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紅
【摘 要】激勵教育能夠使得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以賞識性和激勵性的態(tài)度強化學生信心,使學生的語文學習效果得到顯著強化,值得進一步探究和推廣。
【關鍵詞】激勵措施 語文教學 應用
激勵教育在語文教學實踐中是教師較為常用的一種教學思想,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強化有著積極影響。如今我國各階段語文教師雖然已經(jīng)開始認識到激勵教學的重要性,并在教學實踐中采取了一定的激勵措施對學生加以引導,但是由于教師的激勵方法較為單一,也沒有結合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征進行有針對性的激勵,因此教學效果相對較差。在新時期,應該探索更為科學的激勵方式,促使小學語文教學質量得到相應的強化。
一、在小學語文中實施激勵教育的重要性
在小學課堂教學中應用激勵措施是提高學生學習效果的重要保障。教師在組織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只有對學生進行不斷的激勵,才能真正滿足學生的精神需求,促使學生增強語文學習信心,進而挖掘學生潛力,培養(yǎng)學生語文學習興趣,保證學生通過語文學習獲得更好的發(fā)展[1]。同時,教師在實施激勵教學的過程中能夠表現(xiàn)出對學生的理解和尊重,進而促使教師在師生平等的溝通和交流中掌握學生的身心發(fā)育特征,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激勵措施,為學生全面發(fā)展提供相應的保障??梢哉f,只有教師在教學實踐中真正發(fā)揮出賞識性教育和激勵性教育的效果,才能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為學生語文學習質量的提升和人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奠定基礎。
二、激勵措施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一)啟發(fā)式激勵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啟發(fā)式激勵措施就是通過一定的教學引導啟發(fā)學生對相關語文知識進行更為深入的思考,進而取得良好的學習成效。一般情況下,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可以選擇兩種啟發(fā)激勵方式:
其一,通過誦讀問答對學生進行激勵啟發(fā)。誦讀是學生對相關語言知識進行積累的重要方式,學生在對語文課文進行朗讀的過程中能夠融入一定的思想情感,教師在學生情感體悟的基礎上以問答的方式對學生進行適當?shù)膯l(fā)和激勵,能夠使學生產(chǎn)生一種與課文思想的精神共鳴,進而深入理解文章,促使學生語文學習效果得到相應的提升[2]。例如在學習語文出版社S版小學語文教材中《春雨的色彩》一篇課文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朗讀,并且在學生朗讀過程中進行適當?shù)募詈鸵龑В骸按河昙毴缃z,春雨美如畫,無色的春雨卻給世界帶來了五彩繽紛的變化,除了文中小動物所發(fā)現(xiàn)的變化外,你們在春雨生發(fā)的時節(jié)還發(fā)現(xiàn)了哪些新奇的變化呢?”教師通過這樣的朗讀引導,能夠激發(fā)學生的探究熱情,進而激勵學生更為深入地學習本課知識,甚至在掌握基礎知識的同時,形成一種熱愛自然的思想,對學生未來發(fā)展產(chǎn)生積極影響。
其二,通過活動參與對學生進行激勵。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想保證課堂教學效果,就必須引導學生真正參與到教學活動中,讓學生在參與過程中逐漸增強自身的學習信心,進而獲得更好的學習體驗。例如在對《小蝌蚪找媽媽》(語文出版社S版二年級)一文進行講解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適當?shù)卦O置角色扮演的教學活動,將學生分為不同的小組,并以小組為單位組織學生扮演文中不同的角色,并可以結合需要進行角色互換,真正讓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體會到語文學習的快樂。在此時,教師可以針對學生的實際參與情況,對學生加以激勵和引導,如“同學們的表演很出色,那你們通過角色扮演,能簡單地說說‘小蝌蚪為什么找不到媽媽了,經(jīng)過怎樣的努力才最終找到了媽媽嗎?”這樣,教師用賞識性的語言鼓勵學生對文章進行總結和更進一步地分析,能夠促使學生在學習中認真思考,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成效。
(二)情感激勵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首先,言語激勵措施。人類個體自身對自然界和社會的認知與情感存在極其緊密的關聯(lián)。小學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應該關注學生的情感變化,并結合學生情感發(fā)育的實際情況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適當?shù)募?,維護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促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能夠得到充分的激發(fā)[3]。如在完成某一篇文章的閱讀和學習后,教師對表現(xiàn)進步的學生給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揚,如某某同學獲得了很大的進步、某某學生的這一個想法具有一定的創(chuàng)新意識、某同學雖然回答錯誤,但是他從一個全新的角度思考問題,是值得同學們學習和借鑒的。這樣,教師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賞識性激勵,能夠極大地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對學生未來發(fā)展產(chǎn)生相應的積極影響。
其次,暗示性激勵措施。小學語文教材中存在很多隱性的教育思想,對學生學習信心的培養(yǎng)和探索精神的挖掘有一定的輔助作用。所以,針對學生中可能存在的自卑思想、懶惰思想、推卸責任思想等,教師應該結合課文使用暗示性激勵,讓學生在文章感悟中自覺接受相應的影響和教育,獲得較為顯著的教育成效。如結合《小熊和小鹿》教學,通過暗示性激勵讓學生理解遵守誠信的重要性,對學生人格成長產(chǎn)生積極影響。唯有如此,才能真正發(fā)揮出暗示性激勵教學的重要作用,也才能通過語文教學促使學生身心健康成長。
三、結語
綜上所述,激勵措施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對教學效果的提升和學生人格成長產(chǎn)生著一定的積極影響,所以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加強對激勵教學的重視,充分發(fā)揮激勵教學的重要作用,對學生進行更為全面、科學的教學指導,為學生未來發(fā)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陶艷.激勵措施在語文教學中的運用[J].上海教育科研,2014(09):85-87,90.
[2]宋金俠.淺談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有效“激勵”[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3(23):145.
[3]董桂梅.淺談在語文教學中如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3(2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