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正娟
摘 要:生活是語文的源泉,培養小學生語言運用能力是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圍繞創設語言情境,激發學生運用語言文字的興趣;依托文本閱讀,提高學生語言文字運用能力;創設交際情境,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設置課堂情境,增加學生語言運用實踐活動四個方面進行論述。
關鍵詞:小學語文;語言運用;生活;能力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盡可能地貼近生活,以幫助學生了解身邊和生活中的事物。一旦學生理解了很多事情,學習語言的速度和效率也會有極大的提升。恰當得體的語言表述能力,是在小學階段每一名小學生都應該熟練掌握的,那么教師的工作就是通過構建一系列情境模式,幫助學生營造積極的語言學習氛圍,從而幫助他們學好語文。為學生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如何解讀文章內容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一、創設語用情境,激發學生運用語言文字的興趣
教師在進行語文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從教材本身入手,積極創設多樣化的情境,以開拓學生的思維,增加他們學習語文的興趣。特別是在學生進行發言,發表自己的觀點時,教師需要耐下心來,去傾聽每一名學生的看法。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發現學生學習語文的不足之處,并加以指導和改進。例如,在學習《三袋麥子》之后,教師就可以要求學生運用課文中才學習到的新的成語“各種各樣”造一個句子。學生是這么造的:“超市里擺滿了各種各樣的商品。”這個句子中可以用另一個詞語來代替嗎?這樣的造句,既能達到新詞語的活學活用,學生也能夠通過造句加深對新學習的成語的記憶。每當學完了一定量的新詞后,教師就可以自己主動帶領學生進行造句,添加適當的修飾和夸張的手法,例如,在表揚學生朗讀課文聲音響亮的時候,就可以這樣造句:“你們的朗讀聲十分嘹亮,它如同雷聲一般,沖向天空,飛向遠方!”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幫助學生把所學的詞語在實際生活中靈活運用,使他們的文學功底越發地深厚起來。
二、依托文本閱讀,提高學生語言文字運用能力
語言的核心還是文字,那么對于文本的學習則是語文這門課程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教師在教授學生閱讀技巧的時候,首先需要加強學生對于文字的處理。具體表現為對于一個句子成分的理解,這就可以通過改寫句子來進行訓練。通常,在語文課上,教師會先給出一條簡單的句型,然后要求學生進行仿寫、擴寫、縮寫以及續寫這樣的任務,從而提升語言文字的應用能力。例如,在學習課文《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時,教師可以在課堂上進行提問,要求學生把不懂的詞語和句子寫到黑板上。這其中就有這么一個句子:“他聽見腳步聲,抬起頭來,飽經風霜的臉上現出難以忍受的痛苦。”這句話中的“飽經風霜”一詞,學生通過預習,感到不解。什么叫做飽經風霜呢?教師就可以將這個詞拆開,為學生一一解釋:首先,風霜一定是給大家帶來一種寒冷的感覺。那么飽受風霜的人,一定是一個生活艱苦、歷經磨難的人。同時,飽受一詞,說明頻率很高,也體現出一個人經驗和閱歷是豐富的。學生聽老師這么一分析,便豁然開朗了。
三、創設交際情境,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
在語言學習過程中,教師需要多創設一些情境,使學生產生交流的欲望。每當學完一篇課文,教師就可以以課文內容為例,要求學生站起來說一說自己對于這篇文章的看法,這篇文章對于自身今后的學習和生活有著怎樣的作用。或者,在課后布置一篇作文,談一談對語文學習的看法以及今后的目標,都是提升學生語文能力和表達能力的不二法門。對于小學生而言,語言的學習需要想象力作為支撐,這就可以采取看圖說話的形式進行訓練。教師可以在投影上打出一幅圖像,然后要求學生進行想象編纂劇情,并發表自己的想法。另外,課本中也不時地出現了話劇課文,類似于《負荊請罪》這樣的話劇,教師可以利用這些劇本,要求學生分成各個小組,進行編排,最后在課堂上進行表演,最后選出一個最棒的小組給予表彰。既提升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又鍛煉了心態,為今后的演講或者公共競爭演說奠定了基礎。
四、設置課堂情境,增加學生語言運用實踐活動
在小學語文課本中,往往書上的課文都是一些生活有趣或是耐人尋味的故事。學生通過閱讀課文,可以進行聯想和思考,從而感受到其中蘊含的意義和思想感情。語文課程的學習,可不是單一地閱讀文章,教師需要以課文內容為主題,帶領學生就學習的課文內容進行討論和交流。這對于學生思維能力、口頭表達能力及總結能力的培養有著重要的指導作用。例如,在學習《亡羊補牢》時,很多學生會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錯誤地將“亡羊”理解為“死掉的羊”,因為小學生的詞匯積累量不多,很多時候只能某些字記憶單一的意思。但是通過教師的講解,學生發現,亡羊補牢中的“亡”其實是丟失的意思,并不是所謂的死亡。但是,也有學生會有不同的看法,有的學生認為,課文中丟失的羊,其實是被狼給吃掉了,那不就是死掉的意思嗎?話雖如此,但是整篇課文的行文思路和劇情的走向都是以丟失羊之后,牧羊人如何補救的故事。教師在上完本課課文之后,可以為學生普及一些現代字的古代用法,以加深學生對于同一個字不同意思的記憶。
總之,要切實提升學生的語言能力需要貫徹新的課程標準所制定的規則。特別是在語文的閱讀技能教學中,教師只有重視學生之間的交流和互動,才能更好地了解學生的優勢和不足,以此對癥下藥,提升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
參考文獻:
[1]張春梅.小學語文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J].小學科學:學研版,2013(2).
[2]王昌斌.如何培養小學生語言運用能力[J].課程教育研究,2012(2).
[3]梁勇堅.提高小學生語言運用能力體會[J].小學教學參考,2014(26).
編輯 王團蘭