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學生在學習木刻版畫時會因壓力大從而畫不好、畫不準、刻不出來節奏感、印不出來豐富的肌理,也不知道如何才干凈,怎么樣才能分好顏色,更不知道自己怎樣才能做出所謂畫面的藝術語言規律,才會被老師認可,才會順利過關,在這樣的情形下,版畫的制作顯得繁瑣而艱難,儼然成了重負……然而,藏書票的制作與創作,非課程教學內容,卻使得我的版畫教學得以順利進行,豐富了課堂內容,增強了每個學生的信心與樂趣。
關鍵詞:木刻版畫;藏書票;課程教學
第一次接觸版畫藏書票是在2008年,當時還在川美讀研二。發現版畫藏書票是源于瀏覽木刻版畫相關網站時看到了“第32屆國際藏書票雙年展”要在北京舉辦的征稿啟事。然而,當時我并不知道什么是藏書票,通過查閱書籍及對網絡資源的學習,我嘗試著做了6枚藏書票。因為喜歡熊貓,就以熊貓的形象作為畫面的主體進行了創作。起初幾枚書票并不十分規范,有的落下了票主,有的少了年代、主題……但是,有幸被選入展覽,使我原本就對這小小畫面有著的好奇和興趣更加充滿激情和動力。后來,我就把這“小東西”堅持了下來;再后來,在全院選修課中,我承擔起了木刻藏書票制作與創作課程的教學。
2010年畢業后我任教于黃山學院藝術學院,擔任版畫課程教師。因為是綜合性院校,許多學生考進來并非源于對繪畫的熱愛,而是中途加入,參加考前培訓突擊學習,多數因為文化成績不理想而臨時轉為選擇藝術高考。面對占大多數這種情況的學生時,起初在教學過程中我顯得無力而無措,真是無計可施,不知該怎么去教這些對繪畫完全不投入情感、更沒有心思進入繪畫狀態的學生們!對我來說,這是個教學難題,可是,同時我也理解他們為了上大學得到一個本科文憑的無奈選擇。
在這樣的環境下,我不斷豐富版畫教學,當看到藏書票展覽征稿啟事時,我突然想起自己喜歡的藏書票,這個好玩兒的“小東西”。于是,我嘗試著在學生們掌握基本的木刻版畫技法之后,引入木刻藏書票的創作,同時在制作藏書票的同時,將套色木刻分版、絕版木刻、手工著色等也逐步滲透。同時,對國內外優秀藏書票作品進行播放和賞析,大家逐漸覺得“它”好玩,小小的,還可以使用,有學生跟我講,老師,我想多做一點,送給我以前的同學,我說很好啊,你可以根據她們的性格、外貌、喜歡什么等特點,嘗試著多做一些,學生聽著,想著,眼睛里開始流露出興奮的神情;他們笑著說,對對對,我要刻幾款,寄給我同學……這時候,我便適時鼓勵大家大膽去做。在這個過程中,木刻版畫技法教學得以在藏書票趣味性的制作過程中完成。
每當學生詢問我作業數量和要求的時候,我總是說,盡你所能,你做得多而且好,當然不會低分,如果做得少,但是好,我也是認可的。只要你用心,我想你一定會使自己滿意,你們所做,我也都會看到。學生會經常埋怨說,跟劉老師問什么,最后都沒有答案,把問題又都拋給了我們……我聽到后,只有笑笑,等以后他們做版畫“上癮”了,就會明白,畢竟,版畫初學的時候,版畫的制作顯得繁瑣而艱難,不同于其他畫種的直接;它需要“顛倒黑白”,還需要“逆向思維”,學會看反像,畫鏡面像,而且初學者掌握不好,還會到處都擦到油墨,十分臟亂,一不小心又印漏了,我常常會聽到不斷的嘆息聲:哎,又弄上墨了;哎呀,漏了;然而,手作的樂趣又是無可替代的……
我并不刻意提及作業要求和數量,只是在技術技巧上輔導、幫助大家。我認為,在制作和創作過程中,如果技術不熟練掌握,那么,后面的一切都無從談及;另外一點更重要的,便是興趣與信心,我希望能盡自己所能給學生一個沒有負擔的、充滿樂趣和希望的版畫學習氛圍。而我的這些想法和愿望竟因一枚小小的藏書票得以實現,至于學生為何對藏書票情有獨鐘,個中原因我也在思考,觀察;似乎,它的實用性,它的小巧,它包含著每個人心底的想法,它不拘泥于畫面的其他語言關系與要求,學生說,因為我想怎么做就這么做……“沒有被要求”一定像“畫面”那樣,我忽然感悟到什么,同時也勾起了童年回憶,學生所說的這種情況,不就是我們每個人追求的“自由”嗎?那無拘無束、肆意的涂鴉,畫會兒玩會兒,蹦蹦跳跳,將“作品”歪歪扭扭地貼到墻上,自我欣賞,等待大人們夸夸,別提多開心,即便不開心,跑出去玩一會兒,也不會耿耿于懷,甚至很快忘了不開心的原因。第二天照樣畫,照樣涂……好滿足,每天都樂不完似的!后來,我們學習繪畫,怎么就束縛了手腳,變得疲憊了呢,學生覺得壓力好大,畫不好,畫不準,是那么煎熬,刻不出來節奏感,印不出來豐富的肌理,也不知道如何才干凈,怎么樣才能分好顏色,更不知道自己怎樣才能做出所謂畫面的藝術語言規律,才會被老師認可,才會順利過關,在這樣的情形下,畫畫儼然成了重負……然而,藏書票的制作與創作,非課程教學內容;卻使得我的版畫教學得以順利進行,豐富了課堂內容,增強了每個學生的信心與樂趣。每次課程結束,總會有幾名同學加入版畫工作室,將“小東西”做下去,管它呢,大家做得開心,從中不斷學習版畫知識不是很好嗎?假如成為了“正式課程”,反倒拘謹了,就這樣貼著版畫課程,不停的閃爍,肆意的、自由的生長,多歡樂!下面展示幾幅學生作品,可以從中管窺一二:
“關于木刻藏書票,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想法去做!你只要滿足幾個小條件,年代、票主、藏書票特有的文樣,語言不限,題材不限,其他都不限,好玩,有意思,好看,就行!”每當說出這段話,所謂的“作業要求”,可以感到放松而愉悅的氣息瞬間彌漫教室——這不正是我們熱愛繪畫、學習繪畫的初衷嗎?!
作者簡介:
劉麗晶,黃山學院藝術學院,美術學教研室負責人,專任教師。
木刻版畫作品作者:王巖、汪曬琴、梁欣怡、雋敏,2012級黃山學院藝術學院美術學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