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亞斌
摘 要 本文通過對身體運動功能訓練意義及理念、國內外發展趨勢、身體運動功能訓練在國內的實踐及我國身體運動功能訓練發展所存在的問題及對策。通過文獻綜述法和調查法對國內外身體運動功能訓練體系進行歸納、分類并進行總結。
關鍵詞 身體運動功能訓練 發展趨勢 訓練體系
中圖分類號:G808.1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6)06-040-01
一、前言
自北京奧運會以來隨著體育科研、訓練方法的不斷對外交流,以體能訓練為載體的、代表西方最新的訓練理念、訓練方法進入我國競技研究和訓練領域。對我國傳統運動訓練理論和方法體系,帶來競技訓練理論體系、訓練理念及方法應用的突破。本文探討現代體能訓練國際國內發展、體能訓練發展中的國外及國內發展趨勢,為推動我國體能訓練的發展提供借鑒。
二、研究對象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對象
本課題所選擇的研究對象是我國部分體育院校和訓練隊,以及青少年體質、大眾健康等方向的身體運動功能訓練發展現狀進行了調查和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
通過查閱中國知網,首都體育學院的大量學術期刊和書籍等有關資料,依據這些文獻資料,制定有關調查問卷,確定訪談內容,對高校利用體育網絡資源的現狀及問題分析奠定里理論基礎
2.調查法
就研究內容和研究目的的需要,對五所高校體育專業學生進行了調查,以期從多角度,廣范圍進行全面研究。
三、研究結果與分析
(一)對身體運動功能訓練的認識
功能訓練理論是國家體育總局備戰倫敦奧運周期過程中引入我國的,目前尚未形成系統的訓練理論與方法體系。功能訓練理論分類體系以人體運動功能解剖學、運動生理學、運動生物力學、運動訓練學為依據,通過功能訓練系統、功能動作系統、功能動作練習方式三個層面對功能訓練體系進行闡述。功能訓練是在打破傳統體能訓練觀念的基礎上對當前體能訓練起到推動作用的新方法、新模式功能訓練歸屬于體能訓練范疇。在運動損傷康復領域、體適能訓練領域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隨著競技體育對體能的要求越來越精細和專項化,功能訓練的提出及方法體系的構建沖擊著單一性、數量化、高強度和大負荷的傳統訓練觀念與模式,極大地豐富了運動訓練理論體系。
(二)國內外發展趨勢
1.國際上功能訓練的發展
以西方體能訓練為載體大量研究成果代表西方流派訓練學,這區別于傳統的蘇聯和東德體系的傳統訓練學。西方流派訓練學是西方國家幾十年競技訓練領 域研究成果的集中體現,完美地將諸如生物力學、生物 化學、生理學等運動科學密切的融入到競技訓練過程中,實現訓練過程的科學化。西方國家在體能訓練方面有深厚的研究和訓練經驗積累,以美國體能協會 (NSCA)、美國運動醫學學會(NASM)、英國體能訓練體系、澳大利亞體能訓練體系等學術組織,都構建了自身 獨具特色的系統體能訓練理論和實踐系統,大大推動了西方國家訓練的科學化。
2.我國身體運動功能訓練的發展
2008年北京奧運會以來以體能訓練為載體的、代表西方最新的系統的訓練體系、訓練理念、訓練方法得以進入我國競技研 究和訓練領域,對我國競技訓練帶來深遠積極影響。2011年11月,中國奧委會體育部與美國身體功能訓練學院建立長期合作伙伴關系。蔡振華指出,身體功能訓練是當前世界上最先進的訓練理念之一,其所倡導的核心訓練等理念恰恰都是我國競技體育發展理念的空白,其功效已經得到世界高水平運動員的證實。
2004年北京體育大學成立體能教研室標志著我國體能訓練學科發展的開端。2011年首都體育學院成立體能教研室。首都體育學院以身體功能訓練作為申請博士授予點。目前,國內體育院校中上海體育學院、成都體育學院、沈陽體育學院、西安體育學院也都醞釀成立專門的體能訓練教研室。
四、結論與對策
(一)結論
功能訓練是在打破傳統體能訓練觀念的基礎上對當前體能訓練起到推動作用的新方法、新模式功能訓練歸屬于體能訓練范疇。并積極推動我國體能訓練的發展,功效已經得到高水平運動員的證實,目前仍處于研究和學習階段。
(二)發展我國體能訓練的主要對策
重新認識體能在體育發展中的重要價值,提高體能在競技體育、特種行業、青少年體質、大眾健康等方面的綜合功能;開闊眼界,轉變觀念,創新理念,整合資源,加大培訓,培養更多具有國際視野和全球眼光的體能訓練專家;建立中國體能訓練協會;組織體能教練認證培訓體系;加大體能訓練原創性研究。
參考文獻:
[1] 張建華,孫璞,楊國慶.功能訓練的反思[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10,27(5):408-410.
[2] 王智慧.運動訓練學研究進展-理論熱點與綜合向度[J].體育與科學.2013,34( 5) : 4-8.
[3] 袁守龍.現代體能訓練發展趨勢與對策[J].體育成人教育學刊.2014年2月第30卷第1期.
[4] 李筍南,齊光濤,宋陸陸,程翀.功能訓練體系分類研究[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15年(第41卷)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