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曙光
泰山以其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和雄偉壯麗的自然風光被譽為“五岳之首”,它不僅是我國著名的旅游勝地,也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保護項目。近年來,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和智能手機的廣泛普及,移動互聯網技術與旅游行業呈現出高度融合的趨勢,為傳統旅游行業的發展轉型創造了新機遇和新動力。新形勢下,以移動互聯網為發展核心積極推動旅游行業管理的轉型升級,進而實現旅游資源向旅游消費的充分轉化,對于實現泰山旅游行業的繁榮發展具有積極意義。
一、旅游業融合互聯網思維的必然性
隨著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智能移動終端的普及,我國在線旅游市場的發展如火如荼。僅2014年通過手機、IPAD等移動終端預訂旅行度假產品的用戶規模就達到1.34億,較2013年增長8865萬人次,增長率達194.6%,互聯網技術與旅游業快速融合的主要原因筆者進行了分析。
(一)促使旅游風險系數的有效降低
旅游具有異地性、生產與消費的同步性、旅游服務的無形性等特點,由于傳統旅游產品供給存在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容易使旅游者缺乏對旅游風險的預判而產生疑惑,從而造成消費障礙和旅游意愿的抑制。互聯網與旅游業的融合為旅游者收集信息提供了極大的便利,旅游者不僅能從官方網站收集權威信息,還可以通過搜索引擎快速獲得信息的分類檢索。此外,專業論壇、認證微博、微信等新媒介能夠實時的將其他旅游者的旅游地照片、旅游體驗、旅游評價、旅游攻略等互動分享,這些具有借鑒意義的反饋信息能夠不斷完善旅游者的旅游計劃,降低旅游決策的風險,并對旅游產品的各個環節起到監督的作用,有效保障旅游者在旅游過程的服務質量。
(二)為旅游者提供便利化和人性化的服務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旅游者的消費習慣正悄然發生著變化,自駕游、自助游、休閑度假已經成為市場主流。這些變化正是源于互聯網為其提供的便利化和人性化服務,例如導航、定位功能為辨明方向提供依據;電子支付、網絡交易成為消費支付的便捷方式;使用微信、微博隨時隨地與外界分享旅游快樂;景區、酒店、交通等旅游產品為旅游者提供公開、透明和相對完善的信息,為旅游者確定旅游消費提供參考依據;開放的網絡平臺使旅游者能夠享受輕松快捷的在線旅游預訂,實現預約消費等服務。由于上述功能的實現,減少了繁瑣的中間環節,降低了旅游者對于陌生環境的不適,增強了旅游者支配旅游要素的能力,從而能夠更好的感受旅游過程的愉悅。
二、泰山旅游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 旅游產品質量不高
目前泰山旅游產品仍存在開發不足、結構單一、監管不到位等問題,總體質量不高。多數旅游者來泰山,僅以登上岱頂為目的地開展游覽,且多以短程觀光為主,旅游逗留時間短暫;旅游產品簡單沿襲,文化品位不高,缺乏創新意識,尤其是針對當前新興的自助旅游、自駕旅游、度假旅游等旅游產品探索不足;旅游服務監管存在盲點,特別是節假日,住宿、餐飲產品的價格虛高現象時有發生。
(二)旅游資源整合不足
泰山南側主景區建設及配套服務較為完備,但東、西側的天燭峰、桃花源、靈巖寺等景區仍存在不同程度的規劃建設問題,且各景區的景觀欠缺整體規劃,資源潛力沒有得到充分發揮。此外,旅游線路的設計對旅游資源的利用影響顯著。據統計資料顯示,目前登泰山的旅游者中超過50%選擇從天外村上山,這種直線型的游覽線路不僅壓縮了旅游者游覽空間,而且在節假日造成人滿為患,使游覽效果大打折扣;相反,泰山東西兩側的登山路線,由于知名度較低、服務產品及設施開發不足,沒有很好地吸引旅游者進行消費體驗,難以發揮旅游服務的作用,造成了泰山旅游資源的浪費。
(三)信息化程度較低、發展相對滯后
泰山旅游產業移動互聯網電子商務的運行總體處于較低水平,雖然政府相關管理部門建立了泰山旅游官網,但是網站的重心還是簡單定位在旅游資訊、產品推薦等欄目,總體展示效果不佳,管理功能仍需改變思路,繼續完善和發展才能與現代旅游業的發展相適應。
三、 移動互聯促使泰山旅游產業的分析
互聯網時代,旅游產業的發展需要大量信息的匯聚、交換和共享,因此,加快信息更新的頻率,確保信息的有序流動,成為旅游產業健康發展的必然。在此背景下,泰山旅游產業要順應時代潮流,充分運用互聯網思維和互聯網技術,積極發揮自身資源優勢,促進旅游產業的轉型與升級。
(一) 加快旅游資源整合,提升自身產品質量
在與互聯網不斷融合的過程當中,傳統旅游產業的內部結構已經發生了巨大變化,原居于核心位置的旅行社,其重要性已經被弱化,旅游者直接與旅游目的地互聯對接成為旅游消費的主流。同時,旅游者的消費需求出現了單一化向多樣化、同質化向個性化,低層次向中高層次的眾多轉變。面對這些變化,泰山旅游產業的發展要進一步提高自身旅游產品價值,突出文化、自然的核心內涵,充分運用互聯網思維,以岱頂景區為圓心向四周輻射,通過在線電商平臺和 APP 整合東側后石塢、天燭峰、西側桃花源、櫻桃園等特色景點;鏈接周邊酒店、餐飲、租車、地方特產商品等旅游要素;完善旅游服務配套設施,加強各景區之間的交通聯系,提高旅游產品供給效率,力爭延長泰山旅游產品價值鏈條的長度,緊密各鏈環之間的連接程度,構筑起豐富的旅游產品體系。此外,運用移動互聯信息平臺開展旅游市場監管,通過公布泰山旅游服務企業誠信記錄,公開旅游產品價格及質量標準,完善旅游投訴受理渠道,及時為旅游者提供維權服務等措施,以推動泰山旅游產品質量的整體提升。
(二)圍繞旅游者差異化需求,不斷豐富旅游產品供給
從我國旅游業的發展看,越來越多的旅游者選擇自助游,追求多樣化的旅游體驗,“自由行”和“散客化”將是大勢所趨。因此,泰山旅游產業應樹立“以旅游者需求為中心”的理念,充分運用互聯網創新思維,爭取旅游產品的多樣化,為旅游者提供更多選擇空間,爭取做到每個“長尾”旅游者在泰山都能實現較滿意的旅游體驗。在旅游產品開發方面,泰山應重視生態型、參與型、體驗型和高文化含量旅游產品的開發,形成歷史、文化、地質、植被、自然等多視角下的旅游產品特色。在強化旅游服務方面,泰山要進一步完善網絡覆蓋,特別是做好移動終端的定位工作,為旅游者提供更準確的位置服務,幫助旅游者實現精準的地圖導航,以支持旅游者在泰山開展探險、露營等多種形式的旅游體驗。實現星級飯店、主要景區的無線網絡全覆蓋,鼓勵景點、餐飲、住宿等行業使用支付寶、微信等移動支付方式,提供便捷的消費環境等,這些措施都可以逐漸滿足旅游者差異化的需求。
(三) 加快旅游信息平臺建設,增強旅游形象傳播力度
由于政府背景的權威性和公信力,旅游者做出旅游決策前,更傾向于在目的地官網上對當地相關旅游產品進行了解,官方網站提供旅游信息的質量、數量一定意義上影響著旅游者的選擇。旅游經濟是典型的“注意力經濟”,只有吸引了消費者的眼球,才能促成旅游產品的消費。所以,泰山旅游官網應加強宣傳展示的作用,圍繞旅游者、潛在旅游者的關切,有針對性的投放宣傳內容,例如泰山春天繁花似錦、夏天云霧繚繞、冬天冰雪晶瑩等美景不勝枚舉,通過及時展示,能夠不斷豐富受眾對于泰山形象的認識。其次,豐富宣傳內容的形態,利用文字、圖片、視頻、甚至虛擬技術等多種形式對旅游產品進行展示,構建出立體的景觀效果,從而形成較強的吸引力。此外,泰山應進一步完善管理信息綜合平臺的建設,涵蓋旅游、交通、氣象、衛生、應急等不同部門,實現旅游相關信息的集中、共享和及時發布。針對泰山地域廣大、旅游者分散的特點,利用虛擬現實技術、遙感技術以及實景影像技術,結合不同景區智能監控系統建立指揮管理平臺,對旅游資源配置、旅游者流動、交通調度等方面進行有效控制,樹立起安全、規范、高效的旅游管理形象。
(四)加大產業扶持力度,鼓勵小、微企業發展創新
旅游產業輻射面極廣,所涉及到的行業種類繁多,需要眾多小微企業參與創新,不斷豐富旅游產品的種類,形成濃郁的泰山特色。在互聯網高速發展背景下,政府管理部門應進一步完善公共服務體系,改善企業發展環境,促進旅游小微企業創業創新發展。泰山旅游產業中的小微企業應充分利用互聯網思維,積極融合非傳統類的旅游資源,推出新形態的旅游產品,在旅游市場中形成獨特的產品優勢,譬如將旅游功能融入農業生產,組織泰山煎餅、豆腐制作的生活體驗;將旅游功能與文化民俗結合,觀賞泰山封禪大典、皮影戲等視覺體驗等,都可以為旅游者的個性需求提供多元化產品,從而更好地提升泰山旅游產品的整體高度。
隨著移動互聯網技術的迅速發展以及國家對旅游業的重視,以提升旅游者的旅游體驗為核心,不斷探索旅游業與移動互聯網技術的融合與創新發展,必將成為泰山旅游產業的重要發展模式。只有把握時代發展趨勢,不斷提高旅游產品質量、創新旅游管理舉措、增進旅游服務效率,才能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占據主動。可以預期,在充分融入互聯網發展后,古老的泰山將為中外旅游者展現出更強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