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軒
在國家大力推行的金融發展戰略當中,“普惠”二字全面地描繪了未來金融服務的著力點。“普”,要讓更多的用戶和消費者參與其中,體會金融所帶來的便利;“惠”,讓用戶從金融服務中得到更多的看得見的實惠,真正讓利于民。縱觀金融發展的各大板塊,消費金融無疑是惠及面最廣、大眾最能直觀接觸的領域,把“普惠”金融的國家戰略切實推廣開來。
新年伊始,海爾消費金融,作為全國首家產融結合的消費金融公司,也步入了創立的第二個年頭。在過去的2015年里,這家由海爾集團、海爾財務、紅星美凱龍、綠城電商及中國創新支付大型企業集團共同發起成立的消費金融公司,累計發放貸款數十億元,從0開始在線下布局了4000家HI店,讓數十萬的用戶體驗到了消費分期服務。對于取得的成績,海爾消費金融負責人表示,這僅僅是一個開始,“這個成績可以說初步完成了我們設定的‘千家萬戶用金融、‘金融進千家萬戶的目標。后續我們會在這個基礎上,不斷夯實,線上線下服務網絡,拓展消費金融應用場景,爭取取得更大的成果。”
家庭,在如今中國人的倫理觀念體系中,仍然居于核心的位置。“成家立業”是一個成人與一個新生家庭的起點,人們品嘗著婚姻的甜蜜、事業的成敗、孩子降臨的喜悅和煩惱等等人生的酸甜苦辣時,這些都離不開對物質的需求,口袋里不時會有捉襟見肘的尷尬,困擾著許多家庭。海爾消費金融,正是本著“讓廣大中國居民家庭生活更幸福”的愿景使命,以“家庭”消費需求為核心,圍繞著“立家、美家、樂家”三方面,構建“戶式金融”的發展戰略,盡最大可能地分擔用戶在家庭生活過程中的經濟和消費壓力。
釋放市場需求,培育消費金融習慣
據波士頓咨詢公司(BCG)報告顯示,從2005年至2010年,中國個人消費貸款余額以平均每年29%的速度增長,2014年全國消費信貸余額達到15.36萬億元,占GDP比重24%。足以說明我國消費金融市場的巨大市場前景。而與之對照的消費金融公司在這個市場的滲透率遠遠未達到市場預期,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雖然消費金融市場尚未充分開發、用戶消費習慣還有待培養,但是這個領域里面也有基于不同行業的金融服務競爭者。面對傳統的信用卡、新興的花唄和白條等電商服務,海爾消費金融著力于不斷放大自己優勢,差異化競爭。“一是目標人群不同,與信用卡比,消費金融公司的目標客戶群體更為下沉,是那些還未能、無法辦理信用卡的消費者。二是模式不同,除了信用卡相同用戶自主支付外,消費金融更多是受托支付,風險更低。三是額度不同,普通信用卡最高為5萬元,而消費金融公司可以達到20萬的最高貸款額度。”海爾消費金融負責人表示,“針對花唄、白條等,海爾消金一是立足產融結合的模式,發揮線下網點優勢,可以快速實現金融服務半徑的全覆蓋。”
談到需求的釋放,消費金融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也是家庭一項對未來的投資。家住上海的王女士便通過海爾消費金融提供的分期消費服務,嘗了一回“鋼琴分期”的鮮。她早年畢業于音樂學院,自女兒出生后,就有了利用自己的特長培養女兒音樂愛好的想法。如今小女兒已4歲了,也正是進行音樂啟蒙的好時候。可一架鋼琴賣價動輒幾萬,按她現在的經濟實力,一下子拿出兩三萬,確實有一定困難。柏斯琴行的銷售人員在了解到王女士的情況后,向她介紹了該行與海爾消費金融聯合推出的消費分期付款業務,最終王女士選擇了海爾消費金融36期的分期還款產品,0首付0抵押,每個月只需還款幾百元,十幾分鐘就辦理完成,總價19600元的鋼琴立馬買回了家。
除了鋼琴分期,海爾消費金融還推出了家電“0元購”、“車位貸”、“家裝貸”等多種產品。
立足“產融結合”,搭建綜合性家庭金融服務生態圈
產業與金融的融合發展,不斷出現在各種政策戰略當中。產融結合在消費金融的發展過程中,到底有什么意義?海爾消費金融負責人說:“在過去,產業與產業,行業與行業之間的壁壘要打破并不容易,例如:家裝客戶是家居、家電最精準的用戶,但是事實上家居和家電要獲取家裝客戶資源并不容易。而擁有了消費金融這個紐帶,行業和行業之間的壁壘可以輕松被打破,消費金融讓跨產業鏈營銷成為了可能。”
依托海爾集團具有的家電產業優勢、數萬家線下網點優勢、1.5億大數據優勢,加上紅星美凱龍是家居流通行業的領軍品牌,擁有遍布全國的160多家大型賣場以及眾多家居產業資源,綠城電商具備上游房地產資源以及下游家居、建材資源,中國創新支付則是優秀的綜合支付平臺,幾家的聯合讓海爾消費金融一誕生就擁有了產融結合的創新基因,也具備了圍繞消費者“立家、美家、樂家”需求布局戶式金融的能力。
負責人表示:“依托產業優勢,海爾消費金融可以順利地將服務半徑擴大到全國,實現金融進村入戶,從而為未被傳統金融服務體系覆蓋的人群提供金融服務。其次是充分利用產業優勢,降低服務門檻,簡化審批流程。例如,結合家電產業優勢可以讓海爾消費金融明確貸款用途,并利用物流、售后服務等數據實現精準風控,從而降低風險門檻。再次是產融結合,跨產業鏈營銷的實現與大數據的挖掘,可以大大降低傳統產業的營銷成本,這部分節約的成本可以成為產業貼息的來源,從而讓海爾消費金融有能力為消費者提供更多0息、低息的金融產品等。”
創立伊始,海爾消費金融就著手打造金融O2O閉環。針對不同人群的生活方式和消費方式,海爾消費金融未來將同時加大在移動互聯網和社區金融,線上線下兩端的發力,完善多方位體驗。負責人表示:“在2015年網站、微信、app測試上線基礎上,2016年海爾消費金融將加大對app、微信兩大信貸平臺的投入,并全面上線,預計將完成超過千萬級用戶的預授信額度邀請。”而針對社區金融,負責人說:“2016年海爾消費金融將從數千家HI店中擇優升級生態店,未來,生態店將承接全方位戶式金融服務目標,例如旅行分期、教育分期等等。生態店的升級在賦予HI店更多金融意義的同時,讓線下網點的經營者也能夠分享到金融紅利。”
實現金融串聯,打造開放共享的大數據增值平臺
數據顯示,在中國,人民銀行征信中心收錄了3億多人的金融機構借貸數據,更多人的信用數據沒有被覆蓋。也因此,很大一部分人的金融服務需求遲遲未能得到滿足。
如何讓更多的人享受到消費金融服務,數據的搜集和拓展是緊迫命題,海爾消費金融負責人表示:“一方面,以海爾1.5億實名用戶大數據為基礎,海爾消費金融不斷聯合權威征信與風控機構精簡服務流程、降低服務門檻,從而讓為‘沒有征信記錄或征信記錄較少的用戶提供金融服務成為可能;另一方面,海爾消費金融創新B282C模式,與戰略合作伙伴一起進行數據清洗、挖掘,從而實現大數據精準授信,在降低風險的同時,給有切實需求的消費者提供最精準的消費金融服務。”
單一行業的數據所產生價值還相當有限,但是通過消費金融,形成數據間的融合,價值才會爆炸性增長,例如,家裝的數據可以在下游家居、家電、旅游、教育等領域產生價值,反之下游的旅游、教育數據也可以在家裝行業實現自我增值,呈現出一個數據共贏增值的全新商業生態,在此基礎上,海爾消費金融通過和來自不同行業的企業達成戰略合作,搭建起一個開放共享的大數據增值平臺。
聚焦“戶式金融”,深挖家庭消費場景
從創立之初,海爾消費金融就明確了以家庭消費需求為核心,打造“戶式金融”。陸續推出了家電、家居、家裝、教育、旅游、健康等多領域的金融產品,從自身的優勢產業資源出發,逐漸搭建起“戶式金融”的全方位消費場景。
“未來,海爾消費金融會進一步聚焦‘戶式金融,尋找戰略合作伙伴,進行場景深挖。2015年下半年,海爾消費金融與紅星美凱龍、網筑、中國電信甜橙金融等多家大型企業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2015年和這些合作伙伴主要是業務流程的梳理和區域試點,2016年海爾消費金融將全面進行業務復制和推廣。以電信為例,2015年海爾消費金融先后在大連、濟南、德州等地進行了階段試點,共計開放門店數百家,2016年海爾消費金融將逐步放開上萬家電信網點,并推出手機分期外的更多消費金融服務。”負責人介紹。
在家庭消費場景的挖掘上,如何讓金融找到相應的需求,才能形成金融產品的核心價值,通過金融,既能達到企業的商業目的,又能讓許多家庭實現曾遙不可及的夢想。暢女士去年6月從北京大學計算機科學系研究生畢業,在一家事業單位就職。由于從小到大家庭生活條件一直比較貧苦,唯一的遺憾就是沒能在求學若渴、時間自由的學生時代出國游學、開闊視野、接受國際化的教育。懷揣著出國游學夢的她決心一定要讓弟弟走出去。“其實小時候家里根本不能負擔起我上大學,為了能上大學我也是蠻拼的,還好最后考上北大,家里的親戚們都支持說砸鍋賣鐵也要讓我上北大”,暢女士笑著說,“小時候村里大隊墻上都刷著‘再窮不能窮教育,我每天放學都能看見,可能真是根深蒂固了,我弟弟馬上要升高三了,所以我真是特別想讓我弟弟出去看看世界,感受國際化的教育氛圍,激發他努力學習制定更高的人生目標,特別慶幸的是‘游學0元go加速我這個夢想的實現。”由于參加工作不久,暢女士還沒有任何積蓄,根本無法負擔2萬多元的游學經費。“游學0元GO”的推出讓暢女士喜出望外,0首付、0利息、0手續費,每月分期還款還不到2400元就可以實現英國倫敦為期半個月的名校游學。不僅如此,海爾消費金融還為學子們特別推出了學校申請、A-LEVEL課程設置咨詢等,為出國留學開通了一條綠色金融通道。
改進金融產品模式,也是海爾消費金融創新的重點。“金融產品其實主要為兩類,一類是自主支付,一類是受托支付,海爾消費金融未來會通過可循環的預授信額度將二者結合起來,通過額度的改造,用戶在申請單筆分期貸款的同時就獲得了一個對應的額度,這個額度可以通過后續的還款進行釋放,釋放后的額度可以用于其它消費場景的使用,讓用戶使用起來更為便利。”
消費金融的市場前景廣闊,同樣需要精細地梳理家庭不同的需求,搭建更全面更便利的金融服務平臺,談到未來海爾消費金融的戰略布局,負責人說:“下一步,海爾消費金融一是要搭建一個可以覆蓋全國的綜合性消費金融生態圈,二是打造一個開放共享的大數據增值平臺,在降低門檻、精簡流程、控制風險的同時,結合切實的用戶和家庭需求,提供最精準的消費金融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