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莉
摘要:對大學生就業弱勢群體職業生涯規劃現狀進行分析,討論團體輔導在就業弱勢群體職業生涯規劃中所起的作用和具體應用,提出了團體輔導在促進就業弱勢群體職業生涯規劃中的一些作用,以期為今后的研究起到一定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團體輔導;職業規劃;就業弱勢群體
在當今國際國內的形勢下,農村勞動力的城市轉移,城市勞動力的就業,回鄉農民工再就業,多峰疊加,使就業形勢日益嚴峻。而就業弱勢群體的就業問題更是讓人擔憂。黨中央和各級政府高度重視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2008年湖北省教育廳還專門頒布《關于加強普通高等學校獨立學院畢業生就業工作的意見》,要求充分認識做好獨立學院畢業生就業工作的重要性,要加強對經濟貧困、身體殘疾、心理障礙以及女生等求職困難的弱勢群體的輔導和援助。
據不完全數據,高校就業弱勢群體的就業率一般要低于平均就業率的10個百分點左右。因此,高校越來越重視對學生們尤其是就業弱勢群體的職業生涯規劃指導。團體輔導由于其自身特殊優勢已成為學校學生輔導工作的一個新趨勢,本文將探討當前現狀,對團體輔導在就業弱勢群體職業生涯規劃中的應用進行探討。
一、高校就業弱勢群體職業生涯規劃的現狀
據湖北省教育廳發的《關于加強普通高等學校獨立學院畢業生就業工作的意見》中的界定,求職困難的就業弱勢群體是指經濟貧困、身體殘疾、心理障礙和女生等方面的學生。學者黃月勝認為確定大學生弱勢群體的關鍵點在于他們的自我認知,只有自認為是就業弱勢的學生才能歸為就業弱勢群體。
在對湖南省13所普通高校進行的一項研究發現弱勢學生占全體學生的27%。加上相當多的就業弱勢學生對此并沒有予以足夠的重視,人生的設想不明析,職業的目標不確定,學習的愿望不強烈,學習習慣和態度有問題;或是有用功學習,不注重素質發展,不了解就業政策與形勢,不懂得應試方法與技巧,或是臨近擇業時,期望值失當,好高騖遠或是感覺自卑,自設障礙,或是害怕失敗,躊躇不前,或是失落無望,萎靡不振,或是勉強就業,敷衍了事,凡此種種,往往人為地增加了就業難度,使他們就業的問題更加突出。
職業生涯規劃是指根據對自身的主觀因素和客觀環境的分析,確立自己的職業以及按照一定的時間制定相應的工作、培訓和教育計劃,并采取必要的行動實現職業生涯目標的過程。
二、團體輔導的含義及其積極作用
團體輔導是一種在學生團體情境中提供心理學幫助與指導的重要方式,相對于個別輔導,團體輔導更能通過團體內人際交互作用和咨詢師引導,促使個體在交往中通過觀察、學習、體驗,認識自我、接納自我以及有效的改善自我評價,獲得豐富的信息和更多的問題解決的方法,調整改善與他人的關系,學習新的態度和行為方式,有助于促使團體成員選擇目標、制定規劃等,更能影響職業決策自我效能。國外的理論和實證研究也表明,團體輔導是提高大學生職業決策自我效能的有效方式之一。
團體輔導這種個性化指導,有利于大學生的成才與發展,也可以進一步深化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課程的實務與實踐研究,將使就業輔導的相關理論和實踐得到進一步的豐富和完善,特別是結合各高校學生特點進行有針對性的輔導,能為幫助學生合理進行職業定位、提升學生的就業競爭力盡一份力量。如何排解畢業生中的弱勢群體求職困難的困擾,如何幫助他們調整就業心態,如何提高他們的就業競爭力,關系到他們的切身利益,關系到人才資源的合理配置,關系到高校建設與發展,關系到教育目標的實現,關系到社會的穩定與和諧,
三、就業弱勢群體職業生涯規劃中團體輔導的設計框架
團體輔導不同于傳統型的大學生職業生涯設計模式,其強調團體活動中人際互動對個體的影響。以就業弱勢群體為例進行團體輔導,通過八次團體輔導來完成。
1、團體招募。第一階段,以自愿報名和輔導員推薦的形式組建就業弱勢群體職業生涯輔導團體,招募對象為就業弱勢群體,團體成員為10-15名。通過一對一面談,對成員進行篩選,需要同時將廣泛性,性別及專業等因素同時考慮進去,確認團體成員有一定的職業生涯探索的愿望,期望投入和融入生涯規劃團體。在團體組建之后,正式開展團體之前,組織全體團體成員見面,介紹團體輔導相關知識及本團輔的內容和形式,成員對團體有一定的熟悉和了解。
2、團體活動整體設計。就業弱勢群體職業生涯團體輔導是在心理咨詢師的引導下,通過團體活動、交流分享、繪畫、冥想、角色扮演等促使他們更好的了解自我和分析職業。其總體目標是提高就業弱勢職業生涯規劃意識和水平,提高就業弱勢群體就業自我效能感和能力。團體輔導包括:熱身階段、操作階段、結束階段,團體輔導共分為八個單元,每周舉行一次,每次時間為兩小時分鐘,每個單元都有各自的主題,以建立信任、自我認識探索、認識職業世界、選擇目標、提高決策能力、潛力開發、制定規劃、實際行動為主線,環環相扣,步步為營。
四、團體輔導在促進貧困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中的思考
團體輔導在就業弱勢生涯規劃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其操作的方法也簡單易行,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和現實推廣意義。通過實踐總結,生涯規劃團體輔導應在以下幾個方面發展完善:
1、不斷提高團體輔導領導者的綜合素質。團體輔導對領導者的專業素質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團體輔導領導者需要具備較強的專業知識功底、嫻熟的輔導技術及豐富經驗,才能達到良好的團體活動效果。團體領導者是促進、活化和維持團體的重要角色,所以領導者應熟練掌握職業規劃必備生涯發展理論、MBTI職業性格理論等職業理論。
2.注重營造安全、溫暖、團結的團隊氛圍。就業弱勢群體職業生涯團體輔導是希望幫助他們擺脫因各種原因而帶來的職業規劃困擾,應努力營造團體安全、溫暖、和諧氛圍,使得團體成員能夠感到自在和開放。在團體輔導第一次活動時,應及時共同簽署或創作團隊規則制度,額外強調保密性。安全和諧的團隊氛圍有利于成員在活動中坦誠相待,獲得成長。
3、長效追蹤輔導。有條件的情況下,長期進行追蹤個別輔導和相互聯系,有利于對團體成員進行進一步干預,鞏固成果和成員間的感情。如成立團體輔導小組成員QQ群和微信群,了解成員的日常生活、學習中的情況,給予成員持續不間斷的支持,進一步鞏固團體輔導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