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國
摘 要:文章針對小學階段的學生特點,就武術教學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進行探索,并得出相關結論:小學武術教學應區別于高年級學生,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根本,只有學生具有學習的興趣與積極性才能將武術具有的博大知識循序漸進地進行傳授,武術教學中應注意對學生欣賞水平的培養,欣賞水平的提高是學生進行自我評價和對他人評價的正確方法,欣賞水平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關系,教師應具有正確的教學觀,更應不斷提高自身的技術與理論水平。
關鍵詞:小學 武術教學 問題探索
中圖分類號:G8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1839(2016)05—0062—02
1915年,“全國教育聯合會”第一次通過《擬請提倡中國舊有武術列為學校必須課》議案,教育部明令“各學校應添授中國舊有武技,此項教員于各師范學校養成之”[1]標志著武術進入校園開始得到制度保障,1963年,經國務院批準,教育部第一次發布了統一制定的《高等學校通用專業目錄》,其中體育類下設8各專業,武術列為其中一個專業,由此標志著武術正式成為高等教育本科專業。從武術被列入學校體育課程內容開始,校園武術課程已經在學校體育課程中枝繁葉茂,體現出了其良好的健身建心功能,另外,現如今各級各類的學校武術競賽也開展的如火如荼,如省市級的青少年武術比賽、中學生武術比賽、大學生運動會乃至全國中學生武術比賽、大學生武術錦標賽、大學生運動會等等,教學與訓練比賽是武術這一具有鮮明民族特色的體育項目在校園之間進行傳播的主要表現形式,但是訓練比賽與教學聯系緊密卻不可混淆,不可否認良好的比賽成績可以促進武術教學與學習的積極性,可以提升學校知名度等,但是教學不等于訓練,特別是在小學階段,此階段是學生認識武術的重要時期,如在此階段過于重視訓練比賽,容易使小學生誤認武術便是錦標主義至上,勢必使中華武術的發展走入狹隘的發展道路之中。那么小學武術教學應該注意什么問題呢?針對小學這一特殊階段的學生特點進行探索。
1 小學武術教學中應注意教學的趣味性
無論武術中的何種拳種均有嚴格的動作規格,即使一個步行,如虛步的要求是“兩腳前后開立,重心放在后退;后腿屈蹲,腳尖外展約45度,前腿微屈膝,腳尖繃直微內扣,虛點地面;挺胸塌腰”,[2]讓學生既做到動作的準確性又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實非易事,動作規格的嚴格限定容易使學生產生學習的枯燥性,當學生感到枯燥時便會失去繼續學習武術的積極性,這時再繼續對學生進行武術教學勢必產生事倍功半的效果,“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膨脹的學習興趣可促進教師的教學,因此,在學生進行校園武術學習的重要階段——小學階段,使學生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是首當其沖的重中之重,如何才能讓學生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呢?根據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可以知道,小學生的心理相對比較單純,他們想要得到的是家長、教師和同學的肯定,在班級或學校組織武術比賽,可以通過設置多個拳種器械項目讓多人次獲獎以達到激勵學生繼續學習武術的目的,另外,可以打破“要練武,先吃苦”的傳統學習方式,在武術教學中與游戲相結合,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進行學習等方式,種種方式方法的目的便是要讓學生產生學習武術的興趣。
2 注意培養學生的武術欣賞水平
現代網絡日漸發達,已達到“不出家門便知天下事”的程度,武術教學中更應將這種便利積極地加以運用,觀看高水平武術運動員的演練,即使不知武術為何物的人亦能產生美得享受,作為教師有義務與責任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體現在武術教學中便是引導學生形成正確欣賞武術的觀念,逐漸形成對武術的正確價值觀。俗語道“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教師在教授武術的同時不防利用網絡資源播放高水平武術運動員的演練視頻或者親臨現場進行觀摩,這不僅有益于促進學生欣賞水平的提高,更有益于促進其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3 注意“健康第一,競賽第二”的教學觀
小學階段是學生身體發育的重要階段,適宜的運動強度可以促進學生的體質健康發展,而過度的運動強度會損害學生的身體健康,武術競賽“高、美、難、新”的發展道路一度讓人懷疑武術已經走上體操的發展路線,從今年全國青少年武術比賽中發現,12歲左右的青少年可以完成旋風腳720度的屢見不鮮,但是反過來想,即使完成了超高難度的個別武術動作是否能夠證明武術“高、美、難、新”的發展道路一定能走得通?學校體育主要任務是教學而非訓練,面對的是大眾而非針對精英,教師在小學武術教學中更應把握“健康第一,競賽第二”的教學觀,不應揠苗助長,使大眾教育走入“精英教育”的誤區。
4 提高專業武術教師的質量
從1958年北京體育學院(現北京體育大學)成立武術系,上海體育學院成立武術水上系,到1998年教育部頒布新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體育學上升為一級學科,下設5個專業,武術專業拓展為民族傳統體育專業,[3]再到現如今大量高等院校開始設置民族傳統體育及體育教育專業,期間為各級學校輸入了大批專業武術教師,但是,現如今的學校武術教師是否稱得上“專業”二字卻有待考證,隨著近年來本科專業的不斷擴招,據筆者統計個別知名體育院系“民族傳統體育”專業及“體育教育”專業武術專項的學生,發現其中大批武術專項的本科生是在高三時期因文化課成績較差無法考入本科或知名院校,故而選擇的體育這一升學“捷徑”,這些學生中突擊時間從兩個月到一年不等,便考入體育專業的本科,這些學生畢業后一部分進入各級各類學校成為一名“專業”武術教師,不可否認其中一部分進過四年本科的努力學習具備了一定的武術素養,但是仍有部分并非對武術具有深刻的理解或者只是把武術當作升學的敲門磚和謀生的手段,小學生心智發育尚不完善,相對理論說道,表象教學更加適用于他們,因此,教師除了具備扎實的理論基礎外,更要注意提高自身的技術能力,只有具備扎實的技術基礎和高深的欣賞水平,才能真正對得起“學高為師,身正為范”這一教師職業。
5 結語
小學生與高年級學生具有明顯的差異性,小學武術教學應區別于高年級學生,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根本,只有學生具有學習的興趣與積極性才能將武術具有的博大知識循序漸進地進行傳授,武術教學中應注意對學生欣賞水平的培養,欣賞水平的提高是學生進行自我評價和對他人評價的正確方法,欣賞水平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關系,教師應具有正確的教學觀,更應不斷地提高自身的技術與理論水平。
參考文獻:
[1] 國家體委武術研究院.中國武術史[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97.
[2] 蔡仲林,周之華.武術[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3]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和專業介紹[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On the Problems in Primary School Wushu Teaching
Cheng Guo(P.E. Department of Nanjing Xiaozhuang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1171, China)
Abstract:Aiming a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on the problems Wushu teaching process should pay attention, the paper doe the study and draws the related conclusion: primary school Wushu teaching should be distinguished from high school students, to cultivate students learning interest is the fundamental, only students with learning interest and initiative to the Wushu has broad knowledge gradually teaching, teaching of Wushu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students appreciate level of culture, appreciate level of students self evaluation and evaluation in the proper way, appreciation and the students learning enthusiasm have mutually enhancing relationship, teachers should have a correct concept of teaching, should constantly improve their own technical and theoretical level.
Keywords:Primary school Wushu teaching problem explo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