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妞 趙玉玲 馬強 陳坤 張慶社


摘 要:為篩選出適合濟源高山露地越夏栽培的番茄優良新品種,引進4個品種進行比較試驗。試驗結果表明,綜合考慮產量和品質性狀,推薦粉之夏作為濟源高山露地越夏番茄新品種推廣使用。
關鍵詞:番茄;品種;高山露地;越夏
中圖分類號:S64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3547(2016)10-0055-03
蔬菜產業是濟源市市政府扶持的五大農業產業之一,當地蔬菜種植總面積7 340 hm2,分為北部設施蔬菜集聚區、東部綠色生態外銷設施蔬菜集聚區、南部特色蔬菜集聚區和西部高山越夏蔬菜集聚區。西部高山越夏蔬菜集聚區主要涉及邵原、王屋、下冶、大峪等鄉鎮,到2015年,區域種植面積達
3 333 hm2(其中設施蔬菜333 hm2),以優質小辣椒、大蔥、番茄等蔬菜為主。長期以來,番茄種植以各家各戶散種為主,造成番茄品種繁多,品質、抗病性和豐產性等參差不齊。為了篩選出適合高山露地越夏栽培的優良番茄品種,從外地引進幾個優良品種進行比較試驗。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共引進4個番茄新品種,以2014年本地主栽品種粉都寶石為對照。具體品種及來源見表1。
1.2 試驗設計
試驗地設在濟源市王屋鎮柏木洼村,海拔在800 m左右。試驗地土壤為中壤土。2015年5月中旬播種,育苗棚漂浮板育苗,6月中旬定植。試驗設3次重復,隨機區組排列,小區面積12 m2,小區畦寬(帶溝)1.5 m、長8 m,雙行種植,株距40 cm,行距60 cm,每小區定植40 株。定植后管理與當地大田種植相同,采用單稈整枝,在番茄整個生長期適時追肥[1,2]。
1.3 測定項目
試驗期間調查測定株高、莖粗、單株果穗數、單株坐果數、總節位數、第一穗高、第一穗果與第二穗果間距(簡稱果穗間距)、果實縱徑、果實橫徑、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平均單果質量、果色、小區產量[3~6]。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番茄品種植物學性狀比較
由表2可知,參試品種均為無限生長型。參試品種中平均株高以L4最高,為158.13 cm,與CK差異極顯著;其次為L1,株高為130.00 cm,與CK差異顯著;L2和L3 與CK差異不顯著。平均莖粗以L1最粗,為19.24 cm,與CK差異極顯著;莖粗以L4最細,為10.64 cm。平均單株果穗數最多的是L3,為5.50串,其次為L1,為5.38串,L3和L1與CK差異顯著;L4、CK和L2差異不顯著。平均單株坐果數最多的是L1和L4,分別是23.88、17.50個,二者與CK差異極顯著,L3和L2與CK差異不顯著。總節位數排在前3位的是L3、L4、L1,三者與CK差異不顯著;排在第4位的是CK,為16.88節,排在最末的是L2,總節位數為15.38節,與CK差異不顯著。平均第一穗位最高的是L4,為45.00 cm,與CK差異極顯著;其次是CK;居中的為L2,與CK差異不顯著;再次為L3和 L1,L3和CK差異顯著,L1和CK差異極顯著。平均果穗間距L1、L2、L3和L4與CK相比差異不顯著,L3和L4相比顯著差異。從植株生長勢來看,L4生長勢最旺,其次是L1,再次是L2和L3,生長勢最弱的是CK。
2.2 不同番茄品種果實性狀比較
由表3可知,果實縱徑最大的是L2,為70.29 cm,其次為CK、L3、L1,四者差異不顯著;最小的是L4,為62.00 cm,與L1、L2、L3、CK差異極顯著。果實橫徑最大的是L2,為77.08 cm,與CK差異顯著,最小的為CK,為72.31 cm,和L3、L1、L4差異不顯著。果形指數最大的是CK,為0.98,根據果形劃分標準為橢圓形;其次為L3和L2,果形指數分別為0.92和0.91,果形均為橢圓形;再次為L1和L4,果形指數為0.89和0.85,果形為圓形。L1、L4和CK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相同,均為5.0%,L2和L3相同,為4.0%。平均單果質量最大的是L2和L3,均為0.23 g,與CK差異不顯著;其次為L1,為0.22 g,與CK差異不顯著;再次為CK,為0.21 g;最輕的為L4,為0.19 g,L4和L2、L3差異顯著。L1、L3、CK果實有青肩,L2、L4果實無青肩。果色除了L4為粉色外,其余均為紅色。
2.3 不同番茄品種產量比較
由表4可知,平均小區產量最大的是L1,為
209.81 kg,與其他4個品種相比差異均極顯著;其次是L4,為133.13 kg,與L2、L3、CK相比差異均極顯著;居中的是L3,為115.80 kg,與CK相比差異顯著;再次是L2,為107.49 kg,與CK相比差異不顯著;最末的是CK,為94.47 kg。L1折合667 m2產量為
13 113.13 kg,CK折合667 m2產量為5 904.38 kg,L1與CK相比增產122.09%;L4折合667 m2產量為8 320.63 kg,比CK增產40.92%;L3折合667 m2產量為7 237.50 kg,比CK增產22.57%;L2折合667 m2產量為6 718.13 kg,比CK增產13.78%。
3 討論與結論
適合濟源高山露地越夏栽培的番茄品種除了具有豐產性外,還必須具有果實圓整、色澤均勻亮麗、畸形果少、裂果少、多抗性等特點。綜合分析5個番茄品種的植物學性狀、果實性狀和產量可知,粉都夏寶和粉之夏均具有生長勢強、單株坐果數多、產量高、果實形狀圓整等特點,5個品種中粉都夏寶和粉之夏綜合性狀表現最優,但是從果色來看,粉都夏寶果色不均勻,有青肩;而粉之夏果色均勻亮麗,無青肩,果實大小適宜,在銷售過程中深受經銷商喜愛,平均批發價格要比其他4個品種高0.2~0.4元/kg。因此,根據市場和種植戶的需求,綜合考慮產量和品質性狀,推薦將產量和品質關系協調的粉之夏作為濟源高山露地越夏番茄新品種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 馮騰騰,郁婭池,陳鴻,等.粉果番茄新品種引種比較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15,43(22):21-22.
[2] 陳陽,林永勝,周先治,等.設施番茄新品種引進對比試驗[J].中國園藝文摘,2015(5):19-21.
[3] 胡慶存,鄭林達.鄞州區古林鎮櫻桃番茄引種及品比試驗[J].浙江農業科學,2015,56(1):78-81.
[4] 劉志剛.早春設施番茄品種篩選試驗[J].安徽農業科學,2015,43(21):68-70.
[5] 杜紀艷,冉瑞碧,鄒瑞昌,等.重慶萬州地區番茄品種比較試驗[J].長江蔬菜,2015(8):17-18.
[6] 李響,王俊杰,孫嘉蔚,等.日光溫室秋冬茬番茄天津地區品比試驗[J].北方園藝,2012(5):52-54.
Comparison of New Tomato Cultivars for Over-summer
Cultivation in High Mountain Region
YAN Niu, ZHAO Yuling, MA Qiang, CHEN Kun, ZHANG Qingshe,
HAO Haohao, YIN Hang, GUO Shuguang
( Jiyuan Academy of Agriculture Sciences, Henan 459002 )
Abstract: In order to screen out the new tomato cultivars suitable for over-summer cultivation in high mountain region of Jiyuan, four new tomato cultivars were selected to carry out the comparative tes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fter taking yield and quality traits into overall consideration, the cultivarFenzhixia could be recommended as the most suitable new tomato cultivar for over-summer cultivation in high mountain region of Jiyuan.
Key words: Tomato; Cultivar; Open field in high mountain region; Over-summer cultiv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