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睿宇 馬簫



【摘 要】通過對重慶某高校本科大學生網絡表達現狀展開抽樣調查,希翼以問卷訪談的方式,深入了解大學生以網絡為平臺表達個人意見和想法的現狀,最終能引導他們開展健康、綠色的上網行為,合理網絡表達,產生更多正能量。
【關鍵詞】大學生;網絡表達;調查
大學生更是憑借網絡的高速發展,電腦、手機等媒介的普及,成為網絡世界的主力人群。通過網絡快速表達對社會事物、時政信息的觀點已經成為90后青年大學生的一種主流方式,了解他們網絡表達的現狀,對于加強網絡安全,提升大學生健康上網意識,優化網絡環境是極為有必要的。
一、訪談調查情況概要
(一)調查前期工作
為做好調查工作,切實取得大學生的網絡表達現狀的關鍵信息,工作團隊在綜合國內外有關理論與實證研究的基礎上,結合大學生的具體特點,編制了一份由24個題目組成的問卷,問卷主要圍繞大學生上網動機、日常信息來源、就網絡熱點發表觀點和對某些網絡行為的看法、對于網絡就自己的影響等問題進行了調查。
(二)調查對象及方式
調查團隊就問卷題目反復測試后,將調查對象限定于重慶某高校的本科大學生。為了盡可能獲得詳盡且真實的數據,本次調查以集中重點為原則,對該高校的學生進行廣泛抽樣并進行訪問。抽樣是根據學科分布、男女比例、年齡段等多種因素,以訪談為主要形式,在該校進行了為期三天的集中訪問調查。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150份,回收了108份,回收率為72%。其中有效的有108份,有效率為100%?;厥章屎陀行示_到樣本分析要求。
本次調查對象性別為男生73名,占總人數的67.6%,女生35位,占總人數的32.4%,理工工科類專業大學生占總人數的52.8%,文史政經類專業大學生占總人數的29.6%,藝術類專業大學生占總人數的17.6%。因大一學生剛入校,問卷重點選擇大二、大三的本科生作為訪談對象。
二、問卷結果分析
(一)大學生網絡日常信息來源
了解清楚大學生信息來源可以更好掌握網絡對他們的影響。調查可知絕大部分的同學每天在網上花費的時間大于2小時(表1),可以分析,他們日常信息的來源也主要是網絡。
報紙、雜志等為次要信息來源渠道,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媒介的變化,大學生擁有汽車數量有限,較少有人收聽車載廣播等因素,加上電腦的普及,廣播在大學生信息來源極為少量。
(二)大學生網絡關注的熱點
大學生上網關注的熱點是比較符合他們的自身現狀,且有時代特點。根據訪談結果可知,他們主要關注社會、政治、娛樂、校園生活和考研就業等幾個方面的問題。其中社會問題,是絕大部分學生的關注焦點,其次是娛樂、政治問題(見表2),可見,抽樣調查的學生群體的社會責任感是有所加強的。
(三)大學生對網絡信息及網絡平臺開放度的觀點
問卷結果顯示,大學生普遍認同網絡是一個發表個人見解和看法的有效平臺,過半的大學生認為目前網絡言論的自由度較為開放,但仍需要進一步規范,網絡行為已經存在道德約束,不過仍需要進一步加強(見表3),可以看出大學生對于網絡的開放性是有一定的警惕性的。
(四)大學生對于網絡信息真實度的看法
大學生對于網絡信息的看法是有一定的判斷,調查顯示多數大學生對于網絡信息的可信度是取一個居中參考值,少數人持懷疑態度,沒有絕對的完全可信和完全不可信,即多數結果顯示對于網絡的判斷上網學生是對真偽性有一定的判斷。對于某一話題,當網上的主流觀點與自己的觀點不同時,36%的人選擇保持沉默,同樣有34%的人選擇堅持自己的觀點,很明顯可以看出學生對于意見不統一時的看法容易形成極端的一種看法。對于一些大眾關注的焦點事件,56%的人還是依據自己的判斷,28%的人抱觀望態度。顯示有一半的人對焦點問題有自己的判定的。
(五)大學生網絡評論的現狀
網絡評論是典型的網絡表達,關于此的調查分析直接關系到問卷的命題核心。調查結果顯示69%的人很少會在網絡上發表自己對某一問題的看法,19%的大學生熱衷于網絡表達,60%的人從來不在網上發布關于新聞的帖子,93%的人會考慮在網上或學校論壇隨意發言的政治后果。從數據很明顯的發現受過高等教育的大學生對于網絡會產生的后果是有高度警惕的。
(六)網絡語言的使用
此外,我們就大學生對網絡熱詞的熟悉度,網絡語言的使用,選取網絡綜合的2015年網絡熱詞做了一個調查,如下表5。
綜上可見大學生高度認可網絡語言,總體對網絡語言,特別是一些網絡上的熱詞的使用都是抱支持態度,使用網絡語言容易拉近彼此距離,營造良好氛圍,便于交談。少數大學生反對使用網絡語言的原因主要是認為一些網絡熱詞有調侃之意,且多數有不健康的意味在里面,使用時一定注意周邊環境和場合。還有少數大學生認為,經常使用網絡熱詞,會弱化我們的標準傳統語言表達能力。
三、調查結論
當代大學生是伴隨著網絡成長起來的一代他們在網絡社會與現實社會的共同影響下成長是形成高校網絡文化的重要力量他們比以往任何時代的大學生都對網絡產生更強的依賴。[1]根據問卷調查綜合分析,可以清楚得出上網已經成為大學生日常生活主要活動。每天平均上網時間超過兩小時的占了調查人數的77%。上網的主要內容有學習、娛樂游戲、聊天交友和看新聞。見下表6。
大學生通過網絡表達已經成為一個主流現象,90后大學生善于通過網絡表達對社會、時政、學校管理的觀點。網絡上的肆意不計后果的表達已經成為許多人詬病青年大學生的關鍵一點,從本次調查可以大膽推論本科及以上的大學生對于在網絡上,隨意且不實的網絡表達會引發的嚴重后果是有清醒的認識的。
根據調查及網絡的現實性,加強大學生網絡表達的心理健康引導,創新引導方式,切實利用新媒體工具及新時代的方法來引導大學生的網絡安全意識和文明上網的規范行為,最終進一步規范和引導好他們的上網行為。
注釋:
[1](《“90后”大學生網絡表達特征的實證研究》,段海霞、聶紅、沈麗,《產業與科技論壇》, 2013年12卷24期)
【參考文獻】
[1]王富強《網絡表達視角下“草根文化”發展探析》;《湖北社會科學》;2013年1期.
[2]段海霞,聶紅,沈麗《“90后”大學生網絡表達特征的實證研究》;《產業與科技論壇》2013年12卷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