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梅
摘要:必須規范學生的不良行為,讓其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下方面去努力:①常規訓練中培養學生的良好習慣。一是課前準備習慣;二是預習與復習的習慣。②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良好習慣。一是培養良好的坐姿習慣;二是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三是培養學生認真審題的習慣。
關鍵詞:良好習慣;常規訓練;課堂培養
良好的習慣使人終身受益。正如培根所說“習慣是一種頑強而強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由于習慣的不同,它們不是造就一個人,就是毀滅一個人”。正確的學習習慣是學生學好功課、發展才智的重要條件。小學生由于年齡特征,其自身的某些不良行為習慣開始顯露和張揚,正需要我們對他們的習慣進行校正和培養,養成一種有效的學習、生活習慣。如許多學生坐姿不正,導致視力下降;有些學生書寫七歪八扭,浮皮潦草,字跡難認;有的學生好動,影響課堂紀律等等。因而必須規范學生的不良行為,讓其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下方面去努力。
一、常規訓練中培養學生的良好習慣
1、課前準備習慣。課前準備是良好課堂秩序的一種保障,學生每次上完課后及時收拾好本節課學習用品并準備好下節課的學習用品,并按一定順序擺放好,如課本、工具書、練習本、筆記本等學習用品。這樣既避免了課堂上雜亂無章的現象,又節省了課堂時間。
2、預習與復習的習慣。預習好比火力偵察,能使學生明確本節課的學習目標,了解重難點在哪里,帶著疑問上課,從而可以提高課堂學習效率。復習是鞏固知識的必要環節,課堂上學生學會了的東西,課后還會忘記,這是大腦遺忘規律的表現。因此,只有及時復習,才能降低遺忘率,鞏固所學知識,而且還可以幫助學生把平時所學的零散知識系統化,條理化,彌補學生知識的缺陷。所以讓學生養成預習和復習的習慣尤為重要。
二、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良好習慣
1、培養良好的坐姿習慣。小學生的骨骼正處于發育階段,柔韌性非常好,但同時也非常容易受到“沖擊”。小學生在讀寫時如果坐姿不正確,久而久之,將養成不良的坐姿習慣,很有可能造成骨骼的變形,不利于身體保持平衡,出現駝背或肌肉疲勞等癥狀。我經常告訴學生坐姿與自己的視力也密切相關,不正確的坐姿會造成眼睛的疲勞、使眼睫狀肌長期處于緊張狀態,長期這樣,勢必導致視力的下降;不良坐姿也會影響自己將來身體美,會影響將來自己的生活和工作。為了改變這種不良習慣,我在課堂上經常要用“坐如鐘”一句話來提示學生,簡短的語言,能提醒學生及時改變不良的坐姿。所以,只要學生聽到“坐如鐘”三字時,立即調整好自己的不良坐姿。
2、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首先,重視學生書寫的姿勢,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在課堂上只要是提筆書寫,我就讓學生做到三個一:眼離書本一尺遠,胸離書桌一拳遠,手離筆尖一寸遠。這樣學生通過簡單的兒歌來強化記憶書寫的正確姿勢。長此以往,一旦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就能使學生建立起穩定有效的學習模式,使其受益終身。但是我堅信,只要鍥而不舍,良好的書寫習慣就必然會逐步形成。其次,必須持之以恒反復強化,只有反復不斷地強化練習,才能使學生逐漸適應,最終才能養成書寫的好習慣。
3、培養學生認真審題的習慣。
第一、穩定情緒,認真讀題。學生在考試時心理緊張,眼花繚亂,讀題時,不是多讀,就是少讀幾個字。在這種情況下,如果稍微不注意就會把題目的意思搞錯。那么我們平時作業、考試就要培養學生穩定情緒認真讀題,讀題時最好用筆指著題目的每一個字慢慢的讀,這樣就可以減少漏讀和加讀的情況。
第二、抓住關鍵,反復推敲。在審題中,對于題目中的重點字可以重讀,反復讀,做到書讀百遍其義自現!抓住重點字詞句是理清數量關系的重要途徑。
第三、做到“六字”,強化訓練。“眼看”是前提。是從題目中獲取信息的最直接的方法,這一步一定要全面、細心?!把劭础睍r對題中關鍵性的詞語要多加思考,搞清含義,對特殊字、句、條件可以用著重符號標注;分析出已知、未知的條件,特別是一些隱含的條件,這是解決問題的關鍵。“眼看”過程中,還要邊思索、邊聯想,弄清題目中所涉及條件和問題,正確找準數量之間的關系。
“嘴讀”是內化。可以小聲讀或默讀,是強化知識、接受題目信息的手段,它能解決你漏看、錯看等問題。例如,平時學習中,成績較好的同學,拿到一道題目,不管是難是易,他都會懷著輕松的心情去小聲讀或默讀,特別是遇到一道陌生的題目,他會更加興奮,認真、仔細地完成它,逐字逐句研究,把做出一道難題看成一種快樂;而基礎較差的同學則不然,看見難題有畏懼感,腦中“我做不出”的意念纏住了他們的思維,這時可通過“嘴讀”的方法尋找一些靈感解決問題。
“腦思”是關鍵。做到以上幾點后,下面就是充分挖掘大腦中所有儲存的知識信息,準確思考、全面思考、快速思考,分析出解題的思路和方法。要知道,解題時每個人都會遇到關卡,切忌一遇到困難就自亂陣腳,否則,就會越做越緊張,效果可想而知。
好習慣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是經過長期的、持續的行為過程而形成的。教師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必須貫穿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要堅持嚴格要求,示范誘導,反復訓練,才能取得預想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