層、不同文化受眾的特點,針對同一主題和事件,以多種視角、形式出現,強調差異化、分眾化,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比如多語種網絡電臺,尤其是旅游、美食節目等受到了全球用戶的廣泛歡迎,有效增加了用戶的迎合度;并通過各種節目傳播,幫助世界各國及地區受眾正確認識、了解中國。截至2016年2月,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媒體用戶總量已經達到了1.2億,其中社交媒體賬號用戶超過總用戶量的一半,達到近7000萬。我們有27個語種,開發了40多個移動客戶端應用,下載量不斷攀升。
亞洲各國公共廣播基礎不一,所處環境不同,發展方向各異,但在促進社會進步、增進文明交流,為地區和平發展營造和諧輿論環境等方面殊途同歸,為進一步提升各國公共廣播能力,我們倡議:
一、加強相互信任與交流、筑牢亞洲媒體合作的堅實基礎
亞洲媒體發展有先后,實力有差異,但在推動媒體融合、弘揚亞洲文化、溝通族群等方面有共通之處。我們要樹立開放包容的態度,充分尊重彼此不同的價值理念,尊重各自的探索和理念,求同存異、坦誠相待,共同促進地區發展,推動人類社會進步。
為此,各國公共服務廣播應在技術、標準、規則等方面有更全局的考慮,促進區域內各媒體平臺互聯互通,實現資源共享,為亞洲媒體深度合作、協調立場提供空間和契機,有效提升亞洲聲音在國際傳播格局中的地位。
二、加強理念轉變與創新,形成媒體融合發展的共識
各國公共廣播需要與時俱進,探索與新媒體互動、聯動的融合之路,激發跨越式發展的新動能,通過觀念融合、品牌融合、平臺融合、用戶融合、機構融合和資本融合六個途徑,推動媒體融合。探求品牌化、專業化、規模化、集團化的發展之路。
三、加強技術開發與應用,為媒體融合發展提供支撐
媒體的融合首先是一場技術革命。目前,面對大數據、云計算、可穿戴設備等新型技術的不斷涌現,公共廣播必須站在技術發展的前沿,以新技術、新應用發展,促進媒體融合技術的開發利用。
四、加強品牌拓展與合作,形成媒體融合核心競爭力
要針對不同終端和不同用戶群進行內容生產和分發,重視利用大數據等手段分析用戶需求,提升產品的傳播時效。通過深入發展媒體合作與人文交流,著力打造一批品牌活動,提升亞洲媒體的品牌效應,立爭擴大亞洲聲音,涌現出更多體現亞洲價值、代表亞洲風格和亞洲氣派的產品。
我們處在一個變革的年代,作為媒體從業者,能夠見證和參與這樣一場媒體革命是我們的幸運,也是我們的責任和使命,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促進公共廣播邁向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