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啟明
【摘 要】現代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帶動了互聯網金融的興起,互聯網金融這種新型的金融模式對金融機構尤其是銀行業產生了巨大的沖擊,互聯網金融的迅速發展,將會與商業銀行產生更加激烈的競爭。因此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已經成為當前重點研究的內容,對銀行業中存在的問題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本文通過我國互聯網金融發展的簡單概述,針對互聯網金融發展對中國商業銀行的影響提出相關解決策略。
【關鍵詞】互聯網金融;商業銀行;影響及對策
我國正處于金融市場轉型階段,互聯網金融的出現為中國各行各業帶來了較大的改變。但是互聯網金融對商業銀行的沖擊仍然較大,因此要減輕互聯網金融對商業銀行的沖擊,針對存在的相關影響進行具體的對策探討。
一、我國互聯網金融發展現狀
互聯網技術與金融服務的結合,為金融市場的可持續發展帶來了新的生機,互聯網金融逐漸呈現快速發展的趨勢?;ヂ摼W金融主要業務模式有網絡支付、網絡融資、網絡理財和移動金融[1]。
網絡支付是指電子交易的當事人通過網絡來使用安全電子支付手段進行貨幣支付或資金流轉。網絡支付作為第三方支付手段,發展速度迅猛,成為了網上購物、網上轉賬、網絡繳費還款等支付結算領域的主要支付方式。另外隨著支付渠道的不斷拓寬,第三方支付手段不斷改革創新,對商業銀行傳統的支付業務的影響不斷擴大,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商業銀行與第三方支付業務的合作共贏。
網絡融資依賴于網路技術平臺實現融資活動,相繼出現了網絡小貸公司、銀行網絡信貸、眾籌融資、P2P融資等主要融資模式。網絡融資因其成本低、效率高、風險性因素較為分散等優勢,逐漸替代傳統的信貸方式。然而另一方面,網絡融資于不僅能夠促進互聯網新型經濟的快速發展,而且能夠為銀行等金融機構開展業務創新提供參考依據。
網絡理財是基于互聯網平臺進行投資理財的一種新型理財方式,相比傳統的投資理財方式,網絡理財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信息收集更加全面、投資收益率更高、操作更簡單快捷、投資范圍更廣闊。第三方支付平臺擁有強大的網絡技術、客戶資源多、理財產品全面等優勢,在網路理財市場上的發展較為快速。但由于商業銀行的網絡理財平臺的安全保障機制更加全面,因此會對第三方支付平臺網絡理財的發展帶來較大的影響。
移動金融是指依賴于移動終端和移動互聯網進行相關的金融業務活動。現今我國移動金融的發展速度較快,通訊運營商、各大銀行以及第三方支付企業成為移動金融的主要參與開發者,形成了各自主導的局面。由于現階段我國的互聯網金融立法相對落后,各互聯網金融業務無法得到有效的安全保障。
二、互聯網金融發展對商業銀行的具體影響
(一)互聯網金融沖擊著商業銀行的經營模式
互聯網金融的快速發展,使得第三方支付企業迅速崛起,其業務經營范圍逐漸擴大,第三方支付企業的快捷支付方式脫離商業銀行獨自完成資金的流轉?;ヂ摼W金融的網絡信貸平臺操作簡單、手續簡便,滿足客戶個性化需求,已經被大眾廣泛認同,逐漸改變著商業銀行的信貸供給格局?;ヂ摼W技術的快速發展,方便了客戶在辦理金融業務時的操作,從而為互聯網金融帶來了廣泛的客戶資源,嚴重動搖著商業銀行的客戶基礎。
(二)互聯網金融沖擊著商業銀行的服務模式
互聯網金融的服務理念是在開放性平臺的基礎上,針對客戶的不同體驗,提供個性化和多樣化的服務。而商業銀行原有的服務理念和服務模式是以物理網點為基礎,從而滿足不同客戶的具體需求?;ヂ摼W金融對于客戶的所有操作只需要通過計算機等網絡設備來實現,完全擺脫了商業銀行的物理網點限制。
(三)互聯網金融沖擊著商業銀行的收入來源
商業銀行的主要收入來源主要是貸款、投資帶來的利息收入和其他利息收入[2]。網絡融資的發展導致了商業銀行的信貸客戶大量流失,由此產生的利息收入被互聯網金融企業攬入懷中。網絡融資企業的貸款成本和利率不受中國人民銀行的控制,屬于自由市場,因此其貸款定價低于商業銀行的貸款利率,致使商業銀行的收入下降;而且網絡融資企業辦理融資業務效率高,因此商業銀行客戶流失現象嚴重,導致收入嚴重減少。另一方面,第三方支付企業受到政府的認可,因此其發展速度異常迅猛,其業務范圍越發廣泛,涉及到互聯網支付、信用卡還款、預付卡發行和貨幣兌換等,大大降低了商業銀行業務帶來的收入。
(四)互聯網金融沖擊著商業銀行的資產業務
互聯網金融中的網絡融資模式打破了商業銀行傳統的信貸業務格局。我國互聯網金融業務的主要融資對象是中小企業,因此對商業銀行業務的主要影響體現在零售業務方面?;ヂ摼W網絡融資中的機構網絡信貸平臺主要是面向商戶的供應鏈金融模式,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阿里巴巴公司在2010年成立的阿里金融。據相關統計數據表明,2014年,我國商業銀行新增貸款總額約9.78億元,而阿里巴巴數據顯示,截止2014年底,阿里貸款累計余額高達1800億元以上[3]。阿里金融這一金融供應鏈模式對商業銀行信貸業務的沖擊巨大,為中小微企業帶來了新的希望,但是嚴重影響著商業銀行資產業務的盈利。因此需要建立平衡的金融體系,改善當前僵化的金融格局,加強商業銀行信貸業務與互聯網融資業務的相互合作,從而加快金融市場的發展。
(五)互聯網金融沖擊著商業銀行的負債業務
互聯網金融業務的快速發展,對商業銀行的負債業務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不良影響,以互聯網金融中的余額寶理財產品為例。余額寶平臺將部分散戶的銀行儲蓄轉移到第三方支付平臺上,突破了商業銀行傳統的定期儲蓄業務的束縛,致使商業銀行存款業務受到極大沖擊。余額寶對商業銀行的負債業務的主要影響包括:第一,余額寶在發展過程中,將銀行散戶資源吸引過來;第二,余額寶理財產品的發展導致商業銀行負債成本率大幅度增加。由此可見,余額寶等理財產品對商業銀行負債成本造成巨大影響,而且受外界客觀因素的影響,商業銀行的綜合競爭能力在一定時期內仍然處于下降狀態。
三、中國商業銀行的改進策略
(一)商業銀行需要調整經營戰略
面對互聯網金融的強力沖擊,商業銀行需要及時調整原本的經營戰略,從而實現可持續發展。首先,商業銀行應該調整原有的戰略規劃,采用SWOT分析法[4]來分析商業銀行內外環境中形成的優勢、弱勢、機會和威脅,從而制定出符合實際發展情況的有效戰略規劃;其次,商業銀行要重新進行戰略定位,完善其一站式互聯網服務渠道,加強服務功能,另外強化與第三方支付平臺的合作,從而實現雙方共贏;最后,針對具體發展狀況進行適當的戰略聯盟,以此發揮各聯盟方的優勢,彌補自身的不足之處。 (下轉第5頁)
(上接第3頁)
(二)商業銀行應該拓寬業務渠道
商業銀行在應對互聯網金融的沖擊時,具備電子商務支付的優勢,商業銀行可以利用此優勢,拓寬業務渠道。第一,商業銀行應該搶占先機,創建自己的電子商務平臺,充分挖掘客戶資源,同時防止第三方支付企業的威脅,堅決守護商業銀行原本的市場份額。第二,推進與電商企業的合作,在合作中將銀行業務與客戶消費緊密結合,與實體商戶形成銀行電子商務系統,進軍互聯網金融。第三,充分利用移動支付優勢發展手機銀行,隨著網上銀行的普遍使用,手機銀行成為各大商業銀行宣傳和營銷的重點,通過發展手機銀行促進交易數量的增長。第四,發展多種資產組成的資產管理業務,轉變商業銀行的經營模式,提高商業銀行的利潤,改變存貸利息收入偏高的局面,促進多元化盈利增長格局的出現[5]。
(三)商業銀行需要加強信貸與資金的合作
互聯網金融的網絡融資模式的出現一定程度上為中小企業的帶塊問題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中小企業利用互聯網網絡融資平臺,解決了相關信息不完整的問題,其進行融資的成本相對銀行信貸成本大大降低,提高了獲得貸款的成功率[6]。因此商業銀行需要利用互聯網平臺,使雙方的資金需求信息得到共享,并在交流中形成統一的意見,促進自身信貸模式的發展。商業銀行利用互聯網將各種與資金相關的信息進行收集,從而幫助商業銀行對客戶投資喜好以及對資金需求信息的相關了解,從而針對其具體需求制定相關的信貸制度,最大程度上滿足不同客戶的資金需求。此外,商業銀行要學習互聯網金融企業在數據處理與數據分析等方面的先進技術,加強與胡亮網金融企業的合作,促進自身的可持續發展。
(四)商業銀行需要加強對風險的控制
為了促進商業銀行長期穩定和有效運營,促進金融體系的健康發展,需要具備豐富的風險管理經驗。在應對互聯網金融的沖擊時,商業銀行需要對市場風險進行嚴格管理與控制,從而有效規避風險。首先,要樹立內部風險意識,做好風險防范工作。商業銀行在發展過程中要加強對市場宏觀經濟體下的各種形式走向的研究和分析,實現合理經營管理的理念,強化風險防控意識。其次,加強操作過程的風險管理與控制。在業務操作過程中,操作人員要規范業務操作過程,切實做好個人業務與對公業務的管控,加強對信息系統中的客戶信息與網絡核實工作,從而全面摒除操作流程中的風險。第三,要加強網絡電子銀行等渠道的風險管控,對于各種網絡詐騙以及電信詐騙的方式,要加大檢測管控力度,防止客戶電子銀行賬戶相關信息的泄露。最后,加強法律監管力度。相關監管部門要完善有關法律法規,嚴格執行法律法規的監管力度,同時對商業銀行的監管職責明確分工,從而在法律層面加強對商業銀行的風險管控。
四、結束語
互聯網金融的高效發展對商業銀行帶來了各種沖擊,商業銀行需要正確認識互聯網金融帶來的影響,加強自身的發展能力,積極應對互聯網金融的沖擊,從而促進商業銀行的可持續發展,為我國經濟發展做出巨大貢獻。
【參考文獻】
[1]鄧小峰,黃鳳.商業銀行應對互聯網金融發展的對策研究[J].商業會計,2014(23):64-66.
[2]林玲.互聯網金融對我國商業銀行的影響及對策分析[J].金融經濟,2015(02):135-137.
[3]任玲,孫美凝.淺析互聯網金融對商業銀行的影響及對策分析[J].時代金融,2015(17):110+115.
[4]張喜玲.互聯網金融對商業銀行的影響及對策分析[J].市場周刊(理論研究),2015(08:)60-61.
[5]徐斯旸.互聯網金融發展對我國傳統商業銀行的影響及對策分析[J].中國市場,2015(38):139-140.
[6]胥岢.互聯網金融發展對商業銀行的影響、啟示與對策研究[J].西南金融,2014(04):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